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调查研究论文,青少年论文,压力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多元的价值系统、复杂的人际关系、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技能,许多现代人都不断与时间,体力、工作、新知识和技术等赛跑,过着疲于奔命的生活[1]。个体处在生活紧凑的环境下,每天不但面对沉重的工作负荷,以及身兼数职的角色扮演,更要应付生命历程中的突发事件,压力亦随之而起。事实上自二十世纪以来,压力被认为是危害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少文献显示压力与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2,3,4]。压力所带来的影响包括焦虑、忧郁、强迫倾向、敌意、酒精和药物滥用等[5]。学者Powell[6] 认为压力不仅有可能导致身体疾病和心理失调,甚至是工作效率及人际关系之退步、一般适应力减低及免疫系统减弱等。
生活压力既可以是轻微的事件(如堵车、搬家),也可能是重大事件(如结婚、亲人辞世);另一方面,压力持续时间可能是短暂的(如考试、受伤);也可以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如贫穷、慢性疾病)。与此同时,压力事件不一定是负面的,结婚、升迁等正面事件,同样会带来压力,由此可见,压力无处不在。
根据成长发展心理学家艾域逊(E.Eriksons)的「发展危机」理论,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中都会遇上不同的心理危机,一方面既要符合社会的要求与限制,一方面又希望从中获得满足[7]。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是引致抑郁症最主要的因素,而抑郁症与自杀的意念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8]。然而,在压力与所引致的结果之间,因应行为是重要的中介变项[9]。因此,即使面对相同的压力处境,不同的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困扰及感受。
近年,香港不少研究都就青少年的压力作出不同方面的探讨。一项评估香港学生精神健康的调查发现,超过九成受访中学生表示经常出现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10]。香港另一项调查则发现,4.2%的受访中学生有抑郁症状,当中60%曾想过自杀,过半数(58.9%)受访者表示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功课/考试/读书压力大」[11]。除了中学生,香港的大学生受心理及情绪问题困扰的现象都十分普遍,调查发现受访的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及压力指数,都较以往在外国进行的同类研究所得的标准分数,以及本港市民的分数为高,而他们表示最需要更多支持的前五个范畴包括就业辅导、时间分配、学习问题、考试及压力[12]。
为了改善香港青少年因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困扰,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我们必须了解他们所面对的心理压力和成因、影响应对压力的因素,为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策划事工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对象
香港在校的中学生和大学生。
(二)研究样本及抽样方法
中学生——根据教育局中学概览学校名册,香港有464间中学,纳入此次研究的中学抽样名单,随机抽取29间(6.3%)学校,并以书面邀请参与研究以协助收集数据。结果收到10间中学,合共954份问卷,其中855份为有效问卷,占89.6%。
大学生——研究以便利抽样的方法,从4间大学中收集数据,结果收到429份问卷,345份为有效问卷,占80.4%。
(三)研究方法
此次为横断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以不记名自填问卷收集数据。
三、研究工具设计及测试
(一)问卷设计
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由以下部分组成。
