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新技术成果及其产业化的理论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高新技术成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新技术成果的价值和生命力具有鲜明的时限性,只能代表当时的最高、最先进水平,只有把已研究开发成功的高新技术成果及时有效地物化为产品和产业,才能使高新技术成果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得以展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产业的实现过程,是指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新技术成果通过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形成产品和产业的过程,是科技与资本、科技与市场、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的过程。
1 高新技术成果的双重属性及实践含义
我国学术界一般把高技术与新技术合在一起统称为“高新技术”,按照大多数学者赞成的说法,高新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工艺技术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技术。经过科技人员对高新技术的研制攻关,克服创新道路上的种种技术难题,就可能形成具有较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的高新技术成果。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弄清楚高新技术成果的属性非常重要。
1)高新技术成果具有典型的双重属性,即高新技术成果不仅是商品,而且是资本。
高新技术成果是商品,是因为高新技术成果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劳动产品,是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形成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用来交换,这已经被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所证明。然而问题是,高新技术成果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我们长期以来对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特殊性理解不深。
作为商品的高新技术成果,其使用价值具有间接性、扩张性、不灭性、时效性、共享性、增殖性等特征。一般实物商品直接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然而,高新技术成果则不同,其使用价值并不是直接的,只有把它物化为产品,它的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这就是高新技术成果使用价值的间接性,因此,高新技术成果的使用价值如不能由间接演变为直接,即使再高、再先进也没有用。一般实物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它的生产过程中就已确定下来,而高新技术成果的使用价值尽管在研制它的时候有一定的目标和方向,但在使用过程中经过某些改进和创新之后,可以不断扩张,表现为同一技术发展出多种新的用途,或者将多种现有技术加以系统组合又创造新的功能,使其使用价值得以扩展,这就是说高新技术成果使用价值具有扩张性。一般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使用价值不断磨损的过程,这种磨损是有形磨损,而高新技术成果则没有有形磨损,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称而减弱任何功效,然而,高新技术成果的无形磨损非常快,当有一项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好、效益更佳的高新技术成果被研究开发出来时,原有成果的商业寿命则宣告终结,这就是高新技术成果使用价值的不灭性与时效性。一件实物商品一方拥有它,另一方则一般不能拥有它,所有权具有排它性,而高新技术成果往往可以多个人甚至成千上万的人拥有它、使用它,这就是技术商品使用价值的共享性。一般实物商品的转移过程只是使用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过程,不可能有使用价值的增殖,而高新技术成果作为知识性商品在转移过程中,转出的一方不会失掉知识,而接受的一方则可以增加知识,并且高新技术成果在交换过程中使用者越多,其使用价值的增殖也就越大,而且质量还会提高,这就是高新技术成果使用价值的增殖性。
作为商品的高新技术成果,其价值量极难确定。高新技术成果是劳动创造的,尤其是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尽管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的创造性随专业、项目的不同而具体形态千差万别,但撇开劳动的具体形态,都可以归纳为人的脑、肌肉、神、手等劳动的消耗,都具有抽象劳动的属性。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其价值量是由消耗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然而,确定高新技术成果的价值量却极为困难。一般实物商品的生产是重复的并且有多家生产,因而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其价值量不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高新技术成果一般是首创、独创的成果,没有横向比较,没有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作参照,即使同时有几个单位进行同一项目的研究,也只有首先取得成果并获得专利者才对该技术拥有所有权,其他单位则是竞争中的失败者,因而不能与它们作参照求得“平均值”。因此,高新技术成果的价值量往往由它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新技术成果的价格很难确定。现实中有许多高新技术成果在技术市场上很难成交,就因为双方对转让价格相差过于悬殊形不成一致意见。
高新技术成果不仅是商品,而且是资本,可以带来超额的价值增殖。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也即是说,价值增殖是资本最基本的属性,因而判断高新技术成果是否是资本的关键是看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在长期的物质经济时代,人们只看到货币化价值和货币资本的作用,看到物质化价值和物化资本的作用,而对于非物化、非货币化的科技成果的资本价值,则很难被人们认识到。然而,在当今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力、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至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企业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以至于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知识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显然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甚至是超额的价值增殖,高新技术更是如此。
