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的定性研究_英语论文

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的质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州市论文,英语教师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教学观,是指教师对于教学内涵、教学模式和教学控制方式等的总体认识、理解与看法。受学科知识发展、社会形态变迁、教育理论更新的影响,教学观呈现出一种动态发展的历史,因而有传统教学观和现代教学观之分。教师的教学观一经形成,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影响他们教学的各个方面的实践和表现,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教学的实施过程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Gao & Watkins,2001)。(注:Gao,L & Watkins,D.A (2001).Identifying and assessing the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of secondary school physics teacher is China[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1:443~469)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需要教师具有一个正确的教学观(Clark & Peterson,1986)。(注:Clark,C.M.,& Peterson,P.L.(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In Wittrock,M.C.,& Peterson,P.L..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ition).New York:Macmillan :255~296)

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就有研究者对教师思想和观念进行研究。我国对教师教学观的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后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的观念、教师的信念;教师的理论这些在内涵上存在很大交叉的研究领域。(注:相关的研究参见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学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J].外语办,2002(5);朱华章.大学ESL教师的教学法知识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量2003(3);楼荷英.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一定性与定分析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教育观念已开始有了一些实证研究,而对于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的研究仍停留在口号式、指令式的形式上,或是停留在哲学思辨层面上,只是就教学观的意义、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观的“应然状态”进行理论辨析和探讨,缺乏对教学观的细致描述和实然状况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访谈、课堂观察等为资料收集方法对广州市28位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进行了研究,通过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提示这部分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的实然类型。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选取广州市28位中学英语教师。他们来自广州市不同区的A、B、C和D类学校。样本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步确定下来的。确定研究样本的主要原则为:教师本人同意协助研究者完成本项研究。具体程序如下:联系校长→联系教务主任或科主任→联系教师→课堂观察→访谈。

(二)收集资料的维度

本研究采用高凌飚(注:高凌飚.A Study of Chinese Teachers’Conceptions of Teaching[C].武汉:Hubei Eduction Press(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55~188)(2003)在广东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观研究中界定的六个维度作为预设维度,每个维度预设若干访谈问题。具体维度与访谈问题如下:

1.学习本质和学生角色(LR),访谈的问题有:“您认为学生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从英语教学出发,您认为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等。

2.教学的本质(TN),访谈的问题有:“英语教学的本质是什么”等。

3.教师角色(TR),访谈的问题有:“您认为好的英语教师是什么样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什么”等。

4.教学目标和预期结果(TO),访谈的问题有:“您认为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当学生学了您的课一段时间,比如几个月或者一个学期后,您希望他们达到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达到了好的学习效果呢”等。

5.教学内容(TC),访谈的问题有:“您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您严格按照大纲和教科书教学吗”,“是否经常教给学生大纲或者教科书以外的内容”,“学生在课外会积累一些知识和经验,您对他们这部分知识了解吗?您是如何了解的?在课堂上如何处理学生的这部分知识呢”等。

6.教学风格和方式(TS),访谈的问题有:“您能描述一下自己的教学风格吗”,“你喜欢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学活动吗”等。

(三)收集资料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式来收集资料。访谈时间与课堂观察同步,大多数访谈一般在听课后立即进行(便于教师回忆课堂的行为)。如果不能立即进行访谈,则根据教师方便的原则请教师确定时间进行访谈。地点在被访者的学校,每位教师的访谈大约持续30到40分钟。本次研究对多数访谈进行了录音,对所有访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记录,访谈结束后,根据录音和记录进行录入整理。课堂观察中主要记录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各种具体行为(如提问或回答)所占用的时间、教学内容以及观察感想。课堂观察的记录可作为访谈内容的切入点,同时可以和访谈的内容互相印证。

