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的货币紧缩而非通货紧缩--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解释_宏观经济论文

中国当前是通货萎缩而不是通货紧缩——对当前宏观经济态势的一种解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通货论文,宏观经济论文,中国论文,态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199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折,经济运行出现了总量相对过剩的迹象:第一, GDP 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由1997年的8.8%下滑至1999年上半年的7.6%。据预测,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态势在较长的时间内难以改观。第二,价格水平连续回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水平(RPI)自1997年10月以来连续21个月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1998年3月以来连续16个月负增长;作为经济景气先行指标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经连续30多个月下降,在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1—5月份跌幅仍达7.8%,比去年同期加深4个百分点(杨大侃等,1999)。据估计,三大指数下跌的惯性将继续下去。除了实质经济价格持续下跌外,资金价格(利率)也不断走低,经过央行连续七次降息,资金价格已降至历史最低点。第三,实质经济供给全面过剩,需求相对不足。大量企业生产能力闲置,失业增加,商品积压,市场需求不旺。第四,金融资本过剩。全国金融机构的信贷收支持续三年存差,而且呈现出一个逐年扩大的趋势。1996年、1997年、1998年分别出现存差7400亿、7500亿、9173亿,到今年4月底存差达到11000亿。尤其是今年一季度,我国出现了强力启动内需政策和居民储蓄超常增长并存的现象,1999年1~5月份增长近6000亿,相当于去年全年净增长额的60%之多。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接近60000亿。金融资源是最短缺的资源,现在金融资源也出现了相对过剩。

中国目前的这种实质经济领域和虚拟经济领域、价值形态领域和使用价值形态领域都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表明宏观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运行轨道。1998年开始,中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然而,政策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样成功,没有使经济走出供求失衡、总量相对过剩的低谷,不能有效促进经济景气回升。那么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呢?

二、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萎缩?

面对这种全新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理论界有如下几种解释:

1.通货紧缩的观点(杨大侃等,1999),认为中国已经告别通货膨胀,进入到通货紧缩时期。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四个方面进行考察,现在的主要矛盾是货币供应量不足引发的通货紧缩造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减弱。首要的任务是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选择上必须实行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以扩张通货,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以增加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以及调整投资政策增投货币需求,扩大内需,缓解总量矛盾。

2.信贷萎缩的观点(樊纲,1999),认为1998年经济增长不活跃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消费需求不足,而是信贷萎缩所导致的社会(民间)投资需求不足。把注意力放在信贷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上。但是,一方面国有银行已不愿对国有企业增加贷款,又不能向非国有企业增贷;另一方面,非国有金融机构因治理整顿,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紧缩,从而造成经济中货币供应不足的“信贷萎缩”现象。

3.体制性收缩的观点(张曙光等,1999),认为工具性扩张难以见效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性的收缩效应所导致的“对冲”效果,体制性收缩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扩张效应,而且造成了新的扭曲。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集中化的趋势使货币供应量下降,抵消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一些行业和部门的垄断趋势以及行政控制的强化措施必然会降低市场化水平及经济效益,降低乘数作用,从而产生体制性收缩效应,大大削弱了防“过冷”的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

4.流动性陷阱的观点,主要从利率层面分析了央行连续七次降息所导致的效果并不明显的原因。在降息条件下居民储蓄存款不减反增,利率下调不能起到刺激消费的功效,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流动性陷阱。另外,还有人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受到流动性不足的约束。

我们的解析是: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并非通货紧缩, 而是通货萎缩。通货紧缩是货币供给不足引起的经济现象,其根源在于货币方面的原因;而通货萎缩是经济中的货币需求不足引起的经济现象,其根源在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因为外生的货币供给不足而导致的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基础货币的供应来消除由于通货紧缩引发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下,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是行之有效的;但是通货萎缩却不能靠增加货币供给予以消除,央行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无力增加货币供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通货萎缩是内生于经济中的,只有从经济内部解决引发货币需求萎缩的因素才能“对症下药”。今年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力度很大,但效果不好,各层次的货币供应渠道受阻,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率由2月份的16%下滑到5月份的13.3%,全部金融机构的存差由年初的9438亿元增长到5月份的12453亿元,增幅为32%, 金融机构持有的超额储备和国债大幅度增长,七次降息以后居民储蓄却出现了超常增长,国内储蓄率超过投资率。政策实施的结果和政策意图正好相反。所以,不能说我国目前的经济不景气是由通货紧缩造成的,造成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原因不在于货币层面,而在于实质经济层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财富分配的