1.个人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学业成绩、兄弟姐妹的数目、家中排行、父母亲的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家人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信仰。
2.问卷的主体部分
采用六个量表,第一个是压力源量表,采用五点记分;得分越高,所受该项压力影响越大。第二个是生活压力量表,采用五点记分,由经济压力,学习压力,角色期许压力,生涯发展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五个因子组成,各因子得分越高,即青少年主观上感受到的压力水平越大。第三个是参考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的硕士论文[13] 所编制的压力应对方式的量表。量表由五个因子组成,分别是情绪调适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拖后逃避应对方式,合理化应对方式。第四个是社会支持量表,采用五点记分,分数越高,即青少年越经常寻求社会支持来帮助自己应对遇到的问题。第六个是心理健康量表,由一般健康量表(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30,GHQ30)缩减而成的,采用五点记分,分数越高,心理越健康。
(二)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研究以分层随机抽样和便利抽样方法,以香港在校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数据以SPSS15.0进行分析,测试均以α=.05为基础,若显著水平(significance level)p- value低于0.05,虚无假设H0(null hypothesis)则会被摒弃。所有结果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及报告,故有关结果之百分比总和并不等于一百。
四、研究结果①
(一)青少年压力源的总体分析
受访者被问及最近三个月所承受不同压力的情况,以1(完全没有)至5(十分强)评分。数据显示青少年在学业或工作方面的压力最高,其次是人际关系、经济困难、身体健康、关系转变、社会问题、突发事件。整体所承受的压力强度属中等(表1、2)。
表1:中学生的压力源与强弱
1-完全没有 2-少许 3-普通
4-强 5-十分强 无效
平均分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标准差)
学业或工作 37(4.3%)94(11.0%)
288(33.7%)312(36.5%)124(14.5%)0(0%) 3.46(1.01)
人际关系118(13.8%) 259(30.3%) 291(34.0%)127(14.9%)59(6.9%) 1(0.1%)
2.71(1.09)
关系转变363(42.5%) 193(22.6%) 156(18.2%)85(9.9%) 56(6.5%) 2(0.2%)
2.15(1.26)
身体健康284(33.2%) 237(27.7%) 218(25.5) 81(9.5%) 34(4.0%) 1(0.1%)
2.23(1.13)
经济困难244(28.5%) 237(27.7%) 198(23.2%)106(12.4%)68(8.0%) 2(0.2%)
2.43(1.24)
突发事件431(50.4%) 197(23.0%) 132(15.4%)59(6.9%) 35(4.1%) 1(0.1%)
1.91(1.14)
社会问题326(38.1%) 270(31.6%) 171(20.0%)56(6.5%) 30(3.5%) 2(0.2%)
2.06(1.07)
整体压力52(6.1%)225(26.3%) 313(36.6%)191(22.3%)70(8.2%) 4(0.5%)
3.00(1.03)
表2:大学生的压力源与强弱
1-完全没有 2-少许
3-普通4-强
5-十分强无效 平均分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人数(%) 人数(%) (标准差)
学业或工作7(2.0%)
39(11.3%) 84(24.3%) 157(45.5%) 58(16.8%)
0(0%)
3.64(0.96)
人际关系 23(6.7%) 119(34.5%)119(34.5%)70(20.3%) 14(4.1%)0(0%)
2.81(0.97)
关系转变 117(33.9%)104(30.1%)59(17.1%) 47(13.6%) 18(5.2%)0(0%)
2.26(1.21)
身体健康 59(17.1%) 118(34.2%)92(26.7)
