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泰昊工程测试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01
摘要:高层建筑的基础承受力不仅会影响到建筑建设质量,若发生大幅度建筑下沉或倒塌的情况,甚至会影响到建筑消费者者的人身安全,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施工方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运用桩基础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施工方实施的手段,施工方必须对桩基础技术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才能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1 桩基础施工的重要性
所谓“桩基础技术”,就是通过运用在岩石或者土层上的桩基桩顶进行连接的承重台,又或是桩与桩之间相互连接的但桩建筑平台,属于普通建筑施工和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施工方式。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采用桩基础技术进行施工一方面能够让承压力强的岩石或土层分担建筑的整体重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岩石或土层的松软程度得到提高,使建筑地基拥有较强的承压力,有效防止建筑下沉或倒塌。
虽然桩基础技术对建筑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但桩基础技术与普通的地基施工相比工程量很大 ,必须要有高成本作为支持。且针对不同的建筑来说 ,桩基础技术并不是能在全部建筑中都适用 ,所以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要想运用桩基础技术 ,还必须考虑建筑工程施工是否具有充分条件。
(1)建筑工程施工时对地基的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工程可以考虑使用桩基础技术。(2)货物仓库、加工厂房等对自身承重力要求较大的建筑可以考虑使用桩基础技术。(3)有线电视塔台、工厂烟囱等所占面积小而所占高度高的建筑可以考虑使用桩基础技术。(4)大型精密仪表制造业这类对建筑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建筑,为了使地面振动降到最低最好使用桩基础技术。(5)建筑工程中土层较为特殊的建议使用桩基础技术。(6)处于地震带的建筑工程点建议使用桩基础技术。
2 桩基础技术的准备工作
2.1考察环境以及水文状况
在桩基础技术施工之前,对环境以及水文状况的考察是十分重要的。对环境的考察主要是考察地质情况,对土地地形和土地硬度以及建筑物周围气候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水文状况考察的重点是对水位的考察,观察地下水最低水位以及湖泊最高水位。最后把各个因素集合起来,进一步分析该地区的水质变化情况。同时还要对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以及可能性大小进行分析,对待每一部分的工作都要认真仔细,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尽量使结果能够具有科学性。对周围环境以及水文状况进行分析也要考虑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和采光以及地下管道,避免在地基进行建筑时损害到地下管桩。
2.2 施工的机械准备
建筑施工过程,施工机械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一个机械可以当做好几个机械来用,发挥其不同的功效。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施工机器的作用,在使用之前就要先对机器做好充分的了解,了解机器的有关性能,运作的方式,以及在什么样的地质当中能够适用。运用施工机器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机器的性能,因为有些机器在同样的地质中有可能某些机能不适合使用,所以除了对施工地的地质做充分研究外,还要研究机器的适用性。合理运用机械的功能,才能提高施工过程的工作效率,还能降低使用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3.1静力压桩
该技术主要是使用静力压装机,将压装机的自重以及桩架上的配重对于预制桩作反力,将其压入土中的沉桩技术。这种桩是一种挤土桩,在挤压之时会对土层造成破坏,进而可以形成较大的水压。因此,在应用这种技术的之时,不可以在中间之时停止,应该连续展开。在实践之中我们发现其优点比较多,振动较少,噪音比较低、质量较好以及工序较为简单,最为重要的是需要的费用比较低,便于进行检测。因此,在高压缩粘土层建筑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2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一般是依靠电动机而形成较为强大的振动力,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垂直之力,但是经过这个力而作用到地基中,这样就可以经过这个力的作用到地基土体上,在实际展开工作之时,首先应该在桩的上方应该安装一个振动装置,依靠振动的力量以及桩自身的重量,将桩深入到土层中,这个时候土层就会因为受到挤压而在最后出现位置的移动,这个时候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
3.3预制桩
一般情况下,预制桩施工技术比较合适应用在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建筑物中,一般是由于预制桩的强度要求比较高,同时也具有着节约材料的优势。预制桩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般主要使用的是沉桩上的机械,并且把预制桩压在振土中。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保证预制桩顶部高度以及方向,依照与之相关的标准以及规范进行落实。如果发现没有办法确定方向的话,沉桩施工就会出现方向上的改变。进而引起安全上的问题。需要对全部桩基础的间距对其加强控制,由于锤击的振幅的比较大就会导致桩基础附近的土出现变形等等问题。
3.4挖孔桩
目前,很多建筑单位在进行桩基施工时,挖孔桩技术成为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之一,其原因在于这种施工技术不仅成本低、可操作性强,而且施工时间短,施工完成后其承载力也较为突出,这些优势使得挖孔桩技术能够保障桩基施工的质量。
采用挖孔桩技术的关键在于挖孔,施工前首先要清理地表松软的土层,保证地面平整度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做好清理工作后,需要确定挖孔的位置,最常用的方法是十字交叉法,利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确定每个挖孔的坐标,另一方面则可以将龙门桩所在的位置固定好。最后一步是开挖线位置的确定,其决定因素在于桩径大小,因此知道桩径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挖孔桩施工。挖孔的深度大约在1 m左右,同时为了确保挖孔桩的稳定性,应将混凝土浇筑高出地面20 cm的井圈,浇筑厚度10 cm左右。
3.5灌注桩
灌注桩的许多制作方法都要依靠机械来完成。灌注桩的制作方法包括冲击制作方法以及沉管制作方法等。在土比较软的地上一般会采用冲击制作方法,在比较湿的土地上一般会使用泥浆护壁的方法,在作业之前要对土地较软的地方提前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坍塌出现。使用沉管的方法,由于力度较大,容易把土挤出来,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最后介绍的是干作业的方法,它包含两种比较先进的方法,就是人工挖孔和机械钻孔。
在施工中灌注桩制作的硬度会对桩的使用寿命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桩的硬度的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失误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要尽量寻找一种施工工艺来降低错误的发生率。现在有两种可行的方法,一种是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注意度,另一种是加强对管桩埋入土内深度的注意。因为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行就会导致管子被堵住或者被埋住等许多问题的出现,而管桩埋入得太深或者不够深都会对管桩的承载力产生巨大影响。
结束语:
以上基于对桩基础及其作用的初步探讨,较详细地分析了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并提出在土建过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控制措施。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土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及建设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采用桩基础技术能够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可靠,对于促进土建工程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起到重要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钱刚,曾健.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5).
[2]江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J].山西建筑,2012(36):58-59.
[3]袁宝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3(22):54-54.
[4]杨刚.浅析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2012(25).
论文作者:姜盟盟,王彦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桩基础论文; 技术论文; 土建论文; 建筑论文; 土层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