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台平板电脑_华盛顿论文

美国第一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开车进华盛顿特区,不管从哪个方向,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建筑一定是华盛顿纪念碑。在华盛顿西南区中心地带空旷的草坪上,一座近170米高的象牙色石碑,不带任何多余的装饰,冲天而立。有人说此碑凝聚着美国的阳刚之气,也有人说它质朴无华,但越看越有看头。像华盛顿其人一样,伟大的东西都不繁琐。

“大陆军”总司令

人们都知道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的名字,严格地说是他的姓。将首都命名为华盛顿以及建立华盛顿纪念碑当然都是为了纪念他。在美国用华盛顿命名的地方还有很多,包括在美国西北角的一个州以及好几所著名的大学,还有那数不胜数的街道和广场。华盛顿的家,弗农山庄(Mount Vernon),就在首都南面十多公里,至今依然是被人访问最多的美国领袖故居,周末游客还要排队。来访者中有不少世界各地的豪杰,如英国的丘吉尔、法国的戴高乐等。

200多年来不知有多少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但纵观世界,罕有可与华盛顿比肩者。历史是一面镜子,如同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之间的那片反映池。为什么只有这座丰碑能够在其中留下美丽的倒影,装点晨曦夕照?

可以说,美国独立战争是华盛顿纪念碑的第一块奠基石。当战争于1775年4月19日在北方的麻省打响后,北美各地的代表齐聚费城共商对策。当务之急是组建军队。华盛顿是来自南方弗吉尼亚的代表。为表明与麻省同仇敌忾,华盛顿特意身着戎装。麻省的代表亚当斯(JohnAdams)从这身戎装上看到了南方独立的决心。为确保南北团结抗英,他提议由华盛顿来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之后的二十多年,华盛顿一直处在美国政治的中心。

不做国王做总统

这座刚毅挺拔的纪念碑东边正对着国会山,在国会山和纪念碑之间,是几座著名的博物馆。可以想像,如果不是因为有华盛顿,那些现在是博物馆的地方,也许耸立着堪与法国凡尔赛宫媲美的美国皇宫。

1781年英军科万尼斯的部队在约克镇投降后,独立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华盛顿的威望可谓如日中天。他不仅是军队的总司令,也是这个处在战争中尚未成型的国家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首长,而且是全民拥戴的大英雄。环视当世列强皆是君王当政,于是他手下也有人希望成为从龙之臣。有一个叫尼古拉(Lewis Nicola)的上校就写信给华盛顿,劝他成为新大陆的第一位君主。

另一个更具爆炸性的情况,是军队长期欠饷得不到解决。许多人已有五六年没拿过薪饷,眼见战争结束,国会已决定裁军,却闭口不谈所欠的饷银。军官们的愤怒犹如快要爆发的火山。

而军人的愤怒刚好与财团的利益暗合。战争期间成立的邦联国会发行了大量债券。在胜负未定之时,金融巨贾们,像费城的两位莫里斯先生(Robert Morris & Gouverneur Morris),廉价收购了无数贬值债券。已经押准了宝的战争财,就是拿不到手。原因和军人发不了饷是一个:国会没有钱。

在当时的邦联政府结构下,美国相当于由13个州组成的国家联合体,主权在州,欠钱的却是美国国会。根据邦联宪章,各州必须按比例出钱支持大陆军以及邦联政府的开支,但却没有一个州如数交纳所欠。如今胜利在握,外来威胁减退,各州都充当“铁公鸡”。

于是,有钱的和有枪的纠合一处,准备以军干政,夺权,把钱强收上来。说法当然很漂亮:夺权是为了建立一个像样的政府然后还政于民。有了军队和钱,就缺一个有威望的领袖,众望所归当然是华盛顿。就像华盛顿特区的这片天空,因为这座纪念碑的耸立而空阔无边。

华盛顿爱好共和,远甚于爱好权力。尽管有亲信部下的游说,包括他当时的参谋长、后来的首任财政部长和联邦党人党魁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但华盛顿没有动心。相反,他娴熟地运用他的权威,为新大陆消弥了这场潜在的专制灾难。

