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博白县英桥镇杨充村小学,537612)
摘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夯实语文基础的前提和关键。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小学教师关注和探究的重点。本文围绕教材内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及课堂氛围等方面探索,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语文素质方面能力的提升,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主动进行语文的练习,主动建构语文的知识体系。作为学生时代的每个阶段都不可或缺的一个语言性学科,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教育中同样出现了不少问题。那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教育呢?笔者结合教改经验,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上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没有与其交流的机会,教师也不会主动倾听学生的想法,导致师生之间长期保持着“猫和老鼠”的关系。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转变思想,放低姿态,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交流对象,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学习,才能使他们保持精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教学的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重要的因素,当前课堂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在授课时缺少活力,课堂知识内容老化,教学方式缺乏创意,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把宝贵的课堂时间都浪费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比如,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技能。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教师应多鼓励,引导正确的学习习惯,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3合理拓展教材内容
教学真正的有效性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有所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深入透彻地去分析教材内容,将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比如,教师在《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中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待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知识后,教师提问学生都知道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这时就可以拓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少数民族。教师把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课外知识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固定的课上学习时间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还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
4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形式的不断改革,小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小学生天性自由活泼,教师若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只会压制学生的天性,只有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多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教学《三个儿子》一课时,让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教师在简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以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组编排情景剧并表演,以下是一组同学表演的情境,节选如下:三个妈妈都打了满满的一桶水,这一桶水特别重,水还一直在晃荡(无实物表演)。三个妈妈累得气喘吁吁,一会儿揉揉肩,一会儿捶捶腰,走走停停,老爷爷就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三个孩子从对面跑来,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非常动听,一个孩子跳着舞,舞步潇洒有活力,三个妈妈被他们迷住了,露出赞许的表情。有一个孩子却没有展现自己的才能,而是默默走到妈妈面前,接过妈妈手里沉重的水桶径直走远了。其中一个跳舞孩子的妈妈回过头去,略带得意地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老爷爷气定神闲意味深长地问:“是三个儿子吗?我明明只看到了一个啊。”台上同学们精彩的表演,获得了称赞和掌声,此时教师趁热打铁提问学生:“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只看到了一个呢?”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因为只有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了,是非常懂事和有孝心的。”利用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创设表演,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显现,不但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5创新课堂的提问形式
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师生之间必须有交流,而完成交流最好的方式便是教师的提问,如何提问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在向学生讲述着人生哲理,这些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领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丰富自己的文学储备,提高文学修养。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针对性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加深思考。教师还可以提出可以开拓学生思维的题目,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6把握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
在学习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牢记,教学活动面对的是什么年龄的小学生,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如何,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小学各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所持有的心态会有较大的差异,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识字量不多,所以,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多采用一些教师主导而学生进行模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读读背背,还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他们在美术方面的特长,通过给古诗配画等方式锻炼他们美术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想象空间的自由度。
7优化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过程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要充分结合作业环节的设计,加强学生在作业环节学习的高效率。课堂作业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载体。所以,精心设计好课堂作业,能巩固新学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需要课上准确的传授,积极的互动,还需要课下的作业练习过程,让学生们能够在作业环节将基础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所以,作业的设计要更加高效化,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出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基本特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突破,加强作业设计的创新性。我们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设计语文作业。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上可以把作业设计为知识巩固性作业、自主性作业、讨论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从学生个性差异上可以设计适应优差生的多层次作业;从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特征角度设计趣味性作业等。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语
总之,教师只有施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吸收语文知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探究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这条道路上不能够停下脚步,而是要紧跟社会的发展需求,创新出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宏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J].学周刊,2014(5).
[2]敖玉利.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群文天地,2011(14)
论文作者:朱厚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