67(19.4%) 9(2.6%) 0(0%)
2.56(1.07)
经济困难 55(15.9%) 108(31.3%)106(30.7%)64(18.6%) 12(3.5%)0(0%)
2.62(1.01)
突发事件 165(47.8%)96(27.8%) 45(13.0%) 30(8.7%)
7(2.0%) 2(0.6%) 1.89(1.07)
社会问题 96(27.8%) 135(39.1%)78(22.6%) 28(8.1%)
8(2.3%) 0(0%)
2.18(1.00)
整体压力 6(1.7%)
88(25.5%) 144(41.7%)94(27.2%) 12(3.5%)1(0.3%) 3.05(0.86)
(二)青少年面临的各种具体压力
研究将生活压力分为经济压力、学习压力、角色期许压力、生涯发展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五个层面(表3)。量表采用李克特式五点量表,由「从未如此」到「总是如此」分别给予一分至五分,三分即为平均值,因此,所得分数可分为高、中、低三种程度区别,若得分高于3.5分以上,表示压力感受程度属高,2.5至3.5分表示压力感受程度趋于中等,2.5分以下表示压力感受程度属低。
表3:中学生与大学生生活压力量表之比较
平均数(标准差)
P-值
生活压力层面
中学生大学生
经济压力 1.66(0.78)
2.73(0.89) .000
学习压力 2.90(0.73)
2.86(0.64) .377
角色期许压力 3.01(0.93)
2.73(0.77) .000
生涯发展压力 2.95(1.10)
2.68(0.73) .000
人际关系压力 2.22(0.71)
2.52(0.60) .000
压力总分 2.77(0.64)
2.71(0.51) .100
(三)生活压力的比较——独立样本t检定
结果显示,中学生和大学生在整体压力上没有显著分别,但在大部分压力层面的平均分上,两组则有着显著的分别。大学生在经济、人际关系上都比中学生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中学生则在角色期许压力、生涯发展压力上比大学生大。
(四)不同性别与生活压力上的差异情形
1.中学生方面:分析结果显示,男、女受访者在不同压力层面上有显著的分别,男生在经济和人际关系上所感到的压力都比女生为高;女生则在学业上所感受较大的压力。而综合各方面压力所得出的总分上,男女生的得分并没有显著的分别。另外,在最近三个月里,男生在以下多方面所承受的压力都比女生大,包括:关系转变(如:死亡、出生、失恋、结婚、离婚等)、经济困难、突发事件(如:被偷窃、被抢、天灾、意外等)、社会问题(如:治安不好、环境污染、物价上涨等);而女生则在学业或工作承受较大的压力。但总括过去三个月所承受的压力,男女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分别。
2.大学生方面:分析结果显示,男、女受访者在某些压力层面上有显著的分别,男生在学业、人际关系上所感到的压力都比女生为高;而综合各方面压力所得出的总分上,男生所感受到的压力亦显著比女生高。另外,在最近三个月里,男生在突发事件(如:被偷窃、被抢、天灾、意外等)方面所承受的压力都比女生大。但其他方面,包括学业或工作、人际关系、关系转变(如:死亡、出生、失恋、结婚、离婚等)、身体健康、经济困难、社会问题(如:治安不好、环境污染、物价上涨等),以及总括过去三个月所承受的压力,男女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分别。
3.不同性别与压力应对策略的差异情形
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结果相同,在压力应对策略方面,女生较多使用社会支持策略,男生较多使用合理化策略,而在其他压力应对策略上则没有显著分别(见表4、表5)。
(五)生活压力、压力应对策略的相互关系
透过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的分析,不同方面的压力与压力总分都有显著的关系,表示压力总分能反映各方面的压力总和。
1.中学生方面:压力总分与情绪调适策略(r=.16,p<.001)、拖后逃避策略(r=.45,p<.001)、合理化策略(r=.45,p<.001)都出现显著的正向关系,反映压力越大,越多使用这些压力应对策略,反之亦然。相反,压力总分与问题解决策略出现负向的显著关系(r=-.07,p<.05),即压力越大,越少使用问题解决的策略,反之亦然(见表6)。
2.大学生方面:压力总分与拖后逃避策略(r=.40,p<.001)、合理化策略(r=.30,p<.001)都出现显著的正向关系,即压力越大,越多使用这两种压力应对策略,反之亦然。相反,压力总分与问题解决策略(r=-.23,p<.001)和社会支持策略(r=-.23,p<.001)出现负向的显著关系。即压力越大,越少使用这两种应对策略,反之亦然(见表7)。
