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内涵的拓展与认同--1997年中国人文学科发展的一种意义_现代性论文

现代化内涵的拓展与认同--1997年中国人文学科发展的一种意义_现代性论文

现代性内涵的拓展与认同——1997年中国人文发展随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性论文,随感论文,年中论文,国人论文,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江泽民成功访美,长江三峡截流,以及在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潮面前中国的从容措置,使1997年的中国一次又一次举世瞩目。

回顾已经过去的这一年,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值得认真总结。然而,就人文发展而言,最显著的特点,恐怕应该说是中国人从领导层到广大群众,在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面前,已经明显摆脱了弥漫多年的浮泛、浮夸和浮躁之气,形成了沉着、沉稳、沉潜应对的风尚。简而言之,中国国民的心智成熟多了。

国民心智的成熟,集中表现于现代性内涵的拓展以及对现代性认同程度的提高。

我们正在专心致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原先,现代化被简单地等同于建成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国防,基本上只有工业化这一项内涵。经济上的市场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文化上的理性化、世俗化、世界化,是否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人们的认识很不一致。不少人将这些内容视为和社会主义原则相悖,因而将它们排斥于现代化之外。多年来时伏时起的姓“社”姓“资”之争,即由此而起。

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世界现代化浪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将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时,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现代化进行全面反思。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化的批判,不仅对发达国家有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厘定现代化内涵及实现途径,也富有启迪。尤其是在旧的世纪、旧的千年行将结束之时,人类即将踏入新的世纪、新的千年的门槛,都在纷纷回眸往昔,规划未来。同时,金钱至上、纵欲主义、腐败现象、环境恶化等等,许多人归之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世俗化,归之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失落,由此对现代性提出了质疑与非难,转而诉诸道德重建、对非物质主义的颂扬,甚至走向现代悲观主义与现代虚无主义。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大趋势下,上面这些分歧还将继续存在,争论也将会继续进行。无论是在知识精英层内,还是在一般民众之中,由于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的利害得失不同,对于社会变迁趋向观察的角度与层面不同,对于现代性,包括对现代性中各个不同方面的内涵、态度总不可能一致。但是,1997年,以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总的指导思想为标志,对现代化或现代性认同的深度与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邓小平逝世后对邓小平理论的阐述,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对于邓小平理论更为全面而翔实的说明,对于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对于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确定,概括了多年来学术界研究的成果,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丰富经验与深刻教训。同时,它又被视为一个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它引导人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引导人们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发挥独创性、原创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又不忘乎所以,异想天开。正因为如此,由邓小平理论所阐明的现代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遍认同。

由于现代性内涵的厘定和拓展,以及对于现代性认同程度的普遍提高,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界,乃至整个思想界、学术界、文化界,愈来愈专注于本专业的专门研究。泛政治主义与泛道德主义倾向日渐消退。1997年,没有哄动一时的激烈争论或批判运动。人们正在克服过于强烈的功利主义,遏制过于沉重的功名心,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超越愤世嫉俗和游戏人生这两个极端,面对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追求学术的纯真。人文发展关注人的精神家园和人的终结关怀,但是,人们终于逐渐明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的终极关怀并非虚无缥缈的抽象存在,它们就存在于现实之中,存在于此岸世界。它们和生活紧紧贴近,和大众紧紧贴近。它们不是将人们引向逃避现实,而是引导人们更为理性地勇敢面对人类所面临的一切挑战,包括自然环境恶化的挑战,资源匮乏的挑战,科技发展的挑战,以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关系变化的挑战等等,以富有前瞻性、全局性、现实性的胆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前几年,国学一度很热。同时,对国外各种时髦的思潮生吞活剥移植到中国,也很热。1997年,这两大热潮都趋于平和。人们开始以比较冷静的态度、批判性的眼光来研究国学,来评析国外新思潮。对古书,对外国著作,人们都不再满足于先前的“误读”,而努力求解其真义,用以促进自身更富建设性的反思。

近代以来,浮泛、浮夸、浮躁之气一直很盛。革命、建设如此,学术、文化发展也常常如此。浮泛,满足于表象,做表面文章,浮光掠影,形式主义;浮夸,哗众取宠,霸气十足,弄虚作假,自欺欺人;浮躁,只求短期效应,不计长远后果,急于求成,总想一蹴而就。一些学者如此,我们的国民如何真正沉静下来,养成一种平常心。从容不迫、扎扎实实地做我们该做的事,解决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而不再期待一步登上天堂,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矛盾,达到绝对境界,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走出非常时期而步入正常时期的需要。

十五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一百年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要经历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所要致力完成的历史任务的论述,引导人们以一百年、几百年乃至一千年的眼光和胸怀去面对当前和未来,给国民心智克服浮泛、浮夸、浮躁之气而走向成熟,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意识形态基础和一个极为广阔的社会空间。从这里,也可以预见到1998年我国人文发展的基本趋向。

标签:;  ;  ;  

现代化内涵的拓展与认同--1997年中国人文学科发展的一种意义_现代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