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堤防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邓传贵,甘磊,邓家铮,冯先伟[1](2022)在《隧道穿越江堤段防渗体消险加固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鉴于大型隧道穿堤盾构施工引起的堤防变形会导致防渗体破坏,结合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N线三汊河段穿江大堤工程汛期出现的散浸渗漏险情,研究应用了隧洞穿越江堤消险防渗加固处理技术。基于现场试验检验,提出了先灌水泥黏土浆固结7~15 d,再采取引孔后高压旋喷桩的成墙方案及处理技术,建成了堤防有效新防渗体并成功消险。工程完工后,江堤经受住了2020年南京长江超历史洪水10.39 m的考验,江堤防渗性能满足功能要求。
黄晓峰,李志辉[2](2021)在《上饶港鄱阳港区角子口作业区堤防加固方案优化》文中提出码头建设涉及水陆两域,受水文地质、衔接方式、施工方案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堤身荷载,对堤防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破坏,如何确定合理的堤防加固方案以降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成为关键。本文以实际案例,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单元法,分析工程前后堤坡、渗流稳定,对不同类型堤防加固技术进行比选优化,提出了高喷桩+水泥土搅拌桩综合加固方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加固技术的联合运用,在节省工程投资的同时,可有效解决堤坡和渗流稳定问题,保证码头和堤防安全。
夏竹岭[3](2021)在《深层淤土地基变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加固技术在淮河入江水道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淮河入江水道中扬州境内的运河西堤崇湾段安全隐患最为严重,该段堤身、堤基下存在大量软土层,深度为20m且厚度大、含水率高、强度低,堤身沉降不稳定。虽多次对其进行除险加固措施,但是其根本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本文针对崇湾段现场沉降问题进行两种真空预压加固技术的现场试验,原理分别如下:传统真空预压在地基中打设竖向排水板、铺设砂垫层,再用密封膜进行场地密封,然后通过射流泵进行膜下抽真空,在砂层中形成真空负压,并通过排水板的负压排水作用实现对软土地基。变真空预压法是在地基中打设竖向排水板,布置增压管,再用密封膜对整个场地进行密封。以射流真空泵通过管路直接和排水板连接,抽水形成膜下真空,同时开启增压系统,对加固土体进行劈裂,形成新的排水通道,实现加固。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通过主体工程现场对比试验发现,相比于传统真空预压方法,变真空预压不仅可以提高了 54.5%的最终稳定真空度,同时起真空传递深度也延深了 44.4%,这些参数监测都表明了变真空预压在提高膜下真空度以及可加固深度均优于传统真空预压方法。此外,随着深度的增加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递减,但在同一深度处,变真空区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比传统真空区低20 kPa左右,这有利于加快土体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地基的加固。进一步地对地面沉降和十字板强度地检测发现采用变真空预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沉降效果,还可以显着地增强地基承载力。(2)通过优化设计方案,使变真空预压加固技术在崇湾段堤基加固工程中实际应用。基于十字板强度监测地数据分析得到变真空预压加固后的堤基南凹段和北凹段的土层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均得到显着提高,总体上均大于设计要求。而且,结合地表沉降量监测数据分析发现,相比于变真空预压加固前,南凹段和北凹段的地基平均固结度分别提高了约28.3%和27.7%,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保障。总的来说,无论是现场试验还是实际应用的监测结果都表明了变真空预压加固技术相比与传统真空的方法在膜下真空度和地基固结加固上更具优势,并且其增压系统能够有效地传递加固深度和整理的地基加固效果,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黄泽均,熊志平[4](2021)在《砂砾层地基深层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技术及应用》文中指出深层搅拌技术在堤坝加固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文章结合工程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采用单头桩机"二喷二搅"深层防渗加固施工在不同的地层中采取的搅拌、钻进和提升速度的工艺技术。该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多头桩机施工无法穿透砂砾地层的问题,经济高效,质量可靠,在堤坝防渗加固和闸站基础加固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廖润军[5](2019)在《流湖圩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文中认为文章分析了圩堤防渗加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结合流湖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总结了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王怀冲[6](2019)在《大深度砂土堤基截渗除险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在我国应用的常规堤基截渗技术施工有效深度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砂土堤基中截渗深度一般很难超过10米。