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胆囊结石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张立辉1,田丽娜2

探析胆囊结石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张立辉1,田丽娜2

1.五常市第二人民医院 150223;2.五常市拉林满族镇卫生院 150223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23例,分别行开腹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最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排气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腹腔镜组均有显著优于开腹组,同时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创伤轻微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

胆囊结石、胆囊炎是外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多指由细菌侵袭、胆囊管堵塞及化学刺激等引发的胆囊炎症。目前,外科手术是胆囊结石、胆囊炎的主要手段,尤其是随着微创医学的广泛推广,腹腔镜手术治疗已经成为该病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损伤轻微,切口美观,恢复迅速等优点。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6例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分别行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两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进而来确定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前经B超或CT检查及血生化、血常规等检查确诊。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5-82岁,慢性胆囊结石胆囊炎11例(其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急性发作4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结石3例。所有患者均知情、自愿参加,并签署同意书,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前行常规消毒。开腹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以右肋下缘做斜切口,行顺行或顺逆结合方法进行组织分离,并将胆囊切除;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1例)进行治疗,患者仰卧,取头高脚低位,采用四孔法或三孔法进行治疗,并在腹腔镜直视下探查腹腔,以准确评估对胆囊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粘连的分离,(保胆取石术患者)胆囊底切开小口,取出胆囊结石,胆道镜探查胆囊管无结石,可吸收线缝合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并有效确认胆囊壶腹部,解剖胆囊三角以暴露胆囊管、胆囊动脉、最后将胆囊切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①手术时间:开腹组45-126分钟,腹腔镜组15-68分钟;②手术切口长度:开腹组10.0-12.0cm,腹腔镜组1.0cm;③排气时间:开腹组3-4天,腹腔镜组1-2天;④术中出血量:开腹组约60-150ml,腹腔镜组约20-50ml;⑤住院时间方面:开腹组7-23天,腹腔镜组3-7天;⑥手术方式:开腹组行胆囊切除术9例,腹腔镜组行胆囊切除术6例,保胆取石术1例。由此可以显示出腹腔镜组均显著优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①切口情况:开腹组:糖尿病患者12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非糖尿病患者切口脂肪液化5例。腹腔镜组:糖尿病患者12例及非糖尿病患者均无脂肪液化。②切口疼痛:开腹组7-21天,腹腔镜组2-5天。③带状疱疹:开腹组4例,腹腔镜组无。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胆囊结石胆囊炎发病突然,常导致患者右上腹绞痛,且呈阵发性加剧,并可向胸背或右肩部放射,多伴有程度不同的恶心呕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所有符合手术指正的患者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预后较慢,增加了安全隐患发生的风险,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及身体负担。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成熟,随着手术经验的不断提高后,可逐渐扩展手术适应症如急性结石胆囊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颈结石嵌顿,腹部有手术史等。急性炎症病例的手术时机,我们体会是最好选择在急性发作48小时以内。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在随机分组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开腹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均有显著的优势;同时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可见,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最佳方法。但在行腹腔镜手术时,明确腹腔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粘连组织进行认真剥离,若胆囊三角解剖结构清晰,可先对胆囊动脉进行处理,以减少术中出血;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另一个最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出血,原因多为胆囊动脉损伤和胆囊床广泛出血。胆囊动脉损伤的发生与胆囊三角的充血水肿、组织脆弱、炎症粘连有关;也与胆囊三角的解剖变异,尤其是胆囊动脉后支的变异有关。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常见、最严重、最可怕的并发症之一,应引起术者的足够重视。首先要充分暴露胆囊三角。正确、仔细地解剖胆囊三角是避免由于解剖变异引起胆管损伤的重要步骤。另外,急性化脓性及坏疽性胆囊炎引起的炎性往往较重,导致组织水肿情况严重,从而使胆囊张力增大,容易导致肝组织损伤,术中可以减张,可在术后留置引流管将体内渗液排净,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的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少,术后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创伤性轻微,并发症少等优点,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主编.普通外科手术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7(9):89

[2]吴在德等主编.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98

论文作者:张立辉1,田丽娜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探析胆囊结石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_张立辉1,田丽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