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李宝昌,李玉宝,孙彩玉,高秋生

李宝昌 李玉宝 孙彩玉 高秋生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 150025

摘要: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手段、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基于信息技术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教学模式的开发。以期在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内涵,积极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在课程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发提供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 职业院校 市政工程技术 教学模式

1引言

信息技术的兴起,引发了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它所引起的关注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手段、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化教育为大势所趋,这些都为高等职业教育者们施展自己才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将信息技术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会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是当代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制高点,正如国务委员陈至立曾经指出的:“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社会对职业教育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借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基于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

围绕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普及目标进行,让教育信息化技术贯穿课程教学的关键节点中,把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内涵,积极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运用信息技术体展示教学设计,使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仅把讲台、板书、教案在课堂上教学,学生还是没有摆脱“跟随着老师学习”的传统模式。如果教师真正懂得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广阔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发表自己的主见。便凸现出某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优势,以有效辅助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信息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解释所用的查询策略,并根据不同学生提供信息,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小组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等多向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这种宽松的信息技术学习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图1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发展趋势

市政工程测量教学实训平台是服务于市政工程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专业,集成测绘学、测量与平差、地图学、数字测图技术、GPS原理与应用技术、GIS原理与市政工程测量教学实训平台,为全校的测绘和空间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开设和课程实训平台提供支持。市政工程测量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对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体系建设,及满足社会对学生现代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践技能要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如图1)。

通过对市政工程测量教学实训平台相关硬件、软件设备的配置,实训平台师资队伍的优化,实训平台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从而加强实训平台课程间的交叉和联系。并建立起一个以网络技术、信息化测绘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的教育、管理平台,以便更充分合理地配备和利用资源,从而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对该实训平台的建设,要将该实训平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信息化测绘实训教学示范平台。

满足市政工程技术专业集群需求,把实习、实训教学作为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点,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中心转变为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实验实训基地教学为中心,将在课堂传授间接知识转变为在生产现场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三个转变”。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特色的职业情境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校内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实训基地作用,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一致,教、学、做一体化。在企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式学习,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强化训练。

3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优化重组、深度融合,促进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以适应岗位资格标准培养要求。形成以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定位主要是建设施工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包括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水质检测员、设计员、水处理运行管理员、测量员。

4结论

信息技术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信息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解释所用的查询策略,并根据不同学生提供信息,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小组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等多向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这种宽松的信息技术学习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企业培养出具备忠诚度、工作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学习方法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关键素质、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课题类别:省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ZJB1316020

论文作者:李宝昌,李玉宝,孙彩玉,高秋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基于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李宝昌,李玉宝,孙彩玉,高秋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