(四)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类属分析(注:类属分析是将具有相同属性的材料归入同一类别.参见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46)的方式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记录中抽取关键短语。具体工作包括:(1)认真阅读访谈记录,抽取能够体现英语教师观念的关键短语。(2)完善关键短语构成:将抽取出来的关键短语放在一起,进一步阅读访谈记录,删去某些关键短语或补充新的关键短语。(3)识别关键短语的含义:根据访谈资料理解关键短语的含义,当访谈资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完整地理解关键短语时,可参看对该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表,以期能够准确地理解关键短语的含义。第二阶段是对关键短语进行编码。具体工作包括:(1)挑选访谈问题,建立提供编码的框架:将同属于相同范围的问题合成一个代表性问题。(2)编码关键短语:所有抽取的关键短语都根据这些代表性问题进行编码,相似含义的短语归为一组,从中选出一个短语代表这一类别。第三阶段是划分教师教学观。具体工作有:(1)再次核对维度。核对的原则是看该维度是否有充足的资料来支持,违反这一原则的项目将被删除。(2)依据这些维度将教师的观点编码:将教师的观点编码到每个维度上,并按照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顺序排列好。(3)确定教师的教学观:利用“标识平面”方式确定教学观,即将六个维度的观点依据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顺序依次填写在“标识平面”中。属于同一维度的观点排列在同一行,最左边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最右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填写完毕后,图表中从左到右,展现出几列纵队,每一纵队表示一种教学观,“标识平面”中有多少纵队,就说明有多少种教学观。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通过运用“标识平面”对教师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在六个维度在图表中从左到右,展现出四列纵队,故该研究将教学观归结为四类,即传授知识观(KD)、应付考试观(EP)、促进学习观(LP)、促进成长观(GP)。前两种具有“教师中心”的取向,后两种具有“学生中心的”取向。由标识平面确定的英语教师教学观如表1所示。

表1 由标识平面确定的英语教师观一览表

(一)传授知识的教学观

传授知识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学本质),教师应紧扣教科书或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认为“好教师”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者和源泉(教师角色),“好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掌握规定的知识(教学目标);课堂上教师以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在研究中教师的典型描述有:

·英语教学无非是把英语知识交给学生,让他们掌握。

·好教师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

·希望学生掌握要背、要记的内容,达到单元要求。

·好学生就是上课能认真听讲,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

·我用课外的内容不多,以课本知识为主。

·我上课很有条理,以讲授为主,如果进行对话就要花费很多时间。

总之,这种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应以教学大纲为出发点,以教科书为内容,是一个将知识单向地传送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二)应付考试的教学观

这种教学观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本质就是为了考试,英语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它把取得好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好教师,以及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准。在研究中教师的描述如下:

·学生学习英语的本质是应试。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英语对以后并没有多少用。

·我的课堂可以基本做到收放自如,我可以将各种考试题型随时融入课堂的教学中。

·学生考试成绩好,说明他们掌握得比较好,进步比较快,所以我也很开心了,因为最后评价老师的也是考试成绩。

教学的目标和预期结果直接瞄准各种考试,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考试目标和范围,课堂活动成为备战考试的预演,教学方法简化成为考试的强化训练。在研究中教师的描述如下:

·教材的内容不一定全用,会削减一定的内容。这样对考试有利,有更多时间来处理阅读。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教材之外的资料就是大量的模拟试题,阅读资料,完型填空。

·高考考什么,我们就训练什么。考阅读,我们就练阅读。

·应试能力要培养,有很多技巧在里边,这个要培养和锻炼,要强化。

·备课时考虑是不是考点,中考中能不能考到,例子都是按我看过的考题来举。

总之,应付考试的教师观认为提高考试成绩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并由此决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师是训练者,学生是训练对象,考试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是训练的内容,好的考试成绩是教学冀求的目标。

(三)促进学习的教学观

这种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的效果要看是否能够在生活中使用和交际:好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跃,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自信、自主,对英语有兴趣。教师描述如下:

·学生学习英语的本质是能够用英语来交际,完成一个任务,能够在生活中使用。

·学生学习的本质是能达到用语言的目标,能自主学习。

·好学生要活跃,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成绩不一定最好。

·好学生学习时很投入,有强烈的兴趣,积极主动,自信。

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自己懂得学,教给他们方法。好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知识,更要善于促进、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教师描述如下:

·我觉得初中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对这个科目感兴趣,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情感。初一没有兴趣的话,就会厌学、弃学,要让他们有自觉性来学而不是老师逼着来学。

·我很注意教给他们方法,告诉他们我的经历。比如用记号笔(红色、黄色、绿色)画线,现在讲究信息的处理,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为什么不教学生多将一些颜色用到我们的学习中呢?