型(橄榄型)结构,提高市场消费(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主体的消费倾向,通过启动市场开辟投资、生产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通货萎缩的经济内因和表现

通货萎缩根源于市场需求的萎缩。1997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交易效率下降,市场容量萎缩,投资(生产)货币需求、消费货币需求和出口货币需求都出现萎缩的趋势。

(一)投资(生产)货币需求萎缩。

在我国,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很显著的,尤其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在有市场消费支撑时投资需求很旺盛。1991—1994年间,国有投资平均增长19.01%, 非国有投资平均增长35.52%。但是随后三年,增长速度受到了扼制,1997 年达到最低点,国有投资与非国有投资分别仅比上年增长7.24%和6.94%,经济增长勉强达到8.8%。市场表现为投资无热点、生产停滞、 产品积压、失业下岗压力加大,产业资本外溢向虚拟资本转化。造成投资货币需求下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第一,制度性矛盾凸现。1987—1997年间两次经济景气循环当中,国有投资起着经济启动和收缩的先导作用,非国有投资及时跟进或跟出加强了这一过程,从而投资与GNP增长相关度很高(张曙光等,1999 )。但从1997年开始,非国有投资的强化作用受到了来自制度层面的阻碍。国家为了提高投资质量、提高单一投资项目的规模,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投资立项和投资资金的资金供应实行严格的控制,非国有投资因不具有制度禀赋优势,被挤出了投资市场,从而导致民间投资出现大幅度下降。有关资料表明,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680 亿元,比上年增长15%。但是,国有投资就为21500亿元,占总投资的74.97%,比去年增长22%,而非国有投资仅为7180亿元, 仅占总投资的25.03%,比上年下降了30%。这表明,政府投资并未带动民间投资, 或者从另一方面讲,民间投资没有跟进。今年,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出力度,但由于民间投资跟进不积极,社会投资货币需求萎缩,导致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从理论上讲,投资的快速增长表明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增长缓慢表明投资者心存疑虑,信心不足。不言而喻,信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结构性矛盾凸现。增加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资,对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是有利的,但是,投资乘数小,传导链短,在短期内难以发挥效果。只有启动制造业投资,延长产业链条,才能全面启动总需求。扩张性的财政投资主要集中在路、桥、农、林、水利方面,不具有速战速捷的效果。另一方面,这些产业多半是资本密集型,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投资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投资所形成的直接需求上,而对投资所导致的供给效应注意得不够。实际上,如果投资形成的供给是无效的,那么这种投资就失去了意义,并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激化结构性矛盾。所以,让投资最大限度地创造有效供给,才有可能被市场消费吸收,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投资的增长。由投资既是当期需求又是下期供给的两重性所决定,投资需求结构应该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1994年以来我国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46%,这一时期的高投资主要是由外需拉动的,现在,国际市场的相对饱和,外需萎缩,有必要将投资结构由为外需服务转移到为内需服务上来。

第三,总量性矛盾凸现。投资限度受市场容量的制约,目前的投资总量似乎接近饱和,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出路,只要适应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就能够突破投资增长空间的制约,寻找到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第四,进一步加大投资受到投资资金来源的制约。首先,财政赤字和财政风险对扩大财政支出力度形成较强制约。其次,银行信贷资金由于国有银行的“惜贷”减少了贷款的投放,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制度性收缩使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融资空间更为狭小。再次,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差,连正常的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继,更谈不上扩大投资;即使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也因市场前景不乐观而不愿、不敢扩大投资。

(二)消费货币需求萎缩

消费率指标能大致反映一国的消费状况。国际平均水平在70%左右,东南亚国家维持在65%以上,而我国最终消费率多年来一直在下降,已由1986年的67.5%下降至1997年的58.8%。一般认为, 当一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而我国1997年仅为47.5%。这表明,我国的消费货币需求在萎缩。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消费的萎缩自然会影响经济的增长,目前,导致居民消费货币需求萎缩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下降。城镇居民受到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影响,人均生活纯收入增长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已由1991年的10.2%下降至1998年的3.1%。农村居民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下跌、 乡镇企业经营困难、外出务工收入减少,收入增长一路下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已由1996年的9%放慢至4%。收入增幅的下降,直接影响居民当期消费。