(六)生活压力、压力应对策略与精神健康的关系
1.中学生方面: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压力总分与精神健康出现负向的关系(r=-.63,p<.001),表示压力越大,精神健康越差,反之亦然。同时,不同的压力应对策略和精神健康之间有不同的相互影响。社会调适策略(r=.09,p<.001)、问题解决策略(r=.19,p<.001)与精神健康有着正向的关系;而拖后逃避策略(r=-.35,<.001)、合理化策略(r=-.42,p<.001)则与精神健康有负面的关系。
2.大学生方面:压力总分与精神健康出现负向的关系(r=-.65,p<.001),表示压力越大,精神健康越差,反之亦然。同时,不同的压力应对策略与精神健康有不同的相互影响。社会调适策略(r=.20,p<.001)、问题解决策略(r=.33,p<.001)与精神健康出现正向关系;而拖后逃避策略(r=-.44,<.001)、合理化策略(r=-.30,p<.001)则与精神健康有负面关系。
(七)社会支持与压力应对策略的关系
1.中学生方面: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情绪调适(r=.19,p<.001)、社会调适(r=.48,p<.001)、问题解决(r=.23,p<.001)的压力应对策略出现显著正向的关系,表示受访者的社会支持越高,他们越倾向使用这三种压力应对策略,反之亦然,其中以社会支持与社会调适策略的关联最高。
2.大学生方面:结果跟中学生非常相似,社会支持与情绪调适(r=.16,p<.001)、社会调适(r=.56,p<.001)、问题解决(r=.21,p<.001)的压力应对策略都出现显著正向的关系,表示当受访者得到越高的社会支持,他们越倾向使用这三种压力应对策略,反之亦然,当中以社会支持与社会调适策略的关联最大。
(八)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现况
研究将「压力因应策略量表」分为情绪调适、社会调适、问题解决、拖后逃避、合理化五个层面。量表采用李克特式五点量表,由「从未如此」到「总是如此」分别给予一分至五分,三分即为平均值。因此,所得分数可分为高、中、低三种程度区别,若得分高于3.5分以上,表示因应压力策略使用频率属高,2.5至3.5分表示使用频率属中等,2.5分以下表示使用频率属低。
(九)压力因应策略的比较——独立样本t检定
结果显示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各种压力应对策略上均有显著的分别。大学生采取较多样化的压力应对策略,并较经常使用情绪调适、社会支持、问题解决、拖后逃避和合理化的策略。
中学生最经常用的压力应对策略的递减序为情绪调适、问题解决、拖后逃避、合理化策略、社会支持策略;大学生最经常用的压力应对策略的递减序为问题解决、情绪调适、拖后逃避、社会支持、合理化策略(见表8)。
表8:中学生与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量表比较
平均数(标准差)
P-值
压力应对策略中学生 大学生
情绪调适策略**
3.07(0.66) 3.23(0.45) .000
社会支持策略**
2.33(0.64) 2.80(0.59) .000
问题解决策略**
2.79(0.79) 3.28(0.66) .000
拖后逃避策略*2.69(0.79) 2.84(0.69) .001
合理化策略* 2.43(0.77) 2.55(0.61) .008
*p<.05;**p<.001
(十)受访者遇到压力时曾出现的身体、心理及行为反应
1.每当遇到压力时,通常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有各样的反应。四成半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压力下都会出现心跳加速,整体来说各项身体反应都较多出现在大学生身上(见表9)。
表9:中学生与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身体反应
中学生 大学生
身体反应*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心跳加速393(46.0%)156(45.2%)
失眠286(33.5%)159(46.1%)
头痛230(26.9%)138(40.0%)
胃痛149(17.4%)68(19.7%)
手脚颤震142(16.6%)56(16.2%)
肌肉紧张133(15.6%)96(27.8%)
呼吸困难67(7.8%) 31(9.0%)
血压上升51(6.0%) 27(7.8%)
腹痛51(6.0%) 45(13.0%)
