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我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史论文,学科论文,方向论文,我国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1)03-0081-(05)
我国的教育史学科在20世纪经历了从起步到缓慢发展的历史进程,其间虽然有许多挫折或曲折,但仍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21世纪,我国的教育史学科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更加健康、更加蓬勃地发展,以适应教育科学和教育改革实践发展的需要?或者说21世纪教育史学科的发展方向与任务应该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加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树立大教育史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使我国的教育史学科在21世纪得到更加健康、更加蓬勃的发展,必须革除那些不适应21世纪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发展需要的旧观念,明确树立21世纪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发展所需要的新观念。需要树立的新观念较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突破狭隘的教育史观,树立大教育史观。
在人们的心目中,乃至在一些教育史研究者的心目中,教育史就是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的教育事迹,特别是1949年以前的教育事迹,它与教育理论、与刚刚完成和将要完成的教育实践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育史研究者应该成天在故纸堆中去梳理陈旧的史实,而不应该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与理论。应该说,在故纸堆中去梳理陈旧的教育史实是教育史学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这不是教育史学科唯一的工作。教育史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应该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审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故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也是教育史研究者应该从事的工作之一。
之所以认为教育史学科不仅应该研究过去的教育事迹,而且应该关注或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是因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它本无时间的下限,同时历史科学所涉及的领域很广,甚至可以说它无所不包。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史,即所谓的自学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排除人类史。”[1]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推论,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属于广义的人类史,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都属于广义的历史科学。那么可以说: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属于广义的教育史或大教育史,只不过教育史的基础是过去的教育事迹;教育科学的各个方面都属于广义的教育历史科学或大教育史学,只不过教育史学科研究基础或重心在于过去的教育事迹。虽然教育史基础和教育史学科的研究重心都在于过去的教育事迹,但这绝不意味着教育史学科不应该关注和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这么来认识教育史和教育史学科,才符合历史的真义。因为教育的现在及不久的未来都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都将很快地成为过去或狭义的历史;教育科学的各个方面都与教育史学科有着必然的联系,没有教育史学科及其所揭示的教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支撑,教育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就不可能存在。
概而论之,教育史学科与教育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发展的最高境界必然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的。也就是说,教育史学科与教育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最高目标都应该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只不过其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此乃《易》之所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2]
根据大教育史的观点,教育史这一学科不仅要研究已经过去的教育事迹,而且应当关注和研究教育改革的现实与理论。只不过与纯粹的教育理论研究及教育实践研究相比,教育史学科侧重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改革的现实与理论。如果人们特别是教育史研究者们都认为教育史学科仅仅应该关注早已过去很多年的教育历史,而不应该同时关注和研究教育改革的现实与理论,那无疑是在教育史和教育改革的现实与理论之间划了一条鸿沟,人为地割裂了几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将把整个教育史学科禁锢在一个狭小的领域,将使教育史学科缺乏生机与活力,难以充分发挥教育史学科对于促进教育改革实践与教育改革理论快速健康发展的作用。这不仅不利于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史学科本身的发展。因此,在21世纪,中国的教育史学界应该树立大教育史观,或者说,21世纪中国的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突破狭义教育史的限制,全面开展大教育史的研究。即21世纪中国的教育史研究应该融通古今中外的教育事迹研究,融通过去、现在与未来教育的研究,融通狭义的教育历史研究、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以狭义的教育史研究为出发点,向着发展21世纪的教育科学理论、推进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方向奋进。
二、充分认识并全面实现教育史学科的多重功能
根据大教育史观,教育史学科应该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21世纪教育史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这些功能能够充分发挥或实现。具体地说,在21世纪,教育史学科至少要实现以下一些重要功能,或完成以下一些重要任务:
(一)全面梳理教育史实
