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时期 小学道德法治 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小学是学生步入学校学习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人生之中的一个
重要经历,学生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朝着做什么样的人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小学老师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有了全新的了解,从学情出发,制定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效益。
一、构建人本化课堂,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现代教育之中,尤为注重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之中成为学习的主导,老师一定要对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地位有深刻的认知,促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全面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使学生们能够全面成长,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构建以学生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就需要老师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将过去以老师为基础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思想都放弃,用全新的师生关系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在合适的机会展开课堂上角色的转变。同时,在课堂上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各种方式建立出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教育气氛。如果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注意力不够,老师就要从自身找原因,找到问题所在,加以改善,对学生们课堂学习上的表现有足够的认知,对自己在课堂之中角色有深刻了解,对过去枯燥乏味的课堂教育环境加以改善,从而促使课堂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1]。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增强课程教学的体验性
(一)体验生活,回顾生活
道德与法治学科之中有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自己陈述自己经历过的生活感悟,展现或者分享其他人经历过的生活场景。比如人教版“我的第一次”,先指引学生思考一下自己有过的生活经历、同学的生活历程,引导学生回想以及反省自己的生活过程,从中找出有道德价值观的内容。在课程结束前,给学生们布置一个规划与设计未来的作业。在对未来生活的幻想以及人生规划之中,能够培养学生们积极主动的生活观,过有趣有挑战的生活。再比如“坚持才会有收获”这一课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份坚持记录表格,促使学生在其中通过记录自己在生活之中的表现,对学生自我监督,自主思考的习惯加以培养,促使需要坚持的习惯能够更加拥有可塑性,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的教育就是对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以生活之中的好人好事来教育学生们,从而让学生将过去与未来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们道德的可持续发展性得到培养[2]。
(二)模拟生活,展现生活
针对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学习是道德与法治所提倡的学习模式,涵盖以往的生活、目前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生活三个方向。在课堂之中,老师需要指导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之中去,模拟真实的过往以及目前的生活经历,这样才能够将正确的规则观念、道德价值观在学生的未来生活之中得到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年级上册的第十单元之中“我们不乱扔”这节课,怎么促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发生感情上的共鸣,从未使学生乐意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老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大量实际生活之中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源,比如公园、菜市场、小区等等公共场合的两种比较图片,促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场景之中找到类似的场景,用事实去激发学生们的公德心,促使他们主动的改掉自己的不好的卫生习惯。
三、构建实践性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一)教学资源的开放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该是一个生动有趣的道德实践课堂,身为老师除了运用好书本之上的内容,更加重要的是运用好课堂之外的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因地制宜的去发现发掘各种抽象化以及具象化的具备教育作用的课堂资源,指导学生们走出课本上的内容,促使学生们道德观得到培养。例如在课本中“家乡新变化”一课中,老师就可以将家乡改变的公益广告视频,有选择的使用这些工艺广告促使学生能够在视频中更加生动的感受到自己家乡所发生的改变。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加看重教育内容的开放性。例如在“早起早睡”一课中,不知不觉的将学生们睡眠时间小常识融入到课堂教育之中去;在“吃饭有讲究”一课中,将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倡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十项准则等等融入到这堂课之中去。
(三)教学空间的开放
打破以往教育场所的制约,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去乡野、生产线、乡村之中去,带领学生们走进更加广阔的世界中去,去直观的感受,去实践,促使学生们的学习与现实世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学习到课本上所不存在的知识,体会到在课堂之外的感受,比如“美丽的冬天”一课中,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去直观的感受冬天,学生们会找到许多老师在备课时忽视的冬天的特质,这样能够培养学生们观察、探究自然环境的兴趣[3]。
(四)教学方式的开放
德国教育学者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假如让学生习惯简单接受以及被动学生,不管什么样的手段都是错误的;假如能够刺激出学生们的主动性,不管是什么手段都是有价值的”。我们的游戏教育方式、情境教育方式以及绘本教育方式等等只要是有效都可以使用起来,老师要善于利用任何方式去促使学生们的品德得到培养、潜移默化之中将规则思想在学生身上产生。
结语:在新时期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老师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不断的吸收来自现代的教育理念,进而不断的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促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学生们也能够得到全面的进步。老师需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促使学生们在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成长,慢慢的成为一个全面型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锦慧.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8
[2]周雪清.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7,(5):201,203.
[3]秘芳云 《分析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
论文作者:陈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学生们论文; 学生论文; 道德论文; 法治论文; 老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