第二,分配制度矛盾凸现,财富两级分化加剧,财富效应明显。由于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各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收入出现两极分化扩大的趋势。据调查,1997年,20%的高收入户占有全部收入的34%,比去年增长1个百分点;20%的低收入户占全部收入的11%, 比上年减少1个百分点, 积极的财政支出和货币投放对刺激消费之所以效果不明显,很大一个原因在于由它们转化的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较少,这样财政支出于货币投放最终表现为储蓄的增长而非消费的增加。

第三,经济景气低迷以及改革的深化所产生的看低预期的影响。一方面,经济不景气,使居民的预期收入减少,收入不稳定预期增加;另一方面,就业、医疗、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使居民的支出预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消费变得更为谨慎,预防性的储蓄动机增强。

第四,传统的消费政策抑制了消费的增长。据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住宅和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会上升。但由于我国一贯坚持“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没能创造条件及时实现消费结构的转变和升级,不利于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尽管目前开展了住宅、汽车、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信贷,但由于期限短、首付大、费用高等原因,制约消费信贷刺激消费的作用。

(三)出口货币需求萎缩

近年来,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进入一个结构性调整阶段,世界经济增长缓慢,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估计为2.2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磨擦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出口外贸形势不容乐观,近期内不可能有较大的改观。

第一,亚洲经济难有实质性的增长。尽管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已经止跌回稳,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还尚待时日。亚洲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亚洲经济的衰退,减少了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影响我国对该地区的出口增长(邵伏军等,1999)。

第二,由于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与我国相似,金融危机使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不少,在对外贸易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抢占了我国不少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维持不变,使这些国家(地区)对我国的出口增加,相反我国对它们出口减少。净进口的增加转移了国内的一些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启动。同时,廉价的进口压低了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加剧了物价水平下滑的态势。

第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世界各国刺激国内需求的措施,势必使贸易保护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厚。金融危机使东亚国家对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年内增加了大约1500亿美元。而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将继续扩大。激发贸易磨擦的可能性加大。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宏观经济从短缺步入总量相对过剩阶段以后,经济运行进入一个全新的轨道,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又由于转轨时期改革深化给经济带来的冲击,造成市场交易效率下降,市场容量萎缩,进一步引发投资(生产)货币需求、消费货币需求、出口货币需求全面萎缩,最终导致了通货萎缩。在宏观经济进入通货萎缩以后,经济增长乏力,国家采取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必须采取全新的方法来治理通货萎缩,扩大市场的货币需求。归根到底,通货萎缩是一种经济现象,而非货币现象。

四、收入分配的畸型结构是导致通货萎缩的深层原因

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面临升级换代,市场广阔,潜在需求能力巨大。问题在于潜在需求转化为市场需求的机制发生了梗阻,潜在需求能力不能有效地释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增加货币供应,也只能转化为资本性储蓄需求,不能转化为市场消费需求。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不能将目前的经济现象归结为通货紧缩,而是实质经济的内在萎缩。通货萎缩不是货币问题,而是经济问题。

中国不是缺乏购买力需求,表现在:(1)储蓄存款60,000亿; (2)外币存款6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5,000亿;(3)股票市值、债券市值等数千亿;(4)现金M[,0]近万亿;居民持有金融资产近80,000亿;(5)定期存款中带有食利资本性质的中长期存款也是加速增长。(6)今年5月份,金融机构的存差已达12453亿元。这表明,中国的潜在需求是相当巨大的,货币总量上并不紧缩,而是金融资本与实质经济同向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

由于我国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造成巨大的潜在购买力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市场消费需求,形成通货萎缩的状况,制约了经济发展。对我国财富分配状况进行描述性的分析,便不难看出问题之所在:

(一)近60,000亿储蓄存款持有结构畸型分化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居民储蓄存款的大幅度增长。截止到1998年底,居民储蓄余额已近60,000亿,但是其持有结构呈扩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据外刊列出的中国现阶段最富有的十类群体和最穷的六类群体如下:10类最有钱的人:私人企业主;在外资企业和国际机构供职的中方高级雇员;非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经理;个体工商户;企业的承包者和技术入股者;影视界明星、歌星、模特、作家、运动员、律师、经纪人、广告商、会计师;经常外出授课、作报告、作鉴定、评审的教授;非法经营者;贪官污吏。6类最贫穷的人:长期失业者; 下岗无业人员;靠社会救济生活的人;落后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民;早期离退休人员;停产,半停产国有企业职工。这6 类人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又是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一个阶层,因此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最有利于刺激消费。

