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港口码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进一步分析了解。作为水路交通运输的核心部分,港口码头的建设,直接影响水路交通运输作用的实现,并且对沿岸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良性运转以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港口码头;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港口码头工程是我国水路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核心内容,水路交通运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在极大程度上,深受港口码头建设质量的影响。混凝土工程是港口码头施工技术中特别重要的环节。港口码头的建设需要满足以后扩建的要求,同时也要为其他泊位续建做好预留。对港口码头混凝土工程的建设,我们一定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必须要紧抓港口码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港口码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港口码头都是我国水路交通运输中的一大重要枢纽和基地,港口码头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高的。港口码头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围绕着港口码头的具体实施构建来看,必须要首先注重确保其主体结构较为稳定可靠,进而才能够较好支撑港口码头的正常应用。结合这种港口码头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来看,其需要重点围绕着该施工技术手段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切实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能够较为合理可靠,并且尽可能杜绝裂缝等质量缺陷的出现,提升其后续作用价值。
二、港口码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 做好准备工作
混凝土材料的有效准备主要就是为了较好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应用效能,避免自身存在一些质量缺陷隐患,进而确保其具备理想的施工基础条件。在港口码头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前期准备,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机床抛石作业。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首先对施工区域的自然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特别是对于该区域地质条件的科学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抛石石料的筛选工作,确保所选择的石料平整、坚固,并且符合当地的地质状况。另外,还需要对于这些基本原材料的配比进行严格把关控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其各类配比能够较为合理,如此也就能够最终提升其配置完成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效果。
2. 做好材料的运输控制
对于混凝土材料从配置生产场地到施工场地的运输操作而言,其最为核心的就是需要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质量恶化现象,促使其能够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始终具备理想的作用效果。基于这种混凝土材料的运输操作来看,其需要借助于专业的运输机具进行处理,对于混凝土运输泵设备必须要进行严格把关,促使其能够具备较为理想的运输能力,在运输过程中也能够进行不断搅拌,最终提升其质量保障效果。
3. 港口码头混凝土的抹面
对没有模板的表面,应在混凝土固结以后,对其进行快速抹平,并将多余的骨料加以刮去,对坑和凹要刮平,进而形成规定的平整度和坡度,形成规则而平顺的表面。在干燥的混凝土表面严禁使用干水泥和水泥砂的混合物。当混凝土表面出现缺陷问题时,包括破裂、蜂窝、空隙、气泡等,应及时将其铲除,直至坚硬的混凝土,然后运用水泥砂浆,对其进行有效修补。
4. 港口码头混凝土的配料
港口码头混凝土的配料,必须要和设计配合比要求相符合,不得在施工现场对其进行私自变更。对于配料设备的使用准确性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必要时要做适当调整。当外加剂出现误差时,便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每天都必须要检查外加剂的设计情况。为能够彻底搅拌全部混凝土材料,一定要选用通过审批的搅拌机来搅拌混凝土,直到混凝土材料搅拌表面变得均匀为止。而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卸料过程中,为能够有效预防出现混凝土垂直装卸、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选用适当的卸料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施工现场中的每一批混凝土,均应从搅拌机或者交通运输设备中出料,同时在适当的时机中,检测混凝土的坍塌度,以对混凝土的均匀性、离析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假如检测结果显示,混凝土坍塌度差异高于30mm,应适当修改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程序,直至混凝土的均匀性满足设计要求。
5. 港口码头混凝土的夯实
通过试夯的方式,首先确定出夯实次数所在的范围区间,然后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夯实效果,或者是避免漏夯的状况出现,一般会在此基础上多夯实几次。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在这一过程中倒锤现象的出现,所以这一工作开展之前,首先要对基床顶面加以整平,确保这一区域的高度差不超过300 mm,并且还要在其底边分别加宽1 m,从而实现工程开展的准确性。夯实工作完成后,相关工作人员要使用水准仪对结果进行检验,对于平均沉降量超过30 mm的部分,应当采取重新夯实的措施,直到检测结果合格为止。
6. 港口码头混凝土的浇筑
在对港口码头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必须要先检查模板、预埋件、支撑、钢筋的位置,保证其位置的正确性。混凝土在浇筑时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下。在浇筑港口码头混凝土之前,还应清理干净混凝土浆、模板内部存在的油污、木屑、杂物等,同时必须要持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一直到施工结束。针对大体积的混凝土,为有效预防出现混凝土振捣不到位、面层倾斜现象,应进行分层浇筑。在对混凝土进行大面积浇筑过程中,只有上一层混凝土振捣到位,才能够对下一层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必须要足够均匀,同时要确保在对两层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以后,能够使其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浇筑混凝土完工后,应该在其上标出生产日期、工程名称和构建型号。出料时机应把握在骨料和水泥搅拌后的一个小时之内进行。
7. 港口码头混凝土的振捣
在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应先有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后,才能够有效确定混凝土分层的厚度,包括外界环境温度、浇筑能力、振捣设备等。确保混凝土的每个振动时间足够长,直到混凝土完全被捣实。振捣器插入的过程不得与钢筋或模板触及。振捣要在模板靠近处,从内到外。移运间的距离要保证在低于有效半径的1.5倍。振捣器的插入应该快速进行,拔出要缓慢,这样反复的动作以保证混凝土能够被均匀振实并结成整体,对已有的混凝土振捣器插入深度要在50mm以上。
8. 港口码头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切实做好养护处理,促使混凝土结构能够较好稳定,具备较为理想的性能。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全部完成以后,应合理覆盖混凝土的表面,同时针对硬化后的混凝土,应进行经常性浇水养护,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顺利凝结,对不正常的干缩现象进行有效预防。在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情况下,就可以不用浇水养护。养护用水需为淡水,矿渣的硅酸盐水泥要多于15天;对于大面积的养护,硅酸盐水要高于21天。在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标准之前,不可以在上面开车、行走或者安装上层结构和支撑。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港口码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码头工程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关键环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选择与控制,在保证工程安全性与持久性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的实现建设成本的控制,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工程施工探讨[J].孙崇平.科技风.2013(24)
[2]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汪永彦.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3)
[3]水工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探讨[J].陈胜.江西建材.2015(02)
[4]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分析探讨[J].詹庆会.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
论文作者:林牧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码头论文; 港口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夯实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