便秘18(2.1%) 33(9.6%)
没有上述各项身体反应208(24.3%)29(8.4%)
*注:可选多于一项
2.六成七的大学生和五成的中学生都表示对压力感到焦虑,其次是暴躁、易受刺激而发怒,可见压力对他们造成某程度上的情绪困扰(见表10)。
表10:中学生与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反应
中学生 大学生
心理反应*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焦虑434(50.8%)232(67.2%)
暴躁383(44.8%)177(51.3%)
易受刺激而发怒373(43.6%)168(48.7%)
胡思乱想323(37.8%)134(38.8%)
沮丧304(35.6%)139(40.3%)
混乱294(34.4%)131(38.0%)
没有安全感 237(27.7%)124(35.9%)
抑郁226(26.4%)97(28.1%)
没有上述各项心理反应99(11.6%) 12(3.5%)
*注:可选多于一项
3.整体上,大学生在各项行为反应都出现较高的频率,包括:缺乏动力、犹豫不决、注意力减弱、工作效率下降、对外界反应减少、记忆力差、逃避做任何事(见表11)。
表11:中学生与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行为反应
中学生 大学生
行为反应*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缺乏动力353(41.3%)188(54.5%)
犹豫不决309(36.1%)120(34.8%)
注意力减弱 287(33.6%)158(45.8%)
工作效率下降 284(33.2%)170(49.3%)
对外界反应减少250(29.2%)113(32.8%)
记忆力差241(28.2%)112(32.5%)
逃避做任何事 238(27.8%)130(37.7%)
没有上述各项行为反应161(18.8%)21(6.1%)
*注:可选多于一项
(十一)青少年舒缓压力的行为
1.当面对压力时,大多数人都会透过不同的途径去舒缓。在舒缓压力行为方面,中学生较多使用互联网上的活动,七成受访者选择玩计算机或上网、三成三选择上网聊天;相比大学生在这两项上分别是五成七和二成四。而大学生明显较多运用不同的舒缓压力行为,包括:找朋友聊天、运动、看电影(见表12)。
表12:中学生与大学生舒缓压力的行为
中学生 大学生
常见的舒缓压力行为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玩计算机或上网 610(71.3%)195(56.5%)
听音乐528(61.8%)183(53.0%)
睡觉 509(59.5%)224(64.9%)
看电视470(55.0%)152(44.1%)
找朋友聊天428(50.1%)193(55.9%)
上网聊天 282(33.0%)81(23.5%)
运动 264(30.9%)121(35.1%)
逛街购物 180(21.1%)118(34.2%)
看电影167(19.5%)58(16.8%)
唱卡拉OK 73(8.5%) 59(17.1%)
打麻雀或打牌61(7.1%) 16(4.6%)
喝酒 52(6.1%) 17(4.9%)
抽烟 35(4.1%) 5(1.4%)
参加公益活动35(4.1%) 19(5.5%)
洗头理发或去美容院23(2.7%) 16(4.6%)
泡吧 13(1.5%) 4(1.2%)
写信或打电话给有关媒体11(1.3%) 0(0.0%)
其他 54(6.3%) 35(10.1%)
*注:可选多于一项
2.中学生使用极端行为去舒缓压力,包括自虐或自残、自杀或企图自杀、故意伤害小动物、滥用药物(摇头丸等)比大学生多,情况值得关注(见表13)。
表13:中学生与大学生舒缓压力的极端行为
中学生 大学生
极端的舒缓压力行为 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
暴饮暴食145(17.0%)84(24.3%)
自虐/自残 77(9.0%) 14(4.1%)
自杀或企图自杀59(6.9%) 9(2.6%)
赌博51(6.0%) 4(1.2%)
故意伤害小动物37(4.3%) 8(2.3%)
滥用药物24(2.8%) 0(0.0%)
*注:可选多于一项
(十二)社会支持——遇到烦恼时的求助、倾诉方式⑧
结果显示,遇到烦恼时中学生较少向外求助和找人倾诉,当中一成多表示「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和「从不向任何人倾诉」;相比之下,大学生较多向外求助和找人倾诉(见表14、15)。
表14:中学生与大学生的求助方式
中学生大学生
求助方式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人数)