无论是垂直铺塑技术还是深层搅拌桩技术,当截渗深度超过10米,施工设备均会产生无法施工和设备被埋的问题和危险。本项目一是对垂直铺塑截渗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往复式开槽机具结构改造,提高了垂直铺塑开槽设备在砂土堤基的成槽能力;二是对深层搅拌桩截渗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研发了十字丝初始相位多组合钻头初始相位技术,解决了深层搅拌桩机在大深度砂土堤基中截渗钻头碰撞问题,提高了深层搅拌桩机在砂土堤基的截渗能力;三是通过对两种截渗形式的研究,成功研发了两种截渗帷幕接头处理的“两墙夹塑”技术,解决了截渗连续性的问题。通过以上综合研究,成功开发出16米大深度堤基截渗除险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满足了工程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该论文有图17幅,参考文献65篇。
李恒[7](2019)在《高密度面波的堤防防渗墙完整性快速检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其北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南源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两江在三岔河口汇合后称为松花江干流。松花江干流由西南向东北流至黑龙江省同江市汇入松花江,全长939公里,2015年8月开始实施的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治理堤防长度1363公里,其中设置渗控措施320公里,其中垂直防渗墙占198公里。堤防防渗墙质量关乎着堤防安全、沿线百姓的安全,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快速、准确的、无破坏性的检测措施。本文依托松干治理工程开展实际研究,结合瑞雷面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法等成熟的检测方法开展现场试验及模型试验,研发一种快速检测装置系统,最后结合试验的数据分析结果检测装置的可行性。具体的内容包括:(1)首先了解面波检测原理,全面掌握水泥土防渗墙的概况,探究堤防内部结构,堤防外部形势及附属工程,明确技术要点及难点,制定研究方案。(2)建立适用于本课题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及无限元程序,开展动力有限元法对堤防土体及防渗墙结构进行弹性波仿真研究。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弹性波在堤坝模型中的传播特性,从而建立一种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高密度面波快速评价方法。(3)开展现场试验。选取现场一段堤防作为实验场地,通过预设局部疏松、纵缝、深度不足、状体倾斜等缺陷,结合现场采集数据分析对防渗墙完整性进行评估。
王发青[8](2017)在《不同仪器及检测技术在防渗墙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技术适用于大规模江河堤防防渗处理,通过在堤防迎水坡堤脚处的防渗墙施工建设,可以增大堤防在高水位情况下地下水的渗流半径,从而有效提升堤防的正常安全运行。随着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工程量的增大,对防渗墙施工质量的检测(完整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短期内高效、精确的对防渗墙的施工质量给出评价成为了质量验收的难题。作为地下隐蔽工程其施工质量的检测是工程验收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工艺及常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双排列电法无损检测方法,旨在为类似检测工程提出借鉴。
林泽武[9](2017)在《浅谈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工艺》文中指出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技术,工期相对较短,而且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噪音、振动和污染,加之其成本较低,在国内江河堤防垂直防渗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文章先对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某工程项目为例,就如何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范玉鹏[10](2016)在《多头水泥搅拌桩防渗墙在堤防工程防渗中的质量控制》文中指出多头水泥搅拌桩防渗墙在堤防工程防渗中应用较为广泛,其施工质量决定了整个工程质量。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施工过程中的对材料、轴线、直径、垂直度以及停浆面等质量控制要点。
二、关于堤防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堤防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隧道穿越江堤段防渗体消险加固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地质概况 |
2 破损防渗体加固设计 |
3 防渗墙施工工艺及参数 |
3.1 防渗方案 |
3.2 第一次高压旋喷桩试桩 |
3.3 第二次高压旋喷桩试桩 |
3.4 实施方案 |
4 加固处理效果 |
4.1 围井注水试验 |
4.2 取芯孔注水试验 |
4.3 检测及检验 |
5 结 语 |
(2)上饶港鄱阳港区角子口作业区堤防加固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影响分析 |
