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陈琳

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妇科 234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8 月至2015 年8 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52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舒适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舒适度和焦虑程度。结果 护理前患者舒适度评分为75.34±5.32 分,护理后舒适度评分为93.17±5.64 分,P<0.05;护理前患者SAS评分为54.12±4.34 分,护理后为40.83±4.12 分,P<0.05;52 例患者中,31 例患者满意,17 例患者一般,4 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2.31 %。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焦虑感,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手术剔除术是子宫肌瘤常用的治疗方式[1],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已经成为子宫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虽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微创手术术式,但是毕竟为侵袭性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感,进而对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护理舒适程度和护理效果。舒适护理模式是近些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以护理过程中患者的舒适程度为护理核心,强调“以人为本”。本次研究使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胃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8 月至2015 年8 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52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舒适护理,52 例患者中单发肌瘤29 例,多发肌瘤23 例,年龄24 岁~58 岁,平均年龄42.86±7.54 岁,肿瘤直径3.57 cm~5.89 cm,平均直径4.24±1.24 cm,肌壁间肌瘤28 例,浆膜下肌瘤24 例,排除标准:① 患者年龄≥60 岁;② 患者伴有严重的肝、肾、循环系统疾病;③ 患者伴有恶性肿瘤肌病;④ 患者治疗前存在严重的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⑤ 患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治疗;⑥ 患者治疗前4周内接受过系统的子宫肌瘤药物治疗;⑦ 对手术治疗存在禁忌症者。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① 护理人员教育、培训 护理人员在上岗前,先对护理人员进行舒适护理模式的培训,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指导护理人员将患者看成一个多层次、整体性、社会性需求的人,重视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同时将舒适护理里面融入到日常护理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患者身心保持最佳状态,提高治疗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② 术前舒适 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内空气的清新,将病房内的温湿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温度维持在22 ℃左右,湿度维持在60 %,保持室内的光线柔和,环境安静,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强调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并详细介绍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纠正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错误认知,护理人员还可以邀请病房内乐观、开朗的病友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病友之间的交流共同,互相分享手术感受和护理经验,互相安慰、互相鼓励,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言语安慰,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过程,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大致过程,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③ 术中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手术室的准备工作,保持手术室的安静,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才做应快、轻、熟[2],避免交接手术器械发出金属撞击声让患者产生焦虑感,术中在不影响无菌操作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上肢妥善固定在垫有海绵的支架上,手术结束后,将患者身上的血迹擦干,穿好衣裤,盖好被单,注意保暖,患者移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手术切口和引流管、输液管,动作尽量轻柔,以降低不适感和疼痛感;④ 术后舒适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知道患者家属在搬运患者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以避免过度的震动引起手术切口的疼痛感,密切监测术后体征的变化,指导患者以最舒适的体位进行卧床休息,尽可能减少探视时间,术后保持4~6 h禁食,之后患者可选择性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少食多餐,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3],告知患者回家后关注腹部情况,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干净、清洁,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多休息,依据身体恢复状况适量增加进行运动。

1.2.2 评价指标 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舒适程度和焦虑程度,其中焦虑程度使用SAS量表进行评价,舒适程度使用舒适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包括住院环境、配套设施、病床、疼痛等10项,每项10分,得分越高说明舒适度越高。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舒适度、焦虑程度比较

护理后患者的舒适度和焦虑程度明显优于护理前,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前后舒适度、焦虑程度比较(n=52,分,)

2.2护理满意度结果

52 例患者中,31 例患者满意,17 例患者一般,4 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2.31 %。

3.讨论

常规护理为临床护理的基本模式,缺乏先进理论,护理内容较单一,无法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舒适护理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护理模式,以增强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等方面的愉悦状态,降低或避免不愉快的程度为主要目的[4],并将舒适护理贯穿到各个工作环境,发挥护理作用,从而能够让患者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以及医患和谐。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患者的舒适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说明舒适护理模式通过术前给予患者安慰、鼓励,术中让患者保持舒适的手术体位、手术动作轻柔,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舒适程度;同时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说明舒适护理模式通过积极鼓励、支持患者,纠正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错误认知,有效的消除了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程度,有利于患者主动配合护理、治疗,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焦虑感,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雪燕,杨宜萍.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重要性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138-139.

[2] 杨帆,林 英,罗秀珍.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8):1266-1268.

[3] 张仁.舒适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疗,2012,17:133-134.

[4] 陈群,罗惠群,郭世莉.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2,24(3):596-597.

论文作者:陈琳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陈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