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环境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论文_木合牙提.哈德尔

关于农村环境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论文_木合牙提.哈德尔

阿勒泰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疆自治区阿勒泰市 836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目前随着乡村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村土地的污染、农村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以及部分地区的空气污染等等。因此,农村居民的卫生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且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本文将就农村当前的环境污染现状和治理措施进行分析。1.当前农村

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问题;措施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不断突出,严重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因此,需加强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与措施研究。

1农村环境治理中存在问题

1.1农村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不少农民缺少科学提升土壤肥力的意识。农村的土壤生长规律已经被人为耕作的因素所打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活动的制约。农村人民缺少对土壤的科学认识,不能很好地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恰当的进行耕作,导致土壤污染使作物遭受严重污染。另外,过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土壤对化学农药产生依赖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严重的坏境污染,还导致其他土壤问题出现,例如土壤盐碱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超过4000万t,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量上限的2倍”。大量对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下,不仅对土壤、空气、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以食物链的形式危害到了人类的身心健康。

1.2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和新型农业种植方式的不断普及,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农村大量使用,除带来农业丰收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棚膜废弃物,其中棚膜由于便于利用,得到了一定程度回收利用;而废弃地膜因回收成本高,综合利用价值低而普遍得不到有效回收,更谈不上利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由于受到传统农业意识和农机综合处理能力的影响,加之回收利用的成本问题,当前农村除常规的秸秆还田、用作畜禽青贮饲料外,秸秆现场焚烧为主要消纳方式,每到夏初秋末,焚烧烟尘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

1.3生活垃圾与污水排放的污染

生活垃圾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各种塑料制品的广泛普及,并且像废旧电池的处理、塑料袋的大量使用以及各种难以降解的废弃物品都是农村的重要污染源之一。这些废弃物或塑料制品不容易被自然降解,很容易给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在农村缺少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很多生活垃圾呈现露天堆放的现象。在农村中生活污水乱排放现像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污水的随意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直接的污染,不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

1.4林地破坏与大气污染

虽然我国的文化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居民依然保持着固有思想,其思想观念还处于保守阶段。很多农村居民由于缺少环保意识对农村周边的林地进行乱砍乱伐,现有的法律和相关规定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农村周边林地的破坏造成了土壤肥力的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并且由于林地的破坏,农村的空气中有沙尘存在,严重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呼吸健康。由于在农村天然气和煤气没有得到有效的广泛的普及,很多地区的农村会有各种农作物的秸秆来作为燃料,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的空气污染。

2农村环境治理有效措施

2.1广泛宣传,增强群众环保意识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导是政府,主体是农民。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充分调动群众的主体性,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一是做到面对面宣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群众工作、民调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由镇村干部逐户上门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宣传,经常督促指导农户搞好自家卫生,培养良好习惯。二是坚持全方位覆盖。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广播、手机、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授相关知识,推介典型经验,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是开展集中式活动。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注重青少年教育。在中小学要加强对青少年环境卫生意识的培养,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更好遵守卫生习惯。

2.2加强城乡生态环保规划

一是健全城乡生态环保总体规划体系。形成“发展、建设、国土、环保”系统融合而成的、具有高度综合性、融合性、法制性和约束性的城乡总体规划体系。二是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主要从城乡空间利用、城乡生态工程等方面展开各项规划设计内容。三是做好各类规划的衔接。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城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与区域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其他规划相衔接,以保证各类规划的协调性。

2.3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在环境治理方面,国家层面对农村污染防治投资严重不足,地方各级政府又缺少资金投入,专项治理经费也难以申请到位,导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今后应采取财政和村集体补贴、住户付费、社会资本参与的投入运营机制,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扶持措施,培育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强化县乡两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把农村的环保指标纳入当地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促进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视。

2.4自治和法治要强起来

农村环境长期处于“群众管不了、集体管不好、政府管不到”的失序状态,是群众自我管理不足、基层自治能力不强、执法监管覆盖不全的客观表现。日常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等群众能自己处理的事项,可以通过订立村规民约、群众自筹资金等基层群众自治的方式解决;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查处工业污染、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必须用法治的方式依法处理。

2.5立足长远,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制定严格的考评制度,并将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定期考核评优,公示考评结果,以奖优罚劣激发干群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农村环境整治与开发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建设一批具有民族特色、人文理念、自然景观的生态环保示范村庄。同时,建立具有约束性的乡规民约和使用管护制度,实行轮换监督巡查和联户连带责任管理,推行分段分户管理维护,大力宣传使用、维护和管护好治理设施设备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让受益村民自愿接受,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共同使用好、维护好、管护好治理添置的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延长治理所取得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的环境污染现象,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当地环境的防治工作,积极制定相关环境治理相关管理措施。农村是我们国家的基础,只有保护好农村的青山绿水,使经济与环境得到和谐的发展,才能使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使我们的国家取得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徐佳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06):73-76.

[2]袁双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中的地方政府监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3]张广俊.优化农村环境治理机制的主要途径[J].绿色科技,2017(08): 114-115.

[4]彭小霞.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社区参与机制探析[J].理论月刊, 2016(11):170-176.

[5]范和生,唐惠敏.农村环境治理结构的变迁与城乡生态共同体的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7(04):149-155.

论文作者:木合牙提.哈德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关于农村环境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论文_木合牙提.哈德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