(1)分析方法 |
(1)稳定渗流期(有效应力法) |
(2)水位降落期、施工期(总应力法) |
(2)计算地质条件 |
(3)工程对堤坡稳定的影响分析 |
(4)工程对渗流稳定的影响分析 |
3 堤防加固方案优化 |
3.1 方案初拟与分析 |
(1)方案一: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初拟方案) |
(2)初拟方案分析 |
3.2 方案初步优化 |
(1)方案二:高喷桩加固(比选方案) |
(2)比选方案分析 |
3.3 方案进一步优化 |
(1)方案三:水泥土搅拌桩+高喷桩加固(推荐方案) |
(2)方案比选及拟定 |
(1)堤身稳定分析 |
(2)深层透水问题分析 |
(3)工程投资问题分析 |
(4)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3)深层淤土地基变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加固技术在淮河入江水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真空预压技术背景 |
1.2.2 真空预压法研究现状 |
1.2.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地质条件 |
2.1.1 人工堆土 |
2.1.2 自然沉积土 |
2.2 水文条件 |
2.2.1 含水层及地下水类型 |
2.2.2 含水层及地下水位 |
第3章 主体工程现场试验研究方法对比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内容 |
3.3.1 试验方案 |
3.3.2 试验实施 |
3.3.3 数据监测 |
3.3.4 排水固结 |
3.4 结果分析 |
3.4.1 真空度变化及分析 |
3.4.2 孔隙水压力变化及分析 |
3.4.3 地面沉降量变化与分析 |
3.4.4 分层沉降变化与分析 |
3.4.5 原位测试及取样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真空预压加固技术在崇湾段堤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
4.1 方案设计及优化 |
4.1.1 设计优化 |
4.1.2 加固方案设计 |
4.2 方案实施 |
4.2.1 施工程序、方法 |
4.3 防渗墙施工 |
4.3.1 防渗墙施工方法 |
4.3.2 防渗墙规格与成墙方式 |
4.3.3 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 |
4.4 质量控制 |
4.4.1 排水板质量控制 |
4.4.2 土工布施工质量控制 |
4.4.3 密封膜质量控制 |
4.5 质量监测 |
4.5.1 监测目的 |
4.5.2 监测项目 |
4.6 效果分析 |
4.6.1 膜下真空度分析 |
4.6.2 沿竖向排水板深度方向上的真空度分析 |
4.6.3 孔隙水压力分析 |
4.6.4 地表沉降量分析 |
4.6.5 分层沉降量分析 |
4.6.6 地下水位分析 |
4.6.7 十字板强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砂砾层地基深层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技术原理 |
3 流程及操作要点 |
3.1 施工工艺流程 |
3.2 软土层和砂砾层施工参数 |
3.3 水泥浆液控制参数 |
3.4 软土层和砂砾层的水泥掺入量 |
3.5 操作要点 |
3.5.1 施工准备 |
3.5.2 喷浆钻进搅拌 |
3.5.3 喷浆提升搅拌 |
3.5.4 停机移机位及钻头检查 |
3.5.5 进入下一根桩施工 |
3.6 特殊情况处理 |
3.6.1 施工中设备需要短时间检修 |
3.6.2 施工钻进过程中发生喷浆中断 |
3.6.3 因故中断施工时间过长造成断桩 |
3.6.4 计划性停工未造成断桩 |
3.6.5 遇坚硬物的处理 |
4 材料与设备 |
4.1 主要原材料 |
4.2 施工设备、装置 |
5 质量控制 |
5.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素 |
5.2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6 安全及环保措施 |
6.1 安全措施 |
6.2 环保措施 |
7 结 果 |
8 结 语 |
(5)流湖圩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水泥土搅拌桩际渗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2.1 设计要求 |
2.2 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
(1)搅拌机移动定位控制。 |
(2)搅拌下沉速度控制。 |
(3)固化浆液配比。 |
(4)灌入量控制。 |
(5)成桩深度控制。 |
(6)桩孔垂直度控制。 |
(7)桩径控制。 |
2.3 质量检测方法 |
3 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
3.1 搅拌机自身性能不高 |
3.2 搅拌桩下沉与喷浆提升施工速度控制 |
3.3 水泥掺入比的控制 |
3.4 水泥土搅拌桩强度的控制 |
(1)水泥标号。 |
(2)龄期。 |
(3)土体含水量的影响。 |
4 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4.1 加强桩体垂直度控制 |
4.2 严格控制相关施工技术指标 |
4.3 水泥掺入量计算 |
4.4 严格施工质量后期检验 |
4.5 特殊情况处理 |
(6)大深度砂土堤基截渗除险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路线 |
2 垂直铺塑截渗改进技术研究 |
2.1 常规垂直铺塑截渗设备性能及适应性分析 |
2.2 垂直铺塑截渗设备在大深度砂土堤基中截渗适用性分析 |
2.3 大深度砂土堤基垂直铺塑截渗开槽机具研究 |
2.4 应用效果分析 |
3 深层搅拌桩截渗改进技术研究 |
3.1 常规深层搅拌桩截渗设备性能及适应性分析 |
3.2 深层搅拌桩设备在大深度砂土堤基中截渗能力研究 |
3.3 大深度砂土堤基深层搅拌桩设备改进技术研究 |
3.4 应用效果分析 |
4 垂直铺塑与深层搅拌桩截渗墙两种截渗帷幕接头技术研究 |
4.1 垂直铺塑与搅拌桩截渗墙接头问题分析 |
4.2 两种截渗接头技术研究 |