20世纪在教育史实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仅仅是做了一些初步的或奠基性的工作。在21世纪,还需要大力深化教育史实的研究。具体地说,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凡是过去没有研究或研究较少的领域,都应当进行认真的研究。如过去没有研究或研究较少的某些教育人物、某些教育事件、某些教育思想专题、某些教育实践专题,特别是当代中外教育历史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加以认真的研究。
第二,深入发掘并系统整理教育史料。史料是进行教育史研究的基础。教育史研究水平的高低,其标志之一就在于教育史料发掘的广度、深度和整理的水平。因此,在21世纪,应当加强教育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工作。如普查教育史料,认真做好各种教育史料真伪的鉴别工作,认真做好教育史料的分类整理工作。
第三,对教育史实进行全面的梳理。为了使人们特别是后人全面了解过去的教育历史,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对教育史实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梳理。既要写出非常全面、详尽的教育通史,还要写出高水平的简明教育通史、成系列的专题史。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还应当不断梳理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历史。
(二)深入提炼教育遗产精华
研究与学习教育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吸取教育遗产中的精华。因此,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或任务就是要提炼教育遗产精华,以供人们学习与借鉴。这里所谓的提炼教育遗产精华,与教育史实的研究有所不同。教育史实的研究在于弄清教育历史的原貌,以便能够客观地描述或再现教育历史;而提炼教育遗产精华就是在研究教育史料和教育史实的基础上,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认真的分析、综合、比较、鉴别等理性思维的加工,系统地在教育实践史和教育思想史中提炼出对建构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推进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有价值的东西。20世纪在研究教育史实的同时,也做了不少教育遗产精华的提炼工作。但与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相比,这项工作还做得不够,特别是显得比较零碎,不够全面系统。因此,在21世纪,教育史研究者应当在深入、全面、系统地提炼教育遗产精华上多下工夫。随着历史的发展,这项工作需要不断进行,而且要不断提高其研究水平。
(三)发展教育科学理论
教育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完善,都离不开教育实践的检验,特别是离不开教育实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或教育遗产精华的借鉴。而教育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应当是通古今之变,能够鉴往知来、明变知常。即不仅能够通晓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而且能够根据过去的教育历史预知未来教育的发展变化,能够透过纷繁的、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因此,只要达到一定境界,教育史研究与一般的教育理论研究可以融为一体,没有分别。甚至可以说,如果大家的理论思维能力相当,那么一个有深厚教育历史研究根底的人去研究教育理论与没有这方面基础的人去研究教育理论相比,前者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贡献肯定比后者大。既然如此,教育史研究界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只去研究教育史实而不去充分利用教育历史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教育遗产精华来研究和发展教育理论呢?孟子有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3]教育史学界应该有这种气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是说,发展21世纪的教育科学理论,乃至发展21世纪中国的新文化,应该是教育史学界的份内之事。
(四)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要能够科学健康地运行,离不开对于教育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充分借鉴。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史学科对于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有重要作用。但这种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除了教育史研究者尽力提高对于教育遗产及以此为基础的教育理论的研究水平外,还有赖于教育史研究者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关注和参与。20世纪的教育史学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亲自参加和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工作做得不够。21世纪的教育史学界,应该在充分发挥教育史学科对于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重要作用方面下一些功夫。也就是说,21世纪的教育史研究者除了要下苦功夫研究已经过去的教育历史而外,还应当走出书斋,深入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去,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通过为国家决策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咨询意见,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改革出谋划策等方式来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如果所有的教育史研究者都把自己终身禁锢在书斋之中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不闻不问,恐怕有失教育史研究的真谛。
(五)培育高素质的教育科学人才
教育史学科以其广泛的包容性特别是其内容的丰富性、任务的艰巨性,对学习和研究这一学科的人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同时也使这些人的素质能够得到极大的锻炼。因此,它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教育史学科在20世纪培育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其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在新的世纪,根据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教育史学科应该强化其育人功能。其育人的重点,是培育高素质的教育科学人才。也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培育出思想深邃、道德高尚、知识广博、能力高强特别是在教育科学方面的创新能力极强的专家级、大师级的教育史研究者和教育理论研究者及教育改革者。这就需要扩大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确立科学、系统、长期的人才培养规划或培养方案,特别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改革教育内容和培养方法。此外,还应当加强教育史知识的普及工作,以提高一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学素养,同时增进各级党政干部和其他相关人士的教育常识。
