1995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观点综述_经济论文

1995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观点综述_经济论文

一九九五年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观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一九论文,观点论文,地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衡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法和标准

如何定量化地反映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评价地区发展状况,制定地区发展政策,调控地区发展差距的基础。对这个问题,一些学者进行了探讨。

有的学者指出:世界各国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一个统一的国家或地区内,如果主要由于政策因素使地区经济差距超过3∶1,就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经济问题比较容易转化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1988年解体前的南斯拉夫,地区差距为7.8∶1;1989年德国合并以前,西部和东部的差距是3∶1。有的学者认为差距超过2∶1,问题就比较严重了。1980年以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人均国民收入的最大差距为1.8∶1(立陶宛与土库曼),印度各邦人均国民收入的最大差距为2.5∶1(旁遮普与比哈尔),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矛盾就开始不断激化。我国199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大差距为8.4∶1(上海市与贵州省)。虽然这种状况与其它国家之间有许多不可比的地方,也主要不是政策因素造成的,但差距过大的问题确实到了应引起高度重视的程度。有的学者建议,到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大差距调整到4∶1比较合适。

有的学者指出,以前国外学者大多用帕累托指数作为判断区域不平衡的标准,认为1.5是判定平衡与否的界线。随着罗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广泛应用,联合国统计组织将基尼系数为0.3—0.4之间作为适度差异的标准。我国也采用过这个标准。但是,国外有些学者认为,像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基尼系数应低于资本主义国家,在0.25—0.29之间比较合适。有的认为不宜超过0.2。有的学者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1952年为0.27,1966年为0.19,1978年为0.21,1990年为0.24。由于对中国地区差距的判断标准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判断结果。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茵(Klrin,L.R)、马柯维茨(Markowity,H.)认为我国当前的区域差异过大,而萨缪尔森(Samuelson,P.A)、贝尔克(Berker,G.S)则持相反观点。国内学者对地区差距的评价,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认为,目前的地区差距仍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有的则认为,地区差距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有的学者指出,对地区差距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计算方法、地区划分和分组、比较的时点、以及指标和价格的选择不同造成的。

有的学者认为,国际上通行的衡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法,是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或者是加上人口、国土面积等因素,经过适当改造后计算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标准差。用这类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表明,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加速扩大。但标准差多大比较合适,尚缺少明确的意见。

有的学者认为,地区差距的内涵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发展水平的差距,二是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三是体制和文化背景的差距。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比较容易测算,但是仅靠这方面的指标难以全面反映差距情况。

有的学者认为,在没有科学地制定出一套衡量地区间差距的指标体系之前,至少可以提出一个定性的标准。而这个标准首先应该是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下,使中西部地区发展得比现在更快些。

二、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方针之一。如何理解这个方针,存在多种表述。

有的学者认为,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协调地区间的产业分工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搞好统筹规划,建立和发展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体系。“九五”期间,应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国家区域经济管理体制,制定国家区域政策。国家区域政策,主要是扶持落后地区发展,改善贫困地区生活条件,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公平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是:①从不平衡发展中求得相对平衡,防止不顾条件的“速胜论”,积极创造条件扭转地区差距扩大趋势。②发挥地方积极性和扩大地方权力,加速地区经济发展。③正确处理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欠发达地区、资源密集地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地区、汉族集中区域和少数民族集中区域的关系,使产业倾斜与地区倾斜相结合。④2000年前基本解决7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控制沿海与内地经济相对差距的扩大,2020年二者之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应同步下降,基本达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平衡,尤其是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过分悬殊。

有的学者认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经济政策中永恒的主题之一,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我国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发挥各地的优势,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促进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二是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以促进经济整体的协调。“九五”期间的着眼点应该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地区发展政策,协调改革的进程,协调基础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各地提供尽可能公平的发展机会,适当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三、关于地区差距与经济发展关系

1955年,库兹涅茨曾以英国、美国、德国的时间序列资料为依据,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假说”,即:分配不平等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如倒U型,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先是上升,继而下降。1965年威廉姆森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分析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他提出的地区经济的“倒U型变化假说”,得到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支持,并被世界银行用于预测2000年世界不平等与贫困问题。

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区域不平衡之间也呈倒U型变化。但有少数学者认为不存在倒U型变化。有的论文提出了一些比较有特点的认识,例如:

有的学者经过测算指出,1985年数据模型表明,如果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地区差异程度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如果加上三个直辖市的数据,则存在倒U型关系。1990年的数据模型表明,不论是否加上三个直辖市的数据,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地区差异的大小都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内,地区差异呈增大趋势,而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省份内,地区差异呈缩小趋势。由此认为,从1985年到1990年期间,造成中国省内地区不平衡的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期,虽然大多数省份的地区不平衡状况扩大,但是像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的地区经济差距在缩小。事实说明,经济增长能够带动省内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有的学者经过分析指出,以县作为基本区域单元,从横断面上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不平衡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用1952—1992年数据,以各省区作为区域基本单元进行时序分析,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不平衡之间也不存在倒U型关系。区域不平衡性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比其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呈S型周期波动。即:经济愈发展,区域不平衡性的波动也愈减小。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向沿海地区倾斜的政策,至今并没有从总体上扩大区域不平衡。但是,如果今后继续实行这个政策,区域不平衡性将可能扩大。

标签:;  ;  ;  

1995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观点综述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