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 122(14.3%) 25(7.2%)
很少请别人帮助247(28.9%) 76(22.0%)
有时请求别人帮助 367(42.9%) 173(50.1%)
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142(16.6%) 79(22.9%)
亲友、机构求助
其他 14(1.6%)5(1.4%)
表15:中学生与大学生的倾诉方式
中学生大学生
倾诉方式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人数)
从不向任何人倾诉112(13.1%)15(4.3%)
只向关系密切的1-2个人倾诉 461(53.9%)213(61.7%)
如果朋友主动询问你会说出来 189(22.1%)80(23.2%)
主动倾诉自己的烦恼, 122(14.3%)60(17.4%)
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其他9(1.1%)
1(0.3%)
(十三)社会支持——遇到困扰时的求助/倾诉对象
透过列出不同层面的倾诉对象以度量受访者的「社会支持」程度,此量表采用李克特式五点量表,由「从不」到「几乎总是」分别给予一分至五分,三分即为平均值,而分数越高则表示该项求助/倾诉的频率越高。同时,所得分数可分为高、中、低三种的程度区别,若得分高于3.5分以上,表示因应压力策略使用频率属高,2.5至3.5分表示使用频率属中等,2.5分以下表示使用频率属低(见表16)。
表16:中学生与大学生遇到困扰时寻找求助/倾诉对象的频率
平均数 标准差)
P-值
生活压力层面 中学生 大学生
父母亲2.78(1.17) 2.80(1.05) 0.79
兄弟姊妹* 2.39(1.19) 2.50(1.05) 0.11
同伴、朋友、同学**3.35(1.12) 3.68(0.91) 0.00
老师 1.90(0.92) 2.01(0.83) 0.05
其他亲友 1.82(0.94) 1.72(0.78) 0.07
网友**2.01(0.94) 1.60(0.83) 0.00
社工、从事青少年 1.57(0.89) 1.69(0.82) 0.03
工作的人员**
义工、志愿者 1.44(0.78) 1.42(0.62) 0.74
心理咨询专业人士* 1.38(0.73) 1.51(0.80) 0.01
宗教等社团** 1.58(0.98) 1.51(0.80) 0.00
其他人1.38(0.96) 1.43(1.02) 0.69
*p<.05;**p<.001
结果显示,中学生和大学生最经常求助/倾诉的对象相似,均为朋友/同学,其次为父母亲、兄弟姊妹、网友、老师等等;而向社工和其他专业人士求助的频率偏低。综合以上不同的求助/倾诉对象(其他人一项除外),得出「社会支持」的总分,反映受访者的支持资源。中学生的社会支持平均数是2.02(标准差=.57),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平均数是2.07(标准差=.46)。中学生和大学生最经常求助或倾诉的对象不同,遇到困扰时,中学生较多找网友和宗教团体求助或倾诉;大学生则较多找兄弟姊妹、同学和朋友、社工、心理咨询专业人士。
(十四)精神健康
当人长期受压而又缺乏有效的舒缓方法时,精神健康便容易受到影响。本研究所采用的心理健康量表由「一般健康量表」(GHQ30)量表缩减而成的,量表采用李克特式五点量表,由「从未如此」到「总是如此」分别给予一分至五分,三分即为平均值。分数越高代表精神状态越佳。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精神健康没有显著的分别。
五、结论
香港中学生和大学生所感受到的整体压力相近,都是介乎中等的压力程度;然而,所要面对的压力来源却存在差异,反映压力源会随年纪的增长、角色、岗位不同而转变。虽然两组学生都要面对相当大的学习压力,但大学生明显在经济上和人际关系上都承受较大的压力,这可能与他们即将投身社会,需要面对许多人事关系和负担家庭开支有关。而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阶段,在生涯发展和角色期许上则面对较多的压力。
相反,在压力应对策略的层面上,则有较多相近之处。两组学生最常用的三项均是情绪调适、问题解决、社会调适,由此可见受访者普遍从这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压力应对策略上,都明显较中学生多,反映时下中学生面对压力时,未能充分掌握和运用不同处理压力的方法。这亦有可能是促使中学生较多使用极端的方法来舒压,包括:自虐或自残、自杀或企图自杀、故意伤害小动物、滥用药物(摇头丸等)。
