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孙跃仙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葵山卫生院 655700

【摘 要】目的:对妇产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与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妇产科收治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3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情绪状态、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住院的安全性及满意度。

【关键词】妇产科;优质护理;负面心理;护理满意度

妇产科是针对女性的一个重要科室,女性患者相较于男性患者对护理的要求更高,细化至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尤见于隐私保护、护理态度等方面[1],加之妇产科患者部分疾病对生育功能有一定影响、预后较难保证等情况,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发生率较高[2]。优质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常见的一种护理模式,在原有的护理干预中进行细节化、整体性的优化,进而为患者提供更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纳入66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妇产科收治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45岁,平均(33.48±6.73),纳入标准: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者;临床资料完善者;精神状态正常者。排除标准:妊娠期患者;合并心、肝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按照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工作,对手术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用药等进行健康宣教,做好给药护理,术后做好饮食及运动指导。

1.2.2、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①术前:在患者入院后,即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就主要职责、科室环境等进行介绍,协助患者完成检查工作,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健康教育,并随时为患者解除疑惑。仔细留意患者情绪状态,及时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对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寻求专业心理疏导。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主动关心患者,获取患者信任及依赖,同时帮助患者尽早适应住院环境,以便及时调整状态应对手术及治疗。术前遵医嘱做好胃肠道护理、麻醉宣教、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等工作。②术中:进入手术室后除却手术区域均做好保温覆盖,麻醉时鼓励患者,术中给予液体保温,降低生理应激反应,配合医生完成手术。③术后:用手术被单包裹患者,安全送回病室,就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家属进行介绍,严密监测患者各项体征,积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待麻醉苏醒后,主动询问患者自感状态,帮助患者按摩四肢,饮食以流质食物为主,须做好各类营养的科学搭配,提高恢复效率。术后6~8h即指导患者做床上活动及离床活动,全程陪伴、鼓励并适当保护患者。④出院指导:对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康复计划、用药方式、复诊时间等进行详细介绍。

1.3、观察指标

1.3.1、情绪状态: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评定,其中SAS>50分,SDS>53分表示存在焦虑抑郁状况,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3]。

1.3.2、围术期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新发感染、异常出血、深静脉血栓、剧烈疼痛等。

1.3.3、护理满意度:在出院前,两组患者均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均由患者自主完成,从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四个维度进行界定。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情绪状况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高于正常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分 x±s)

 

3 讨论

妇产科是院内较为特殊、病种较为复杂的一个科室,患者均为女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相对较高,加之妇产科护理工作普遍强度高、内容繁琐,易出现细微疏漏,引发患者的不满,影响护患关系。优质护理是近年来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护理模式,以患者整体及需求为目标,进行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显著(P<0.05),至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已基本处于正常水平,而在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妇产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负面情况、优化住院体验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鲜艳.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及心理状态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8):106,111.

[2]钟玉华.分析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175-176.

[3]高静,党进.浅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8,5(3):34-35.

论文作者:孙跃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分析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孙跃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