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事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时事论文,高中论文,思想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相关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情境体验、必要指导和自主学习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应学习这一观点,使学生们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为了更好地体现“体验学习”这一理念,需要把新闻时事资源的建设放在教学的突出位置,及时利用新闻时事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起来,充分利用新闻时事资源进行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利用新闻时事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是中学生可贵的政治品质。为培养这种品质,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收集新闻资料,编辑新闻小报,课前新闻述评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同时提高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分层次进行。针对高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可以采取每天坚持说新闻的办法,引导学生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社会现象。每节课可以请一到两位同学,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准备,时间两到三分钟,题材不限,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政治在课前为同学们做讲述,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提高同学们对时事政治的热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及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问题时,学生在课前新闻里讲述了全国范围内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且指出组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这对学生很有启发,老师则顺势引导学生讨论“国家为什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这样就把教学和时事政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到了高二年级,针对学生已经具有了高一的基础,同时认知水平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的情况,课前新闻活动则可以采取“新闻述评”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不仅要讲新闻还要进行评论,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新闻背后的背景以及新闻事件的意义。例如:学生从“日本国会换届选举,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首相”这一新闻,讲到对亚洲以及世界的影响入手,谈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并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要抓住历史时机的观点,有一定的深度。再如,学生关注“中共中央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新闻。在新闻述评活动中,学生对全会提出了自己的愿望:期待地方政府官员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期待政府官员清廉等,这表明了学生对新闻事件的思考更全面和更深入了。通过“新闻述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针对高三学生思想逐渐成熟,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能力,课前新闻活动则可以采取“新闻综述”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就此新闻与其他国际国内新闻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例如:针对发生在2009年7月5日的“新疆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这一新闻,学生不仅能够说出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能结合这一事件的国际国内的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坚决拥护我们党和国家对“新疆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的处理方针。做到坚定支持,不信谣言,更不去传播谣言。
经过“新闻述评”活动,积累了大量的新闻时政素材,可以把这些素材整理出来,编辑成简报,或者装订成册,也可以进行评比表彰。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就能够了解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以后的教学和思想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利用新闻时事资源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学好重点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首先,新闻时事资源能为新课的导入提供鲜活的素材。例如:2007年9月,在学习《我国国家政权的对内对外职能》这一框题的时候,正巧赶上台风“韦帕”登陆上海,上海市政府为了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市动员,抗击台风。这个素材作为课题的导入,具备三个优点:第一,学生身边的事情,有切身感受。第二,现实感强,紧紧抓住政府工作的主题。第三,与课文结合紧密,恰当的说明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道理。本条新闻作为新课的导入,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节课由于围绕“上海齐心协力抗台风”的主题,使我国国家政权的职能变得“亲近”起来。再如:在学习《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这一框题时,恰巧学生在“新闻述评”说到了关于甲型流感(H1N1)疫苗的生产问题,随即设计一个问题“组织甲型流感疫苗的生产需要哪些生产要素呢”?顺势导入新课,显得自然而且具有现实感。如何才能抓住这些巧合呢?这需要政治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寻找学生发言内容与本课的联系,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导入新课,无疑会给整节课增色不少。需要说明的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承载着许多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利用新闻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还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现实国情的教育,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感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其次,新闻时事资源也可以作为突破教学难点的钥匙。例如:在学习《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与对敌专政的结合》这一框题时,对于“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这一概念的教学遇到了挑战。学生都是90后,根本没见过“阶级敌人”,如何让学生建构起知识框架?是个难点。2008年3月14日在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和2009年7月5日,在新疆发生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激化”这一基本观点,同时还可以明确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对分子?显而易见人民群众就是人民,暴力打砸抢烧的犯罪分子就是敌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习“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关系”就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所以,恰当的利用新闻时事资源不仅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还可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再次,新闻时事资源还可以作为教学重点内容讲解的有力佐证。例如:2008年5月在学习《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这一框题的时候,胡锦涛主席出访日本的“暖春之旅”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中日关系为什么会由“冷”转“暖”?决定中日关系“冷暖”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中国和日本应如何处理两国国家关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恰恰就说明了“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共同利益是国际间合作的基础,不同利益是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这一基本观点。重点内容由于紧密结合了新闻时事资源就可以及时地把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知识传授、能力提高、价值观清晰三目标的统一。
第三,利用新闻时事资源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民族精神的渗透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新闻时事资源是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非常好的载体。
例如:2008年3月,在学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框题时西藏发生了“打砸抢烧事件”,美国参议院通过“涉藏反华决议”。这是当时社会热点中的热点问题。在教学中,通过展示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能体会到“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和各民族人民团结的重要性。西方国家某些媒体和人士歪曲事实的拙劣表现也一目了然。西藏问题的实质自然也就显而易见,它既不是人权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国家主权问题。再如:2009年9月,在学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这一框题时,时逢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书中展示了6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同学们能从中体会到伟大祖国是新疆发展的坚强有力的后盾,各族人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在祖国的怀抱里才能幸福地成长。而2009年7月5日发生在乌鲁木齐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是对民族团结的破坏,是分裂祖国的丑恶行径,是不得人心的。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很容易认识到“团结是福,分裂是祸”的基本道理,从而在实际行动中以自己的努力维护民族团结。
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自强不屈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国家的发展变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成就,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憧憬。在教学中,不仅要学习理论,还必须牢牢把握新闻时事资源的建设,及时地进行教育。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这些重大活动都将成为培养民族精神的极好的契机,如果能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教学,就能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教学中渗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这不仅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需要,也是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利用新闻时事资源进行教学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需要进行时事新闻资料的收集,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资源,做好时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重大时事政治形成专辑,一般时事形成专题,做到专辑与专题相结合。
其次,要注重时事政治资源的分类整理工作。可以分为经济类、政治类、文化类、社会类、国际类等。也可以按照过去、近期、当前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实现新闻时事资源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第三,必须注意新闻时事资源的时效性。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社会的热点,从思想教育的需要出发,关注教学的内容,做到有机结合,联动发展。
第四,要注意新闻时事资源的精选。选择最有效的资源,最贴切的事例进行教学,做到优中选优。
总之,新闻时事资源的建设是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如果更多的教师能踏实认真地从事这项工作,就必然能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永远保持鲜活的内容和旺盛生命力,永远与时代的脉搏共同跳动,永远立于时代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