高新技术成果的价值增殖不会自然实现,是有条件的。成果只有进入生产领域,通过与企业家、资金、人力资本、设备、信息、市场、政策和管理的有效整合,才有现实的价值增殖能力,它也才能成为资本。如果大量的高新技术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室里,就不具有资本的性质。这个道理看起来十分简单,然而在我国却存在严重问题,因为我国的成果持有者,对科技成果的资本价值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往往把成果的潜在价值增殖能力等同于现实的价值增殖能力,而没有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转化条件和过程,因而在技术市场上既想以资本的价格卖出成果,取得高的资本价格,而又不愿意介于生产过程中共担风险实现成果的现实增殖能力。另一方面,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又往往夸大高新技术资本潜在增殖能力与现实增殖能力的差异,对依靠高新技实现企业价值倍增的动力和压力都不足;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的仍把“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套用在科技成果历史和现实的产权界定上,造成大量的成果不能进入生产领域发挥其资本增殖作用。
2)必须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化、股份化。
传统理论对科技成果的认识仅局限于商品性,而没有看到它的资本性,从而在实践上强调要把科技成果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引发了成果难以成交、交易双方联系不紧密、继续合作纠纷多等种种困难和矛盾;而承认科技成果的资本属性,通过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化,不仅可以促进技术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迅速组合,减少交易各方的交易费用,保持产学研的长期、稳定合作,而且还可以有效解决对科技人员的长期激励、推动企业的制度创新,更好、更有效地使高新技术和科技人员在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发挥最大作用。这就给我们以重要启迪:尽管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化是建立在商品化基础之上,然而在今天企业越来越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情况下,把知识、技术作为资本投资,大力推进技术的资本化比把它作为商品来交易对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更有利。
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化必须实现其股份化。这是因为:高新技术成果作为资本投资,首先应明晰其知识产权,而股份化是至今为止明晰产权的最佳形式;高新技术成果作为资本由潜在增殖能力向现实增殖能力转化,股份化是至今为止最佳激励方式,它把高新技术成果作为资本在未来实际增殖能力的大小直接与相关人员未来的回报预期相衔接,必将使相关人员的创新程度最大可能的释放。由于高新技术成果的价值与投资不成比例,关健取决于科技人员的创新努力程度,因此,明晰高新技术成果产权尤其是国家投资形成的成果,其产权界定就不能完全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来进行,给予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一定比例的奖励和股份非常重要,并且这种分配应在成果开始研制时给予明确。
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股份化与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化、股份化同等重要、密不可分。首先,高新技术成果除形成文字、图案和样品外,还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在对开发该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专家头脑中,高新技术成果往往与科技人员密不可分;其次,高新技术成果作为资本投入企业,要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增殖作用,在企业所有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本起关键作用。因此,不仅仅是高新技术成果占有企业的股份问题,还必须使成果开发人员、创业者、科技人员的人力资本占有企业的一定股份。
2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两个阶段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尽管是一系列的、象“接力棒”那样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过程,但仍可划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一是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新产品、新工艺,这一过程称之为产品化或商品化;二是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形成规模和产业,这一过程称之为产业化。这两个阶段的性质和对环境支撑条件的要求有明显差别。分析这两个阶段的属性对于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1)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
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一般包括对成果的后续技术开发、中试、生产准备和试生产等环节。转化的对象是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条件主要是转化环境和技术条件,转化的核心是使技术胚胎成熟,转化成败的关键是克服科学技术上的难关,转化的结果是把样品变成产品,转化成功的标志是产品成功进入市场被市场所接受。高新技术成果后续技术开发的作用是使高新技术实验室成果进入实用阶段;中试是把实验室成果放在指定生产位置上进行实验,以取得各种工艺参数,确定产品规格,检验产品质量,测试工艺稳定性,以解决工业化生产面临的技术问题;生产准备和试生产包括购置必要的设备,营建厂房,建设生产线,培训员工,投入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等活动,使企业具备生产能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①技术上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尽管研究开发阶段所产生的成套技术文件和试验室样品样机有的已相当完善,然而,由于在研究开发阶段获得的样品样机并不等于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可以生产和销售的商品,试制规模并不等于正常生产规模,研究开发试用的工艺并不等于正常生产条件下可以采用的工艺。因此,高新技术的许多不足之处只有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才会暴露出来,这些技术问题不解决,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就不会成功。有时,在商品化过程中暴露的技术问题可能比在研究开发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更难解决。这就是说,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阶段有相当部分精力仍用在成果的完善上,创业者和科技人员仍要发挥主导作用。
