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_党建论文

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_党建论文

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建设论文,创造性论文,江泽民同志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特别是在直接继承和运用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情况,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开拓性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执政党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作出了新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发展大趋势、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实际情况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特别是基于对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和我们党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透彻分析和深刻总结,从面向新世纪、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度,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述。

一、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的主要思想

——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十五大党章规定:“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正确的理论,是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夺取党的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搞好的决心和信念,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也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坚定形象。

——规定了党的建设总目标。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核心问题,也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明确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江泽民同志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建党目标和任务,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更加具体鲜明地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阐明了党的建设根本任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优势。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实现党的根本任务的中心环节。只有通过思想建设,确立并贯彻正确的思想路线,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党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实现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保证。只有通过组织建设,确立和贯彻正确的组织路线,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使党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党所肩负的任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关键,党只有通过作风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明确了党的建设重大课题。首先,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是摆在全党面前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之一。江泽民同志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党要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和困难,经受住新的考验和锻炼,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乘胜扬帆。其次,要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这是摆在全党面前必须研究解决的又一重大历史性课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国际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妄图以西方的政治观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来影响和演变我们。在国内,伴随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新矛盾、新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客观存在的腐败问题,已经对执政党构成了极大的危险。在前进的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和风险摆在我们的面前,迫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强调了党的建设基本方针。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内生活和自身建设的严肃性。江泽民深刻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持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如果一个执政党不能从严治理自己,不切实搞好自身建设,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甚至任由腐败现象滋长蔓延,就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会误党误国误民,就有垮台失败的危险。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各级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坚决改变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和软弱涣散的现象。并且明确规定了从严治党五项基本要求。坚持从严治党的基本方针,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反腐败必须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找到了党的建设有效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开创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进一步把党建设好,不仅要善于从战略上把握世界和中国大局,而且要善于从战术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准确分析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给我们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其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问题、新任务,在实践中找到了新形势下解决党内问题的有效方法。这就是靠教育、靠管理、靠制度,靠教育,就是在全党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和“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这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法的创造性探索;靠管理,就是通过组织手段对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这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的重要措施;靠制度,就是运用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党员的言论和行动,这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措施,也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

——提出了党的建设重要原则。以改革的精神认真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抓好党的建设的着眼点。我们要善于坚持和运用党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改革的精神,在党的建设实践中进行新探索、新的创造。不断在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领导改革的党,自身也必须进行改革。因为有些具体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必须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并加以改革、改进、改善。只有改革、改进、改善,才能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革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改革要推动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同样通过改革也要推动和实现党的现代化,要用党的现代化推动和实现国家现代化。这是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出路。

——制定了新世纪党的建设伟大纲领。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着眼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作出的精辟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新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新概括。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从经济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从文化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从政治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党80年历史的基本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搞好党的建党的历史性课题,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建党治国的伟大纲领。

二、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的基本特点

——贯彻执行的坚定性。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之所以成为全党和党的建设的主心骨和行动指南,就在于这一理论发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继往开来的奋斗精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如此,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比如,在开拓新局面和一系列关系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大决策上,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奋斗目标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建设主题不动摇。按照邓小平开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正是迈着这样坚定的步伐,从历史发展中走来,又坚定地向新世纪走去。

——一脉相承的继承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忠实继承者。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自参加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原则;毛泽东成功地解决了在政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党情和时代特征出发,初步回答和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的时代新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理论,就是在继承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特别是直接继承和运用毛泽东党建思想和邓小平党建理论,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在卓有成效地解决党的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高瞻远瞩的时代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新潮流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洋益着强烈的时代气息,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崭新风貌。特别是在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发生剧变的情况下,这一理论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为它所回答的问题,是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远没有解决的历史性课题。面临世界发生大转折大变动,各种挑战和机遇同时并存,在中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确立和执行一条怎样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怎样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怎样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怎样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等一系列关系党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不可回避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用新的思路、新的理论、新的实践,从时代的高度,作出了科学正确的回答。实践证明,这不仅对我们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且对国际共运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勇于改革的创新性。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邓小平一贯倡导的重要思想。我国的各项事业这样生机盎然、蓬勃发展,就是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总政策的结果。在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党要善于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就必须要走出一条新路子,这条新路就是改革,改革就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功,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创新。党的十四大特别是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如何认识”重大课题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和实践空间,为全党做出了表率和楷模。

——立足全局的战略性。纵观这一理论,在思考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时,总能着眼于世界和中国大局,从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从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历史责任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战略思考和部署。突出表现在:第一,从世界格局的演变出发,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坚定不移地恪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的24字方针,抓住机遇,首先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第二,从我国发展的战略布局出发,明确指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现十五大确定的任务,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第三,从党自身建设的全局出发,阐明历史把重大责任赋予我们党,人民对我们党寄予愿望。党领导人民在20世纪写下了光辉篇章,也一定能在21世纪写下新的光辉篇章。不仅立足于本世纪,更多地是着眼于新世纪,从全局中联系世界、中国、未来,研究和解决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

标签:;  ;  ;  ;  ;  ;  ;  ;  

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