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客户服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论文_陈春雪

新形势下电力客户服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论文_陈春雪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电力对居民大众,乃至企事业单位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客户对优质稳定的电源供应更加依赖、对配套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亟须变革,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关键词:电力客户服务;营销意识;智能化管理

一、电力客户服务的现状

当前以生产为主的电力营销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造成电力企业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电力企业自身缺乏营销意识,没有做好基础性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和管理体制。

1、电力营销的基础性工作缺乏。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对当下经济市场的具体情况认识不足,缺乏对先进电力技术的运用,因此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

2、电力企业营销意识薄弱。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产品单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都制约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在内部而言,市场稳定不需寻找客户,员工缺乏竞争意识,这些对提升优质服务带来了思维模式上的阻力和困难,也体现了电力企业对于营销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3、电力营销没有有效的激励体制。由于市场的长久稳定,长久的造成员工的绩效与企业的绩效缺乏关联,员工的激励机制缺失,也就不能充分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制约了电力企业发展的步伐。

4、电力营销信息化程度不高,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各行业都在不断的引进新的信息技术,然而大多数电力企业并没有对信息技术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导致电力企业没有健全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二、电力客户服务的关键突破点

1、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体系。在前端服务方面,灵活运用“互联网 +”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大力推广“网格客户经理”管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形成“小前端、大后台”的“互联网+”营销服务新格局,前端服务速度和质效得到有效提升。在后台管理方面,成立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实现营销“全业务、全时段”运行。在服务“最后一公里”方面,全力打造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电所。整合资源,打破专业壁垒、专业限制,实现“一张工单、一辆车子、一支队伍”,一次性解决用电问题,实现各项业务“一站式”服务。

2、全面推广智能费控表,对智能费控表因地制宜,有效提高利用率。结合“全能型”供电所创建,积极优化服务流程,减少报装环节,为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些效益是企业实现“服务文化”落地,推动企业良性健康发展的最好佐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展新时代供电企业优质服务工作探索,不仅对“服务文化”落地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同时,这一服务行为、服务方式也体现出企业发展中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形势下电力客户服务的改进措施

1、聚焦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突出全员服务、主动服务,以无缝衔接为手段,以流程优化为基础,与客户建立广泛联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实现公司与客户和社会系统的有机无缝连接,展示良好的社会形象。

2、聚焦标准化管理,不断规范服务流程。结合“全能型”供电所创建和供电服务指挥分中心的成立,狠抓内部各个节点和环节管理与考核,解决好部门、班组、员工间工作流程,一口对外;建立客户档案库,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提供定制服务。

3、聚焦集团化协作,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导向,整合公司各类资源,加强设计、管理、服务等部门的任务协作,形成合力,提高企业集团化服务能力。以业务为驱动,加强对人才培养力度,坚持“创新为第一动力”理念,积极构建全员创新创效服务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推进电力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优质服务。积极推进电力企业的市场化交易,积极应对电力改革对市场的影响,积极挖掘区域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到电力直接交易,稳住存量市场,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使用群体,制定出相应的市场竞争方案,优化基础配电,争取增加优质客户。加强预测电力供需的变化,掌握用电量的变化趋势,时刻关注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用电方案,定期对客户进行回访,时刻了解客户用电需求,保证全网的电力供应。

5、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电力营销档案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客户的用电信息、用电习惯、供电情况、实地信息进行智能化集成。一方面全方位了解客户,为提升客户服务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智能化管理能代替部分人工操作,减少人工需要,节约开支,提高办事效率。实地化与客户习惯的透视化管理,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化、人性化的客户与供电企业的交互渠道。

结束语

总之,在电力服务体系的新常态建设当中,在用户服务方面,通过首问责任制、“零点作业”以及绿色通道等措施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与此同时,通过构建员工能力提升平台、职业生涯生长通道、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构建等保障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及社会需要,有效提高电力服务短板。

参考文献:

[1]赵文龙.深改背景下对售电竞争市场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4):205.

[2]胡敏.“互联网+”及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客户服务发展趋势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8(31):171-173.

[3]吴康.浅谈如何做好95598电力客户服务工作[J].改革与开放,2019(22):260-262.

论文作者:陈春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电力客户服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论文_陈春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