21世纪的教育史学工作者应当全面认识教育史学科上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任务,自觉地为充分实现这些功能、圆满完成这些任务而努力。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工作者也应该充分认识教育史学科这几个方面的重要功能,以真正了解教育史学科,并大力支持教育史学科的发展。
三、改进教育史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要充分实现教育史研究的上述功能或圆满完成教育史研究的上述任务,特别需要在充分利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重视一些新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的应用: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它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生活、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显现出来的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潜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史研究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手段,教育史研究者应当加以充分的利用。现在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在利用这种研究手段,但可能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在21世纪,教育史学界需要在综合的、深层次地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新的信息技术方面多下工夫。比如说,应当开发和完善教育史料的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将古今中外各种文字的教育史料存储起来并便于随时收集、补充新的史料,还特别便于研究者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愿交换、传输、显示、识读、提取、加工和利用任何方面的教育史料。这不仅可以省掉研究者们泛读、抄写等方面的工夫,多一些分析思考的时间,还可以大大开阔研究者的视野。又如未来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方面的技术将会有极大的发展,那么未来的教育史研究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模拟、分析一些重要的教育历史事件,这对教育历史事件的分析研究可能会更加全面、客观。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史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潜力非常巨大,教育史研究者应当认真学习和开发、利用这方面的技术。
(二)注意开展调查研究
这里所讲的调查研究是广义的,泛指对教育历史实际的综合考察特别是实地考察,以真正了解教育历史实际。其主要途径与方法较多:
第一,教育考古。为真正弄清楚年代久远的教育历史事件或教育机构与教育人物的真实情况,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教育考古活动。如对某些教育遗迹进行考古发掘,对某些较久远的教育传说开展实地考证。
第二,教育调查。为了深入研究去今不远的特别是还有当事人健在的教育历史实际,可以开展一些实地的调查研究。如与有关人员谈话、请有关人员回答有关问卷、广泛查阅有关的各种文献等,以尽可能获取比较全面、比较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第三,教育观察。为了追踪当代某些尚未完结的教育改革事件的发展情况及其结局,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对这些事件进行长期的、直接的观察,以真正客观地把握这些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部情况。调查研究可以充实教育史料,并校正现有的一般的文献资料的真伪。
(三)适当开展教育实验
之所以将教育实验也作为研究教育史的一种方法,是因为它对教育史研究有重要作用:
第一,有助于系统地总结教育历史经验。凡要进行教育实验,必须提出教育实验方案或进行教育实验设计,如提出实验假说等。而教育实验设计或实验方案的思想源泉无非有二:一是教育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二是理论思维的加工。但教育历史经验或过去的教育实践经验,是新的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因而教育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对于科学的教育实验方案的制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二,有助于验证教育历史经验的正确程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历史经验是否有价值?有多大价值?不能单凭先入之见或过去的成败来判断,还需要将其放之于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来检验。教育实验是一种有控制的教育实践,故它最有助于验证教育历史经验的正确程度。
第三,有助于教育历史经验的充实和完善。过去的教育历史经验并非尽善尽美,如果要对这些历史经验加以推广,首先需要对其加以充实和完善,以使这些历史经验发挥最佳的作用。教育实验可以证明过去的教育历史经验有那些不完善之处、怎样才能使之完善,从而使之得到充实和完善。
总之,教育实验对于教育历史经验的总结、验证、充实和完善有重要作用,因而它应该是研究教育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此外,研究教育史的最终目的是要推进教育科学理论的创新,推进教育改革实践的进步,教育史研究者如果不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所提炼的历史经验用之于教育实践或用教育实验来加以验证、充实和完善,如何能够充分实现教育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所以,21世纪的教育史研究界应该适当采用教育实验这种研究方法。
总之,在21世纪,我国的教育史学界应该树立大教育史观,必须充分认识并全面实现教育史学科在梳理教育史实、深入地提炼教育遗产的精华、发展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培养高素质的教育科学人才等方面的功能,需要通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注意开展调查研究、适当开展教育实验等措施来改进教育史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21世纪的教育史研究者还应该注意其他一些问题,如研究教育史应该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应该史论结合、应该树立良好的学风等。
收稿日期:20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