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_安光辉,张明哲,辛丰仓,王悦,陈欣恺

浅谈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_安光辉,张明哲,辛丰仓,王悦,陈欣恺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构建能够提高我国电力能源配电输送网络的工作效率,是我国电力产业研发构建事业发展进程当中的一大壮举。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配电自动化的现状、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现状;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进步,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电力配电系统发生巨大改变,伴随智能化及自动化技术的深化发展,推动着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应用技术不断强化,促使电力系统配电进程实现全面优化。实践证明,由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全面实现,让供电跟用电相互间所存在矛盾获得解决,电力企业跟用户间关系得以缓解。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发展保障着电力企业自身利益的全面获取,平衡着供用电双方相互间利益,推动着电力行业深化改革发展。

一、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内容分析

通常而言,配电自动化主要指的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设备、电子技术的合理运用,针对电力网络日常运行情况展开监控及计量、检测,为电力企业日常工作管理提供更多便利,使之供电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实现跟用户间的紧密联系,完善过程的科学化管理。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是能够就配电网上设备实时展开控制监测及管理的继承系统。配电自动化属于一个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的系统工程,主要涵盖基础配电自动化层以及配电管理层两部分内容,具体地,基础配电自动化层功能在于采集数据、监控工况、实施处理故障;配电管理层功能在于完成配电管理以及停电管理、电能计量管理、工程管理、配电高级应用等各项工作。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最大作用是针对配电系统展开量化监控,完成对电力系统的定期核查,实现输电网络测控对象的合理增多,使得配电网对应范围得以扩大,工作效率明显增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进程涵盖两方面内容,第一,配电系统馈电线路实现自动化,实现整个馈电线路的自动化可在较大程度上节约人力资源,同时促进故障处理效率的大幅提升,使得电力系统线路运行更为有序,其能够运用遥感技术[3]以及遥控技术展开有效的智能化控制,智能诊断配电系统所存在故障问题,一旦发现所存在故障问题则可以实施远程隔离措施,进而在处理方面实现智能化;第二,配电系统管理实现自动化,其作为一项关键内容,有助于配电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在电力系统配电中心直接运用计算机便能够实现整个管理操作工作的全面完成,使得管理工作者日常工作更为简单方便,配电系统管理自动化对于科学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均有着全面运用,会让其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真正实现。

二、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1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发展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国外的配电自动化发展相比,我国起步相对较晚。由于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我国早期的配电自动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在管理和应用上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年来,随着我国配电自动化工程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以及对电网系统的深入探究,目前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准都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国家有关部门也相继推出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建设、运行维护以及验收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因此,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完善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由于电网前期只注重主网的发展,而忽视配电网的发展,导致电网的全面性发展受到了阻碍。近年来,人们对配电网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配电网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大,使配电网的整体供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地发展。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设置配电网设备开关。准确定位配电网的故障,从而转移配电网的供电。(2)运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对配电网的数据和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实现配电自动化对配电网的监控功能。(3)通过多年对配电网的改造和创新,使配电自动化不断发展成为配电管理的层次。现阶段,配电自动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配电网的不断升级与改造,我国在北京、杭州、厦门等多个重点城市都对配电自动化进行了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配电自动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的配电自动化虽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2.2.1配电网的一次设备比较落后由于我国配电网的一次设备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配电自动化的综合改造难度比较大。部分地区由于设备不齐全,导致配电自动化的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使配电自动化建设难以向前推进。

2.2.2运行与维护的管理能力不足目前我国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不能科学地对系统进行规划和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涉及规划、调度、运检等多个环节,而各个环节之间的运行与维护会经常出现一些流程不顺畅、界面不清晰的情况。这就会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此同时,现阶段的配电自动化机制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专业性的储备人才,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三、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1、电能质量水平稳步提高。纵观可知,电能质量能够作为是用电用户针对电能需求的关键指标,基于此,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应从质量角度出发,实现对新技术的全面探索,促使电力网络立足灵活且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电能质量的不断提高,充分确保电力网络可靠稳定运行。

2、电网自我保护能力强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如今我国的电力网络系统所具备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功能得以充分实现,然而其在自我保护能力方面却有着较大的提高空间。SCADA技术以及PAS技术、GIS技术等均为日后主要发展方向,这些先进技术运用推动着配电线路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实现,有助于线路监控以及故障发现处理工程的强化,促使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能够安全运行。

3、配电系统的集成性提升。实践证明,主站式一体配电系统同样是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其应用目的在于推动电力配电系统集成性的提高,促使配电系统各个方面均能优化晚上,通过强大数据库资源的有效监理,让配电系统真正做到主站式一体化。此外,随着科技进步,电力企业应积极引入新技术设备,强化自身自我诊断能力,旨在保障基于无人操控的状态下,实时监督管理设备运行情况,进而确保系统在日常运行中更为安全稳定。

结语:

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的进步都离不开电网的建设,目前,我国处于大力发展配电网建设的阶段。因此,国家对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配电自动化是发展配电网的基础,而配电网又是发展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国要想对电网进行发展和建设,就必须先对配电自动化进行建设和创新,只有这样,我国的电网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进行提升,才能为我国的电力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裴冲. 浅谈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2). 郝锴, 张涛.

[2]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 通讯世界, 2017(7):212-213.

[3] 张连臣. 浅析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8):46-46.

论文作者:安光辉,张明哲,辛丰仓,王悦,陈欣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  ;  ;  ;  ;  ;  ;  ;  

浅谈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_安光辉,张明哲,辛丰仓,王悦,陈欣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