②成本估计存在较大困难。在对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之前,一般要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筛选,对商品化所需费用进行比较具体的评估和测算,但是,经验表明,这种先验的估计和测算不仅很困难,而且很不可靠、很不精确。这是因为:在商品化阶段暴露有多少技术和管理问题,每个问题需要支付多少费用,不仅科技人员难以估计到,企业的有关管理人员也难以估计到,这就造成商品化的实际成本常常偏离预计成本,一旦在实际商品化过程中转化者支付的成本难以承受,或者新产品、新工艺还抵不上老产品、老工艺的市场竞争力,商品化就会失败。此外,要估计某项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之后的净收益也是相当困难的,这种困难往往导致商品化决策的失误。
③市场风险很大。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成功的标志是新产品、新技术能够投放市场并被消费者接受。尽管高新技术成果在商品化之间对市场需求有一个初步估计,然而由于高新技术产品所面临的是未开发的新市场、新的顾客群,消费者究竟接不接受新产品,什么时间接受新产品,并没有实际体会,任何人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况且,当今高新技术产品发展速度非常快,产品更新的时间非常迅速,往往会呈现这样一种现象:当某一项高新技术成果正在进行商品化时,市场上就已经出现同类价格更低、质量更高、功能更先进的同类产品,这些使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面临的市场风险非常大。
④只有投入没有多少收益。有人估计,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商品化、产业化三阶段的投入之比为1:10:100,也就是说呈几何级数增长。商品化的投入不仅来自使技术胚成熟、购买新设备、建造新工厂等方面的投入,而且有人员投入、管理投入、开拓市场所进行的投入,而这时企业只有成果转化成功时才开始有销售收入,因此,可以这样说,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阶段是投入远远大于收益的阶段,或者只有投入几乎没有收益的阶段。
上述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的特征决定了这一阶段为高新技术转化创造特殊的创业环境和风险资本支持非常重要,因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通过建立孵化器、高科技园、创业资本市场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等方式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创造局部优化环境。
2)高新技术商品的产业化。
高新技术要尽可能大的发挥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就不能使高新技术成果仅停留在转化产品和商品阶段,必须把产品、商品进一步做大、做强,这就需要高新技术产品和商品的进一步规模化、产业化。所谓高新技术商品的产业化,是指把已转化成新产品、新工艺的产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或者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扩散和辐射,使高新技术产生巨大的辐射、渗透、带动作用。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厄特拜克(J.M.Utterback)和哈佛大学阿伯纳西(W.J.Aberathy)的观点,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需要经过下述3个阶段:①流动状态。即指产品设计是变动的,制造工艺过程的组织是松散的,与变动的设计相适应,产品和工艺都经历相对频繁的变动。在这一阶段,由于设计思想缺乏一致性和确定性,技术本身又处于发展变动过程中,以及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以什么价格、功能、质量为最佳,因而这一阶段是一个商业与技术上“尝试、纠错”的时期。②主导设计与转换状态。经过一段以“尝试、纠错”为标志的变动发展时期,会逐渐呈现一个主导设计。根据已较为确定的市场轮廓而确定的一个主导设计,已把技术与市场需要有机联结起来,从而使企业的技术、市场风险大大降低。一旦主导设计和产品对市场产生影响力,进而率先在本行业建立标准,就会使用户和其他企业对自己的产品产生路径依赖给竞争对手造成进入壁垒,从而使企业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③确定状态。主导设计和标准形成并被市场广泛接受后,使企业制造方法、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变得标准化。这个阶段企业开展规模化经营,单位产品成本急剧下降,市场销售量成倍上升,利润成倍增长。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向外广泛辐射,企业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方向发展,企业组织越来越具有刚性,产业进入确定状态。
从高新技术产品逐渐扩张的角度来说,高新技术商品的产业化包括企业生产、产业扩大和产业渗透3个环节。企业生产是指高新技术产品在单个企业生产,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获取相应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扩大是指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从一个企业扩大到多个企业,构成企业群,从而形成某一高新技术产业。产业扩大是产业化的核心,一个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之后能否形成一个产业,对市场容量、成果开发程度、产品成熟程度、生产规模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研究开发动力均有较高要求。产业渗透是指高新技术产品或工艺渗透到其他产业,包括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和大量的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和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改造,这两方面推动着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3)商品化与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两个阶段来看,商品化与产业化尽管很难有明显的界限,相互之间联系很紧密,但并不是一回事。商品化过程可由单个企业来完成,而产业化过程是由企业群来完成;商品化过程风险大,而产业化过程风险大大降低;商品化主要受制于成果的技术成熟程度,而产业化主要受制于企业的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能力;商品化注重的是高新技术成果能否转化为被市场所接受的商品,而产业化注重的是能否形成巨大产业、获得最大效益;商品化阶段企业生产规模小、批量小,对社会影响力、推动力小,而产业化中企业群经营规模大、批量大,对社会影响力、推动力大;商品化过程经营业绩微乎其微,而产业化过程经营业绩成倍增长。因此,在实践上这两个阶段的环境和政策支持的内容、侧重点和方式都有所不同。
3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特征
通过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具有如下特征:
1)经营呈创新性。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面临创新,产业化过程中使高新技术成果成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工艺设计符合规模化生产要求需要不断进行工艺创新;使高新技术产品符合市场要求,需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开展市场营销,需要不断进行营销创新;适合产业化不同阶段的要求,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产业化不同发展阶段任务的变化,需要企业不断进行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上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是产业化的生命和活力所在。因此,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把创新视作生命。
