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新村学校 730900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中学生写好诗歌呢?笔者结合多年来指导中学生写诗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浅见,以供参考。
一、要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特点
l.强烈的抒情性。
诗歌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抒情性。晋代文论家陆机曾指出:“诗缘情而绮靡。”就是强调诗歌是因情而生,缘情指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也是把情感放在诗歌表达的第一位。从篇幅上来说,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可以说是最短小的。诗歌要在较短的篇幅内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诗情和诗美,这就决定了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必须凝练、集中与概括。如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在这首诗里,彩虹是虚拟的,是诗人美好的想象。象征两人的爱情像美丽的彩虹一样璀璨夺目。诗人用“造虹”二字表达了对感情的执著、对爱情的憧憬。
2.语言的韵律感。
诗歌是最精美的语言艺术,更富于韵律美。诗歌感情的起伏波动,必然产生节奏和韵律,节奏和韵律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具备了音乐美的诗歌,琅琅上口隽永和谐。郭沫若曾经说过“没有节奏就没有诗”。他的作品《凤凰涅盘》序曲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翱翔!翱翔!欢唱!欢唱!我们欢唱,我们翱翔。我们翱翔,我们欢唱。一切的一,常在欢唱。一的一切,常在欢唱。”
3.高度的凝练性。
诗歌着重于抒情,必须用饱含感情的艺术形象、优美动人的意境,激动读者的感情,唤起读者的诗歌联想和共鸣。用最准确,最凝练、最经济、最简洁、最富于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去表现尽可能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以一当千,以少胜多。如舒婷的《思念》:“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4.结构上的跳跃性。
由于诗歌着重于抒情,富于自由而大胆的想象,当诗人感情浓烈,想象自由奔驰的时候,波动的幅度,跨越的步伐,是巨大惊人、变化神速的,是难以按部就班,缓慢地循序渐进的。如贺敬之《放声歌唱》中这样写到:“生活的浪花在滚滚沸腾……/啊,生活的/浪花/在滚滚/沸腾!”
二、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写作方法
作诗有法,但无定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诗歌创作的过程可划分为“发现”——“构思”——“表达”三个步骤。我们只有深入生活,用心观察和体味,才能在平凡的世界里发现诗意。发现诗意只是诗歌创作最初的阶段,接下来我们要仔细谋划和构思诗歌的篇章结构,将散漫的诗情集中起来。诗歌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表达,也就是将诗情语言化的过程。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进入诗歌创作的初步阶段。
1.注意观察生活,敏锐捕捉瞬间感受和体验。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这是诗人何其芳在《生活是多么广阔》里写下的诗句。可以说,是生活的宽广博大和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细致观察触发了何其芳蓬勃的创作灵感。如海洋般广阔的生活不仅处处有快乐和宝藏,而且处处充满了诗情和诗意。不过,这诗情诗意只有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才能发现,只有异常敏锐的心灵才能捕捉。诗人艾青说:“生活实践是诗人在经验世界里的扩展,诗人必须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把每个日子都活动在人世间的悲、喜、苦、乐、憎、爱、忧愁与愤懑里,将全部的情感都在生活里发酵,酝酿,才能从心的最深处,流出无比芬芳与浓烈的美酒。”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敏锐地捕捉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及时将它积淀在思维的信息库中,以备日后的诗歌构思和诗歌创作之用。可以说,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厚积累,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的。
2.写诗以抒情为主要表达形式。
写诗不是文字游戏,不是华丽的词汇排列组合,也不是节奏韵律的拼凑。感情是诗歌的摧化剂,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因某事激起了感情的波涛,感动得自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定要把叩击自己心灵的人和事描绘出来,从而唤起读者的共鸣,那么,你就有了写出好诗的思想基础了。
3.注重灵感的培育和意象的提炼。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创作灵感的解释是很多的。柏拉图认为灵感是附着在诗人身上的神力,苏格拉底把灵感解释为诗人天生特有的禀赋。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灵感有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它是突如其来的;第二,它是不由自主的。对于诗歌创作来说,灵感的意义是非凡的,灵感的作用是巨大的,正如艾青所说:“灵感是诗人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无比调协、无比欢快的遇合;是诗人对于事物的禁闭的门的偶然的开启。”“灵感是诗的受孕。”
灵感尽管很重要,但它并不能轻易获得,只有长期积累才可以偶尔得之。所以,诗歌创作要注意灵感的培育,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锤炼诗思,集聚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只有做到了这些,诗歌灵感才会在我们的创作活动中不期而至。同时,还要重视对诗歌意象的采撷与提炼。诗情表达必须借助典型的意象,而典型意象的得来必须依靠我们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春夏秋冬,时序更替,天南地北,空间转换,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空间中,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各自不同,我们对于世界的感受和理解也迥然有别,优秀的诗人都善于在不同的时空里提取独特的意象,把自己对于世界与自我的独特认识与理解用语言来物化。写诗要用形象思维。这就是说,作者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大自然的一景一物,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赋予其以生命,无情之物,都会成为有情之物。
4.写诗要注意押韵。
诗歌的语言,在精练与和谐的程度上,要求寓意深邃,情深意浓,流畅自然,准确鲜明,并富有形象性。另外,词组的配合也要自然形成节奏,加上韵角就有了韵律美。
诗不是“憋”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生活每时每刻向人们 提供诗的机缘与材料。诗来源于生活,一旦遇到闪烁着内在光芒的人和事,作者便会怦然心动,好似阴霾的天空投进几束阳光,以此为契机,一首诗就要产生了,写诗的冲动也就强烈了。但是,正如俗语说的,“写诗容易,写好诗难”。再好的想象,也必须去实践,再强烈的感情也要字斟句酌。中学生朋友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好好写诗吧,正如老一辈革命家陶铸所写的一句诗:“高歌唱出花千树”,为理想放歌,为青春放歌,为我们所处的美好时代放歌!
论文作者:郭海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诗歌论文; 灵感论文; 诗人论文; 诗情论文; 凝练论文; 感情论文; 意象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