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三队 伊宁 835000
摘要:群吉萨依铜矿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之伊犁亚板块之中,其三级构造单元为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属西天山阿吾拉勒铁铜多金属成矿亚带。群吉萨依铜矿体主要受闪长岩—隐爆角砾岩控制,目前在闪长岩脉中已发现全岩矿化的铜矿体,即Ⅰ-2号矿体,可见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孔雀石、碳酸盐、绿泥石等矿化蚀变。向深部追索,矿体延深较稳定,应属于玢岩型铜矿床。
关键词:群吉萨依铜矿;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闪长玢岩;隐爆角砾岩;玢岩型铜矿床
1、区域地质背景
群吉萨依铜矿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之伊犁亚板块之中,其三级构造单元为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区域出露的地层有中上元古界的黑云母斜长变粒岩、透辉石变粒岩夹镁橄榄石大理岩、中上石炭统的火山岩夹粉砂岩、二叠系下二叠统乌郎组的火山岩夹砂岩和塔尔得套组的砂岩、砂砾岩夹火山岩、上二叠统的晓山萨依组、克孜勒巴斯陶组、塔姆其萨依组和巴斯尔干组。区内发育有华力西期侵入岩。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属西天山成矿带阿吾拉勒多金属成矿亚带。该成矿亚带为早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石炭—二叠纪火山沉积盆地。
2、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地层主要出露有下二叠统乌郎组、塔尔得套组。
下二叠统乌郎组:该组地层以安山玄武玢岩、杏仁状安山岩为主,夹凝灰质砂岩,尤其是安山玄武玢岩,杏仁状安山岩常构成矿体上下盘,有时也有部分地段赋存小的铜矿体。
下二叠统塔尔得套组: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和北部,呈不规则分布,以杏仁状安山玄武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为主,与紫红色砂岩呈互层产出,每一互层产出代表一个喷发间断。
2.2 构造
2.2.1 褶皱构造
区内褶皱构造仅有托斯巴背斜,是群吉复向斜之中次级背斜,该背斜位于勘查区中央,东端在克孜库拉附近被 F1号断裂破坏。西端于群吉萨依河附近倾没,长约4.5km,宽1.5 km。背斜轴近东西向,略呈反“S”形,轴面倾向北。
轴部地层为下二叠统乌朗组第四岩性段的粉砂岩、深灰色安山岩等,并有次安山-玄武玢岩和辉长闪长玢岩浅成侵入体。两翼为下二叠统塔尔得套组地层,其地层及产状均不对称。北翼产状大约为330°~335°∠35°~55°,在背斜东段克孜库拉附近,受断裂F1的影响,使北翼地层发生偏移,产状变为:290°∠40°~50°左右,地层走向与背斜轴成近垂直相交。南翼地层由于第四系覆盖仅出露乌朗组第四岩性段及塔尔得套组第一、二、三岩性段,主要以第二岩性段为主。第一、三岩性段仅出露于背斜西段局部地区及背斜倾没处,产状一般为170°~190°∠45°~80°。
群吉萨依铜矿床位于上述背斜西部倾伏端,地层产状与区域构造相吻合,即矿区中部、北部地层向北倾,倾向50°左右,矿区西部向西倾,倾角20°-40°,矿区南部地层向南西倾,倾角20°-40°。
2.2.2 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以北西西向断裂为主,规模较大,断裂延伸较长,多为张扭性,具多次活动特征,是区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出露面积约占基岩出露面积的60%,极为发育,包括火山岩、次火山岩、侵入岩,其中尤以酸性-基性火山岩最为发育。
2.3.1火山岩
区内火山活动强烈,形成许多层状分布的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构成下二叠统乌郎组、塔尔得套组地层之主要岩石,从岩相划分,均为陆相喷发。就喷发型式来说,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皆有。
