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同时也给能源结构调整带来了新鲜血液。文章首先介绍了煤制天然气技术特征与发展历史,其次对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最后对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判断,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水平,为我国天然气技术的发展、应用创造新的条件。
关键词:煤制天然气;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增速逐渐放缓,受到下行经济的影响,昂贵的国际油价对于我国国民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都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缺油少气的国家,如何通过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结构调整与改革来提升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也就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在十三五期间提出了产业发展改革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其中就包括天然气产业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应用发展水平就成为了主要限制性因素。为了进一步介绍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发展趋势,现就其技术原理、特征介绍如下。
一、煤制天然气技术概述
1.技术特征
煤制天然气是通过利用已经完成开采的原煤进行气化处理后获取天然气的技术模式,这种技术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实现地下气化,可以对煤进行就地处理,所以其应用面十分广泛。当前,全球真正投产并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煤制天然气装置的并不多,我国在这个方面无论是产能还是技术的先进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2.发展阶段
在2009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40亿m³/a煤制天然气项目标志着我国的煤制天然气进入到国家示范项目的技术行列当中,该项目经过三期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应用成果,也为我国的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全厂工艺流程的技术难度不高,但是实现起来却具有一定的阻碍,其中就包括净化装置的净化处理以及甲烷气的合成反应速率控制等问题。在2013年,项目的投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通过阶段性的评估,也进入到二期评价环节。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该项目建设相对比较粗放,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污染比较严重、投资成本较高以及产能不稳定等问题。后来,国家发改委先后审批了新疆庆华、内蒙古汇能等多个项目,这些项目都采用了传统的技术工艺,并体现出了上述提及的同样的问题。目前,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煤制天然气的总产能已经达到了2400亿立方米,但是其技术局限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二、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煤制天然气技术的成熟度不高,其主要体现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方面。从技术特征上来看,煤制天然气技术本身就属于原煤的生产模式,其出现的原因就是为了最低成本的利用煤炭资源来获取更高的能源比例。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技术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对于设备的使用寿命、材料等多个方面都具有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所以前期的投资额巨大。当然,作为一项新兴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与政策帮助,更是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注入,这也为该技术的应用与革新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2.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资源生态困扰
资源生态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煤制气排放方面,包括生产耗水量巨大、天然气的供需矛盾得不到解决等,这些都对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从技术实现流程上来看,煤制天然气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资源生态困扰,而这部分困扰会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全球变暖的问题。结合我国的煤炭分布情况来看,具有明显的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特征,这样的特点就决定了资源生态分布与区域具有绑定的情况。除此之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大等突出问题都是限制煤制天然气技术应用与推广的重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价格与市场机制问题
为了推进能源宏观调控,我国在近些年数次对用气价格进行了调整,在降低后的价格带来了煤制气发展的巨大阻力。也就是说,煤制天然气本身高额的成本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往往会打击企业的客观发展积极性,甚至一些小企业会出现亏损的问题,所以市场机制不完善,价格管控不到位等情况直接导致技术推广困难重重。在2015年,我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后,能够替代的资源价格持续走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天然气的经济性消退,出现了高速发展向着平稳增长过度的新常态。
三、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前景
1.地方政策扶持
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应该遵从国家政策与基本号召,做好区域内的技术推广与衔接工作,切实落实好地方政策的管控任务,确保煤制天然气的技术能够落到实处,提升技术应用面与应用效果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力。煤制气项目本身属于大型区域化工类型的项目,其本身就具有环境容量要求高、产业布局难度高的特征,同时还对于操作、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数量、质量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妥善处理好法律法规的关系,加强地方优惠政策的支持与引入,切实保障好企业的基本权益,为技术的应用、推广开拓条件。
2.企业内部研发
内部研发是企业实现技术改革的重要途径。实际上,目前我国的煤制天然气技术推广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化工企业在技术革新领域十分保守。由于过分关注生产安全性与适应性,往往会忽视技术革新带来的作用与影响,从而降低了技术可行性。在企业内部研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经济因素、技术可行性等方面,还需要考虑到企业现阶段的技术研发力量。如果企业自身的研发力量不足,可以考虑借助于外力来进行共同研发,不但可以推进技术研发效率,还可以更快速的完成技术研发的成果与实践效果,以此来为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创造条件。
3.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相结合是提升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应用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有大量的技术研发资源,同时还具有高水平的实验室可以进行配比与实验,而企业本身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与雄厚的资金。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可以促进技术转换,同时也能够推广企业的生产技术,利用高校作为平台进行技术评估,有效降低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并提升经济回报率。由此可见,产学研相结合是目前煤制天然气技术升级与推广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结
综上所述,国家在煤制天然气方面一直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通过资源、环保的基本原则,重视煤化工产业的高效、节能生产的同时也要做好污染控制,避免出现农业用水、生活用水方面的问题、弊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改善能源短缺的问题,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放眼未来,做好设备的开发、能耗管理,确保投资利润等多个方面的分配,以此来最大限度体现技术应用的优势与价值。相信,随着技术升级与产业结构性改革,未来煤制天然气行业也会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为我国的能源供应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从怀芳.关于我国煤制天然气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化学工业,2017,35(01):19-22.
[2]苏炼,韦朋.对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6(08):1-8.
[3]马慧敏.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16(03):34.
[4]张丽萍.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现状与经济性分析[J].化工管理,2016(02):193.
[5]周宪木,张志兵.我国煤制气产业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物价,2015(08):66-68.
论文作者:罗红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天然气论文; 技术论文; 我国论文; 项目论文; 能源论文; 产学研论文; 经济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