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记录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后SDS、S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rescue of hemorrhagic shock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ethods:90 patients with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emorrhagic shock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n = 45). In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rescue and nursing measures were give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upplemen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Record the negative mood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in 2 groups,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Results:The score of SDS and SAS in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ensur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has a very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emorrhagic shock;rescue nursing intervention;application effect
产后大出血是重要诱导妇产科产妇死亡因素,失血量过多易增加其它并发症几率,失血性休克属于其中一种危重疾病。失血性休克发病危急、病情突然,需要医务人员全力以赴、急分夺秒、动作迅速地进行抢救,从而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此在这里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一般资料
1.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中,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6.56±1.46)岁;并且在研究组的45例患者当中,经产妇为4例,初产妇为41例。对照组中,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为(25.78±1.25)岁;并且在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经产妇为4例,初产妇为41例。患者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病例资料完善;入院时均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其中,前置胎盘10例,宫外孕30例,产后出血30例,不完全流产20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护理措施,如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等)监测、开放静脉通路并遵医嘱给药、及时补充血容量、预防相关并发症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
研究组护理干预措施:抢救干预:及时静脉输血,选择正中静脉及大隐静脉作滴注血管,若上述血管输血困难,可取锁骨下静脉及内静脉。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一条作静脉注射渠道,取生理盐水静注辅助输血,以改善血液容量,并增强血浆有效渗透压满少或避免微血管和血管凝血,当情况危急,可取如血浆、白蛋白等其它血制品输入。另一条作抢救类药物输入血管。保持抢救过程中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脑组织损伤。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失血性休克病情危急易恶化,发展迅速且有失血、疼痛等状况伴发,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紧张情绪,护理人员需加强宣教,讲解疾病基础知识,配合治疗要点,并发症防范事项,增强与患者间交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促进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为护理和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1.3效果判断
记录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50分以下无抑郁、70分以上严重抑郁,于出院当天指导患者独立填写,选择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其中60分以下不满意、80分以上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8.O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O.05。
2.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后SDS分别为76.98±4.47、46.25±8.34,SAS分别为18.92±2.01、10.36±2.17,护理满意度为91.72±3.27;对照组前后SDS分别为77.41±4.36、58.73±11.61,SAS分别为19.03±2.09、14.95±3.86,护理满意度为79.86±5.34。护理后SDS、S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新型医护模式的重要内容,除重视疾病本身的治疗外,精神、心理、社会方面干预也引起关注。失血性休克为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症,及时确诊制定方案抢救运用护理干预,是保障产妇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关键。
从以上研究中,我们还得到以下护理方法和措施:要及时查明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表情、心率、脉搏、四肢感觉、血压、呼吸以及尿量的变化,以正确的识别患者的休克程度;做好患者家属心理护理,患者家属一般表现急躁,不仅影响到患者的心理,而且会对抢救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需要护理人员特别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要求家属讲清患者病情,以便于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抗病能力;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鼓励其尽早下床运动提高机体抵抗力,以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护。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如纠正以往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身心愉悦,注意劳逸结合等。
综上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苏莹,李永芳. 浅谈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干预[J]. 保健文汇,2016(4).
[2]赵禹. 11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
[3]赵锦霞. 56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J]. 大家健康旬刊,2015(17):267-268.
论文作者:于秀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0
标签:患者论文; 妇产科论文; 性休克论文; 对照组论文; 静脉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