(二)近12,000亿的流通中现钞M[,0]的分布结构

流通中的现钞,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直接形成社会购买力。现钞持有结构直接影响着市场需求状况。我国12,000亿的现钞呈现出如下分布格局:

1.社会集团持币和个人持币不平衡。20%左右由社会集团持有,总量上大致为2500亿;80%左右被个人持有,总量上为9500亿,其中80%(约7500亿)被当中的20%—30%的富有阶层持有,而70%—80%的多数人仅持有20%(约2000亿)。社会集团消费近年来有所降温,同时个人消费也裹足不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人手中持币不足,并且预防性的持币占去了不少份额。

2.城乡居民持币结构不平衡。尽管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0%,但由于城镇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收入高,增长也快,同时城镇是商贸集散地,城镇居民持币总量超过农村居民。据测算,城乡居民持币结构大致为“七三开”。这种现钞持有结构也是不利于提高市场消费需求的。在消费转型时期,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为城镇消费的升级换档腾出空间,就成为促进城乡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课题。

3.东西部地区持币差别大。

现钞的分布结构表现出很大的地域性不平衡的特点。据专家估计,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各集中了50%、30%和20%的现钞。除各地区人口集中的程度不一样外,各地经济发达程度、市场交易频繁程度及交易规模大小等等是形成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反过来,这也成为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国家的发展战略向中西部推进,投资力度逐渐向该地区倾斜,适应投资结构的空间转换,消费结构也应适当地由东部转向中西部。现钞分布结构是与消费分布结构直接相关的,因此,除了在投资等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外,相应地加大在该地区的现钞投放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的畸型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就形成了对经济增长的瓶颈约束,我们称之为

型(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通过积极的、富有成效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增加中等收入阶层在收入财富总量中的比重,打通货币积累需求向市场消费需求转化的通道,解除收入分配的“瓶颈约束”,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要着重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目的是要提高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边际储蓄倾向。扩大全社会的消费倾向,打通货币积累需求向市场消费需求转化的通道,以提升经济增长。

培育中等收入阶层,改变收入分配结构,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我们认为包括:一、要对高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遗产税、捐赠税、利息税,降低他们的储蓄倾向,提高他们的消费倾向;二、要建全社会保障机制,配合工资制度改革、政府转移支付,消除居民过多的谨慎性预防心理,帮助低收入者建立良好的收入、支出预期。这是打破不平衡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治理通货萎缩的关键所在。

五、银行信用和财政信用联动,调整收入分配,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办的事情很多,但是政府收入有限,财政力量有限。另一方面,国有银行手中掌握了巨额的存差,并且还在不断扩大,但是银行不可能直接去搞长期的、基础性的投资,企业效益差也使贷款投放缺乏顺畅的渠道。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受阻,货币供应始终扩大不起来。这就陷入了“财政要办事但没钱;银行有钱又不能办”的困境。我们认为,走出这个困境的根本做法是通过银行信用支持财政信用,建立银行信用和财政信用的联动机制,以国债为操作工具,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具体的措施是:财政发债→商业银行购买→中央银行扩大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回购商业银行购买的国债,以此吞吐基础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同时财政也要相应调整支出方向,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的扩张力度。

其次是调整货币政策。央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直单纯地依赖于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在改革的深化中,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惜贷”而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出现了梗阻,政策意图被弱化。同时,非国有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服务,对非国有金融机构的清理整顿进一步阻滞了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因此必须扩展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延长政策传导链:1.国有银行应该转变经营观念,加大对非国有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将非国有经济部门纳入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之内,延长传导链;2.巩固主体,发展“两翼”,即在深化国有银行改革,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力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合作金融,扩展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3.现在工、中、建实行大银行战略,向大城市集中资金,以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大面积撤销县级机构,而其它的现存的县级金融机构规模小,资金有限,管理水平不高。而一些县级金融机构由于信贷审批权上收,即使不撤消,也实际上转化为储蓄所,无权提供信贷服务,这就会使县域经济成为金融服务的真空地带。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不起来,不利于当地就业问题的解决,农村市场也启动不起来,就会制约整个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作用空间。需要考虑适当下放资金配置权,授权基层行灵活掌握部分资金调度,同时发展县域合作金融。4.金融工作的侧重点不应仅仅局限于支持生产,也应该注意支持市场消费。创造有利条件,开展消费信贷,使央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当前的货币紧缩而非通货紧缩--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解释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