1783年3月15日,在一个由准备叛乱的军官们背着华盛顿召集的会议上,华盛顿意外地现身。对这些他一手提拔的军官们,华盛顿不知做过多少次训话。但这次不同,过去的忠诚将士,从此或将成为葬送共和国的叛军。如何才能抚平他们愤怒的心呢?华盛顿谈到他对部下的感激和爱,对他们的愤怒和担忧的理解;许诺在自己有生之年,一定会尽力让国家补足欠他们的薪金;劝他们不要为激情所惑,想想他们将要用刺刀面对的是自己处在危难中的国家;呼吁他们想一想后人,留一个让后人感激他们的机会。

跟随华盛顿转战多年的将士们,对总司令的话不能无动于衷,但积怨仍是暗潮汹涌。这时,华盛顿掏出一封议员来信,大家发现准备读信的他似乎有点迷惘。华盛顿停了一下,从口袋中掏出老花眼镜,说道:“绅士们,请允许我戴上老花镜。为国服务多年,我不仅头发白了,眼睛也不行了。”华盛顿此时已年过五十,在那个时代就算是上了年纪。看着领导他们浴血奋战神威烈烈的将军突现的老态,回想那些共同经历的艰辛,军官们的愤懑终于化作动情的泪水。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危机算是暂时得到了缓解。

华盛顿特区四季游人如织,远近游客都忘不了与华盛顿纪念碑合影。站在反映池边,可将碑与倒影一起收入镜头。细心的人会发现,这座纪念碑由深浅两种色调组成,靠近底座的1/3色调稍浅,是南北战争之前建的。战后续建,找不到同样的石块,只好用色调相近的石块代替。这座纪念碑象征着美国历史和美国制度的艰难历程。

制度的看护人

独立战争结束,华盛顿没有贪恋总司令的高位,而是立刻将军权交还给当时的邦联国会。多少流血革命或社会变革难以善终,皆因军人在革命或变革中权力膨胀而凌驾于人民之上。华盛顿用一个举重若轻的交权仪式,从此奠定美国军人听命于民选政府的传统。

他后来又两次被选举团一致选为美国总统,但他拒绝同意第三次备选。不能说当时的美国已不需要他连任,他也不是没有条件继续做下去。但他深深知道,他手里掌握着美国制度的命运:法治或人治。

在制宪会议上,许多代表因确信华盛顿将是总统,信任他,才支持宪法授予总统巨大的权力。宪法并没有限制总统连任的次数。设副总统为储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预期总统将会死而后已。但华盛顿没有这样做,他希望看到他的后任由选票来决定。而且,他拒绝以任何方式影响选举。

总统八年,人民对联邦政府有了向心力,但制度的大厦并没有最后落后。可华盛顿知道,是他归隐家园的时候了。这是他可以送给美国的最后一件礼物:以退休完成政权有序的和平移转。华盛顿开创了许多美国政治传统。两任后退休的传统在美国延续了100多年,他晚年不喜欢的杰斐逊,美国历史上的另一位泰斗,也因此拒绝选第三任。唯一破例的是二战时期的总统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做了四任)。罗斯福之后,宪法修改,明文规定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人们总在争论,制度与人谁更重要。从美国制度的建立过程,我们看到,制度像一棵幼苗,最脆弱的是发芽时节,如果不精心看护,很可能会中途夭折;而当其根深叶茂之后,即使遭遇狂风暴雨,它也可安然挺立。美国的幸运就在于,在它的制度如幼苗破土之时,有华盛顿这样的看护人。而华盛顿之为后人感激者,正在于:他为了维护这个制度,不惜削减和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

华盛顿逝世后,当时的国会称他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人民心中的第一人”。如同这座朴实而坚强的丰碑,因为它,华盛顿特区的所有建筑物都不敢入云。

标签:;  ;  

美国第一台平板电脑_华盛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