·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能让学生动起来,多鼓励学生。

·希望好班的学生能自主学习,老师只起辅助作用,差班的学生能增强自信。

·希望他们能喜欢上英语课,有开口讲英语的欲望和成功感。

·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能产生兴趣。我重视学生的输出,希望他们说和写的能力提高。

教学中涉及各种促进师生的互动活动。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使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创造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描述如下:

·我主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当学生听不懂的时候,我就会把它搞得容易一点。我的出发点就是不要给学生设置障碍。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会有不同的方法。

·让学生保持一种学习的兴趣,喜欢英文,让他们看英文的电影、电视,所以学生很轻松,没有什么题海,一样可以出成绩。

·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兴趣,考虑方法和活动的设置。要根据课型来设置,我认为是否能上好课和活动的设置有很大关系。

·我力图愉快教学,让学生很开心地学习英语。如果教学只是为了灌输知识让学生拿高分,我觉得是一种失败。

总之,促进学习的教学观认为应该把教学目标放在发展学生能力上,教学的关键是创造良好的情境气氛,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学习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学生与教师、教学内容及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四)促进成长的教学观

这种教学观强调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好教师不仅要业务水平高,更要品行好,成为学生学习、做人的榜样。同样,好学生首先要品行端正。教师描述如下:

·好学生要行为端正,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关心同学。

·教师的思想品质最重要,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好的教师才能带出好学生。

·好老师要知识丰富,品格高尚,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好老师能让学生信服,教给他们做人、生活、学习的态度。

·如果发现自己讲错了,我会及时纠正,或者课后去查资料,给学生答复,这样才会有威信。

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合适的教学内容的渗透或者教师言行的榜样作用来促进学生品行的培养,期望学生能成为合格的公民,为社会做贡献。教师描述如下:

·希望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在教学中对学生也进行情感教育,思想、心理健康、礼貌教育,根据教学内容侵入式的教学,即使不是班主任也会这样做。

·对于一些合适的内容,我会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希望学生三年中学习很充实,有所成就,对于人格上有缺陷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学会做人。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首要的,技能其次。我们这类学校(差学校),学生的成绩不一定好,但是同样我们要教育他们要做个好人,以后能为社会做贡献。

·英语学习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希望通过英语教学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其意志力。

·我看重学生的成长,希望通过英语的教学能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有帮助。

促进成长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并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要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和思想品德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教师在品行方面的模范作用不容忽视: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还包括在精神上有重要引导作用的各种形式。

对比以上的教学观,可以看出,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的教学观的不同在于:前者的教学内容由教学大纲和教材决定,期望的教学结果是掌握知识;后者的教学内容由考试决定,期望的教学结果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两种教学观的相同之处在于:教学和学习都是通过量上的积累和强化训练满足外部需要,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考试的训练者,学生被动地获得知识和接受训练。这两种教学观具有“以教师为中心”的取向。

对比促进学习和促进成长的教学观,可以看出这两种教学观的不同在于:在期望的教学结果上,前者主要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后者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品行的发展。它们的相同之处是: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动性,通过各种互动理解事物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和榜样,从而满足学生的内部需要;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态度、情感和品行;期望的教学结果是学生学习上的质的改变。这两种教学观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取向。

四、结语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通过28个研究样本的访谈归纳出四种教学观,但对于具体的教师个体来说,其教学观一般呈现出复杂性。例如,有的教师是典型的应试教学观,但其观念系统中也存在促进成长的教学观。研究发现,在个体的观念系统中并不是纯粹和单一地存在一种教学观,有可能存在多种、甚至是矛盾的教学观。在本研究的28个样本中,很多教师处在观念的冲突和胶着状态,这种教学观念上的矛盾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

标签:;  ;  

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的定性研究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