压力影响两组学生的精神健康,压力越大,精神健康越差。不同的压力应对策略与压力程度的关系都有所不同。问题解决策略,社会调适策略均与压力程度有负向关系,即越多使用这等策略,压力越小;相反,拖延逃避策略、合理化策略,则与压力有正向关系,即越多使用这等策略,压力越大。
由此可见,拖后逃避和合理化的压力应对策略不但未能减轻压力,而且对精神健康构成负面影响,反之亦然。
此外,不论是中、大学生,当社会支持越高,他们倾向使用更多情绪调适、社会调适、问题解决的压力应对策略,而根据以上的讨论结果,这些策略均是能有效地舒缓压力,反之亦然。
本港的中、大学生均同时面对各方而来的要求,承受着颇大的压力,令他们身心困扰,约半成受访者面对压力时会感到心跳加速、焦虑、暴躁、易受刺激而发怒、缺乏动力等值得关注。
不同的舒压行为和社会支持都有助减轻压力,调查发现受访的中学生的减压方法较为片面,七成人表示以玩计算机或上网,其次是听音乐、睡觉、看电视,只有半成人表示会找朋友聊天。大学生则相对地较少单靠网上活动舒压,他们会有较多不同的舒压行为,例如:找朋友聊天、运动、看电影。
当遇到困扰时,两组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均属偏低,反映他们少向身边的人寻求协助,尤其是社工和心理学的专业人士。相比之下,较多中学生表示「很少」甚至是「不接受」别人帮忙和「从不向任何人倾诉」。
总括来说,虽然中学生在生活上面对颇大的压力,可是他们不但缺乏自我调适的舒压行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亦偏低,对成长构成不良影响。
六、建议及讨论
1.本港的中、大学生都面对颇高的生活压力,当中尤以学习压力最为显著,令他们的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扰,建议检视现时的教育制度,减轻学生所面对的学业压力。至于少部分同学更表示以极端的不良行为去舒压,情况实在不容忽视,建议主动理清青少年对这些应对方法的错误期望。
2.中学生和大学生都面对着不同方面的压力,故学校和团体制定相关服务时,须考虑他们不同阶段的需要。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既因考试而面对很大的学习,亦同时需要为自己的人生发展作决定,故在学业、角色期许、生涯发展上都面对压力。至于大学生,则随着年纪增长而增加经济压力。
3.中学生和大学生应付压力的方法,反映他们的生活模式。中学生的方法较单一,常求助于网上资源(朋友和嗜好);大学生则有较多途径舒缓压力。因此,学校和团体制定相关服务时,亦须留意他们的生活模式及喜好。
4.研究反映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压力应对策略相似,他们最经常使用的方法都有助减压和精神健康,值得鼓励。同时,建议进一步提升他们应付压力的方法,减少使用拖后逃避、合理化的策略,改善他们的精神健康。
5.中学生明显在运用各压力应对策略都较大学生少,反映需要投放更多资源在有关的教育和宣传上。此外,建议中学和大学携手举办「师友计划」,以大学生为前辈,现身说法,给后辈的中学生分享应付压力的方法。
6.本港的中学生和大学生遇到困扰时,都极少寻求心理咨询的专业服务,证明有关服务未能全面普及,鼓励学校推行基本及进阶的预防。
七、研究限制
1.研究设计之问卷,部分题目未经信度和效度的测试。
2.此次研究对象为中学生(中一至中六)及大学生(大一至研究院)的在学青年,他们的年龄介乎11岁至33岁,一些非在校的青少年未有列入此次研究范围中,而相信他们与这班在学青年所处的环境条件却截然不同,所面对的压力和使用的应对策略亦存有差异,将来需要更多的研究去了解他们在这方面的发展。
3.透过学校取得数据,基于安排上的困难,学校会自行挑选学生填写问卷,当中不排除部分学校会主观地挑选某一类别学生填写问卷,而对本研究样本造成一定误差。
注释:
① 本章内,由于以「四舍五入」原则关系,各选项之百分比总和可能不等如100%.
② 生活压力量表:1=从未、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
③ 过去三个月的压力情况:1=「完全没有」至5=「十分强」.
④ 压力应对策略:1=从未、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
⑤ 生活压力量表:1=从未、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
⑥ 过去三个月的压力情况:1=「完全没有」至5=「十分强」.
⑦ 压力应对策略:1=从未、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
⑧ 此部分接纳参加者拣选多于一个答案,故人数、百分比的总和可不等于受访者总数及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