2)投资呈加速递增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投资大,产业化过程投资更大,并且随着产业化进程每向前推进一步,投资就成倍、成几十倍增长。有人估计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商品化、产业化这3个阶段的投资比例为1:10:100,这个结论给人们具有相当的启迪作用,它表明高新技术成果要实现产业化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持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决策者不仅要把资金和必要的物质条件投入到研究开发取得的成果上,更要把资金投入到产业化阶段,形成合理的资金配置结构。
3)风险呈集中性。研究高新技术成果具有高风险,产业化过程更有高风险,然而这种风险在产业化的不同阶段有明显差异,尤以集中在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阶段。在成果商品化阶段,一旦投资失败,就是血本无归;在规模化、产业化阶段,尽管也存在风险但这时的风险主要是经济管理上的风险,收益已很高,风险与收益相比,收益更可观。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风险主要来自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三个方面。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技术风险往往事先无法估量,加之在当今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替代越来越快的形势下,往往在成果转化初期被认为是最先进的,就因转化的速度过慢,从而使潜心转化的成果转眼间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一般产品是消费者引导企业生产,消费者在相当程序上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而高新技术产品则不同,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在引导消费者,消费者在相当程度上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功能、价格、款式、质量的高新技术产品,因此,企业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引导消费者与按市场需求生产一般产品相比,尽管主动性大,但更困难、更具有风险性、造成的损失更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经营管理风险大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创新性,若不能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经营管理特点建立有效的制度,则产业化夭折的可能性很大。
4)收益呈不平衡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高收益并不是说整个过程都存在高收益,事实上,只有真正产业化成功的高新技术产品才是高收益,而在产业化的初期即转化阶段,基本上是高风险,收益微乎其微,甚至只有投入没有收益,因此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各阶段的收益并不平衡。我们通常说收益率的大小与投资风险成正比,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大,收益率也高,是从总体上看、从投资多个高新技术项目来说的。投资多个项目,如果其他项目都失败,只要有一个项目成功,就可从总体上获得高效益;而如果仅投资一个项目,则可能只有风险而没有任何收益。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收益的这种特性与传统产业有着根本不同。传统产业、传统企业因市场、规模等因素的作用,其投资收益率也会产生明显变化,但一般不会出现某一阶段只有投入没有收益而另一阶段收益异常高的状况。
4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有以下两种重要表现形式:
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直接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是产业化的前期,在高新技术成果顺利实现商品化的基础上,通过规模化生产,并由一个企业扩展到多个企业,即可形成某一高新技术产业。例如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直接形成了新兴的计算机产业,它成为当今高新技术的先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某一单项高新技术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高新技术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形成信息产业。有些高新技术产业是在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相互融合形成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而形成机电一体化产业;有些高新技术产业是多种传统技术相互融合和创新,产生出高新技术成果,进而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例如航天技术包括宇宙飞船制造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就是主要通过对多种传统技术的技术开发、改造发展而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有多种形成方式,根本原因在于现代高新技术具有高综合性、高融合性特征。这表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注重相关技术的配套和系统集成,相关企业的聚集和整体协调。
高新技术扩散到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高新技术能够扩散到传统产业的基本原理在于:在许多高新技术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或者是各种传统技术集成而来的,这就是说高新技术存在传统技术的颗粒,这就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技术衔接上的基础;有些高新技术尽管是从传统技术规范中质变而产生的,但传统技术也为其提供了工业基础,因此,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传统产业是以资本、土地、物质、劳动投入为主的产业,尽管其成长性能不如高新技术产业,但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就要消亡。人类经济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科学技术上确有“朝阳技术”和“夕阳技术”之分,但绝无朝阳、夕阳产业之别,没有高新技术和进行适用技术组装的传统产业走向衰落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说传统产业不重要,关键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其结构优化和高级化。当今主要发达国家无不重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运用高新技术广泛的渗透功能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