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公安消防支队
摘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令各类引发灾害事故的因素也持续增加,各类火灾事故发生机率逐步提升。如何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减少和避免消防官兵伤亡事故已经成为消防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对策
1火灾和灾害事故呈现的新特点
1.1发生征兆不明显,突发性更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流程和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变化,这在无形之中就加大了火灾的发生率,特别是在我国的化工行业中,我国的化工行业一般都是在高压、高温的环境下生产,生产出来产品的性质非常的特殊化,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产品的成产、产品的运输、产品的储存以及产品的销售都会出现潜在的危险,在运行这些环节时,若稍微出现一点失误,就会致使火灾事故的发生。另外很多火灾事件都是在没有预兆的条件下发生的,如:恐怖事件、交通事故、毒气泄漏事件、建筑倒塌事件,发生的时间只需要短短的几秒,根本不给人们提供反应的时间,这就对灾害的预防制造了很大的难度。
1.2 现场危机四伏,处置工作更加危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技术、工艺、能源等都得到了改变和创新,这也就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火灾事故的种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火灾事故涉及的领域也逐渐的扩大,现在已逐渐的蔓延到生活领域、生产领域以及建筑领域等等,这也就致使了火灾多样性的特点。
1.3 物资和人员日趋集中,灾害事故危害性更大
城市的建设规模以及城镇的建设规模都予以了一定的扩大,物资的集中程度较高,若因为意外的情况致使火灾的发生,那么将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还会对人民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在发生的灾害中,核事故以及化学灾害事故造成的伤害最大,危害的持续性也非常长,不仅仅对当时的环境和生活造成一定的伤害,还会对子孙后代等造成影响。在这些事件发生后,人们对火灾防范的重视度逐渐的增高,同时火灾的防范也成为了消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1.4 处置程序复杂,现场组织指挥困难
在火灾发生之后,消防人员对火灾的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化学灾害事故中,在发生之后,消防人员应该将所有的电源予以切断,并将现场的化学试剂进行检查和整理,将中毒的人员快速的送至医院进行抢救,把其余的生还人员进行安全区的转移,然后将火灾现场进行清理,这些任务在执行的过程中,实施的要求非常的高,任务的完成难度非常的大,任务执行时间也较长。与此同时,还要安排人员对灾害的处理进行统一的指挥,将救援人员进行合理的协调,并将灾后的交通情况、通信情况、物资情况进行妥善的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灭火救援行动中引发伤亡事故的成因
2.1引发伤亡的客观因素
随着市场格局、经济建设的飞速更新发展,消防灭火救援部队的救援特征、对象及危害均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筑结构日益复杂、高度持续增加、可燃物逐步增多、功能丰富多样,居住人员较为密集,令引发火灾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同时各类危险物品种类的增多及物流的频繁令处置火灾事故具有毒害性、突发性与危险性等特征。再者各类洪水、地质灾害、台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令火灾救援形式更加复杂多样,令处置对象呈现迅猛增多趋势并增加了处置难度,给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动的高效安全提出了现实严峻的考验与挑战。现代事故火灾的救援工作主要打的是技术站与装备战,然而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性消防单位配备的个人防护设备却与国家标准规定具有一定差距。
2.2引发伤亡的主观因素
引发消防人员较多伤亡的主观因素在于其安全观念意识相对滞后,没有对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明确掌握,落实防护措施没有全面到位且一些消防救援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常来讲许多消防队伍重点关注对消防人员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与奉献牺牲精神的教育,却忽略了培养救援人员如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更多的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用自身的勇敢与智慧履行神圣的使命责任,这样便令消防救援人员无法提升安全保护意识,欠缺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对相关现场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知识掌握不全面。同时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人员对火情的侦查与辖区的具体状况掌握还存在一定的不细致性,往往包含敷衍了事、马虎,主观臆断、唯经验论等弊端问题,令最佳的救援时机延误。一些指挥人员在火灾事故现场的智慧能力水平相对有限,体现出了一定的盲从性,忽略了必要的安全防范,无法正确处理撤退与进攻的关系,令人员伤亡的可能性不良增加。
3加强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3.1加强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倒致救援人员伤亡的事件经常发生。如在有易燃液体或气体的现场,在没有关阀门的情况下就扑灭明火,这极易引起二次爆燃的发生;所以,加强消防官兵救援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十分必要。
3.2增加实战性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树立科学的训练观,突出基地训练、组合训练和实战应用性训练。例如,在灭火救援中,如何进行破拆、如何制定救人方案、如何避免爆炸等,经训练使官兵的综合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进行训练,以装备为基础制定训练操法,使人和装备相互结合,生成最有效的战斗力。最近几年,新装备、新技术在消防部队中广泛推广,这正是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的重要时机。要认真研究新配备的装备,编成操法,进行训练,使消防人员熟练掌握其性能及使用,让新装备尽快形成强大战斗力。
3.3科学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
3.3.1指挥员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安全。一是要明确目的,火场指挥员要善于捕捉火势发展的信息和可能会出现的险情预兆。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准确判断,采取有效行动,采取有目的应对措施。二是要明确重点,合理把握时机,随时做好行动准备。三是要合理部署兵力,要把主要兵力投放到火场最需要的地方,因人定岗,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四是要灵活运用战术,因地制宜,综合运用。五是要正确使用灭火剂,要在充分考虑火场多方面因素情况下合理选用。
3.3.2选择正确的进攻阵地。选择阵地要注意以下两点:是否依靠承重墙,要对墙的承重、有无变形等进行科学推断,在非承重墙、屋顶等下面严禁站立;是否有水泥等材料因受热掉落的现象。
3.3.3消防员的常规防护装备一件也不可缺少。规防护装备在日常的救援行动中运用的最普遍,它能够保证消防人员在大部分的救援中免受伤害。同时,基本装备的保养对于灭火抢险成败和自身安全也有直接影响。所以,要充分重视常规装备的配备和保养,以充分确保安全。
3.4强化专业知识,增强救援能力
如今,高层建筑林立,石化企业密布,地下建筑增多,致使火灾发生的频率大增,处理难度不断增大。面对新情况,各级指挥员要认识清楚,更新观念,增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救援指挥能力,以满足形势变化的要求。
4结束语
加强火场安全防事故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必须的工作。真正无法消除的事故是很少的,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存在不安全因素或采取了不安全的行动。安全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完成任务的必要过程,是完成消防任务积极行动措施,不断从以往事故中总结经验、改进安全管理、减少事故。
惨考文献
[1] 金京涛.消防官兵灭火战斗牺牲情况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
论文作者:殷全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火灾论文; 发生论文; 人员论文; 灾害论文; 事故论文; 装备论文; 火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