4.3 应用效果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高密度面波的堤防防渗墙完整性快速检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1 瑞雷面波法 |
1.2.1.2 高密度电阻率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1 瑞雷面波法 |
1.2.2.2 高密度电阻率法 |
1.2.2.3 瞬变电磁波法 |
1.2.2.4 地质雷达法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快速数据采集系统概况 |
2.1 面波检测原理及方法分析 |
2.1.1 面波检测原理 |
2.1.2 面波勘探方法分析 |
2.2 快速检测设备系统 |
2.2.1 研究目的 |
2.2.2 检测设备 |
2.2.3 系统集成 |
2.3 系统采集效率及效果测试 |
2.3.1 试验情况 |
2.3.2 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数值模拟及分析评价 |
3.1 研究内容及目的 |
3.2 数值分析方法 |
3.3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3.1 计算模型 |
3.3.2 模型材料的力学参数 |
3.3.3 载荷及工况 |
3.4 计算结果 |
3.4.1 竖向通缝缺陷 |
3.4.2 深度不足缺陷 |
3.4.3 局部疏松缺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试验及快速分析系统 |
4.1 试验概况 |
4.2 缺陷施工设置方案 |
4.2.1 现场试验场地防渗墙深度不足缺陷 |
4.2.2 现场试验场地防渗墙局部疏松缺陷 |
4.2.3 现场试验场地防渗墙竖向通缝缺陷 |
4.2.4 现场试验场地防渗墙桩体倾斜缺陷 |
4.3 测线布置 |
4.3.1 高密度面波 |
4.4 快速数据分析 |
4.4.1 高密度面波数据处理 |
4.4.2 建立防渗墙缺陷定量评价指标 |
4.4.3 集成防渗墙完整性评估系统 |
4.5 高密度面波法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1 相速度分析结果 |
4.5.2 反演分析结果及堤坝土地质解释 |
4.5.3 防渗墙深度定量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不同仪器及检测技术在防渗墙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常规水泥土防渗墙检测方法 |
1.1 地质雷达法 |
1.2 钻孔取芯法 |
2 双排列电法检测机理及分析 |
2.1 水泥土防渗墙的地球物理特征 |
2.2 检测物理模型 |
2.3 检测技术 |
2.4 检测试验成果分析 |
3 结束语 |
(9)浅谈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 |
2 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案例分析 |
2.1 工况概述 |
2.2 防渗墙施工 |
2.3 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
2.4 原料以及防渗墙检测 |
2.5 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 |
2.5.1 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 |
2.5.2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
3 结语 |
(10)多头水泥搅拌桩防渗墙在堤防工程防渗中的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多头搅拌桩防渗墙的防渗原理及施工工艺 |
2.1 防渗原理 |
2.2 施工工艺流程 |
3 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
3.1 材料控制 |
3.2 轴线控制 |
3.3 钻头直径控制 |
3.4 垂直度控制 |
3.5 停浆面控制 |
3.6 现场操作人员 |
4 结论 |
四、关于堤防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穿越江堤段防渗体消险加固处理技术[J]. 邓传贵,甘磊,邓家铮,冯先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2
- [2]上饶港鄱阳港区角子口作业区堤防加固方案优化[J]. 黄晓峰,李志辉. 吉林水利, 2021(09)
- [3]深层淤土地基变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加固技术在淮河入江水道中的应用[D]. 夏竹岭. 扬州大学, 2021(08)
- [4]砂砾层地基深层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技术及应用[J]. 黄泽均,熊志平.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1(03)
- [5]流湖圩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 廖润军. 内蒙古水利, 2019(09)
- [6]大深度砂土堤基截渗除险技术开发应用研究[D]. 王怀冲.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6)
- [7]高密度面波的堤防防渗墙完整性快速检测应用[D]. 李恒.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8]不同仪器及检测技术在防渗墙检测中的应用[J]. 王发青.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7(12)
- [9]浅谈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工艺[J]. 林泽武.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06)
- [10]多头水泥搅拌桩防渗墙在堤防工程防渗中的质量控制[J]. 范玉鹏.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