火山岩占区内岩浆岩出露面积的绝大部分,以基性和酸性熔岩为主,中基性火山碎屑岩次之。
2.3.2 侵入岩
区内侵入岩皆为华力西晚期的产物,规模不大,多呈小岩株、岩脉产出,基性、中性、酸性均有分布。根据其切穿的地层时代,相互关系和区域上岩体的岩性对比等情况,大致可以确定其均为华力西晚期第三个侵入次的产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就各岩体的岩性特征及产出时间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辉绿玢岩: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北部,纺锤状,长40m,宽10m,侵入于下二叠统塔尔得套组地层中,规模较小,呈小岩株、岩脉产出。
2.闪长玢岩:分布于群吉萨依铜矿区,呈脉状产出,长约500米,平均宽度20米左右。侵入于下二叠统乌郎组地层中。
3.花岗斑岩:出露2个较大的岩体。其一、分布于矿区东部,区内出露不全向东延出区外。为一鞍形脉状浅成岩体,长轴走向近东西,长约1.5km,宽约100~300m。岩体南部侵入于下二叠统乌郎组地层中。岩相分带不明显,主要为浅肉红色花岗斑岩。边部粒度稍细,形成宽约5~10厘米的冷凝边,内部粒度略显粗大。其二位于矿区南部,为一弯钩状,北东部厚大,南西部细小,宽4-24m,长160m,未见冷凝边。
4.钠长斑岩:分布于群吉铜矿南北地区,侵入于下二叠统塔尔的套组地层之间,四周与围岩均呈断层接触,出露规模南北长约1千米,东西平均宽约250米,顶面产状260°~275°。在岩体中,有侵入地层中的钾质流纹斑岩捕虏体,最大的可达3.6平方米。捕虏体边缘有同化混染现象,接触介面渐变过渡,但其中心仍然保留着原岩特征。
本岩体为重要的含铜矿层之一,铜矿带沿石英钠长斑岩与塔尔得套组第五岩性段玄武岩之断层破碎带发育,在石英钠长斑岩体中,也有零星的浸染状矿化现象。呈分散的小巢出现。构成不连续矿体,主要分布在岩体顶部及东南部,具一定的工业意义。
3、矿体地质
群吉萨依铜矿主矿体赋矿岩性为浅成中性侵入岩,即矿体受控于闪长玢岩,个别地段在砂砾岩、安山玄武玢岩等围岩中亦有1-2米的矿(化)体。矿体围岩为:二叠系下统乌郎组第四岩性段第三层砂岩夹砂砾岩。西南部矿体围岩为二叠系下统第一岩性段的灰黑色砂岩夹砂砾岩。
Ⅳ号矿体赋矿岩性为钠长斑岩。围岩为灰褐色、褐红色钠长斑岩。
其它矿体均产于下二叠统乌郎组和塔尔得套组地层中。围岩和含矿岩性均为砂岩或砂砾岩。
群吉萨依铜矿已发现南、北2个矿体群,共计13个矿体,编号为Ⅰ-1、Ⅰ-2、Ⅰ-3、Ⅰ-4、Ⅰ-5、Ⅰ-6、Ⅰ-7、Ⅰ-8、Ⅱ、Ⅲ、Ⅳ-1、Ⅳ-2、Ⅳ-3。南矿体群包含有10个矿体(编号Ⅰ-1、Ⅰ-2、Ⅰ-3、Ⅰ-4、Ⅰ-5、Ⅰ-6、Ⅰ-7、Ⅰ-8、Ⅱ、Ⅲ),呈大致平行的北东—南西向带状展布。总体走向235°-55°,倾向北西,倾角40°~65°之间,其中Ⅰ-2规模最大,地表规模次之的矿体编为Ⅱ号。地下盲矿体有3条,规模最大的矿体编为Ⅲ号。北矿体群位于南矿体群北东,包括三条矿体,编号Ⅳ-1、Ⅳ-2、Ⅳ-3;三条矿体呈相似平行的弧状产出,向西倾斜,倾角55°~64°之间。
3.1矿体特征
Ⅰ-2号矿体是群吉萨依铜矿的主矿体,矿体长730m,依据矿体形态将矿体分东西两部分。东段长460米,矿体为较规则板状矿体,地表不连,而深部相连,矿体产状350°∠45°-60°。西段矿体呈向南西弯曲的镰刀状,长270米,向深部收敛、地表散开,向西、北西倾斜,总体产状300°∠42°。目前控制矿体最大斜深275m,矿体向深部仍然存在,矿体平均真厚度11.73m,总体上矿体北东部厚度大,南西部厚度小;地表厚度小,深部厚度大。矿体平均品位0.57%,单样最高4.25%,矿体向深部略变富。矿体产于闪长玢岩中,矿体上下盘围岩为灰色、紫红色砂砾岩。在接触带外侧砂砾岩中有时见到1-2米铜矿(化)体。
3.2矿石质量
经岩矿鉴定证实矿石的矿物组成、含量(体积比,下同)变化很大。据有限光薄片统计,矿石矿物含量变化于1%-20%之间,主要集中在2-8%之间。将矿石中的矿物成分分为原生硫化矿物、氧化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三种,并按其体积比含量分为主要矿物(>5%)、次要矿物(1-5%)和少量矿物(<1%),
3.3 矿石结构、构造
矿床因受闪长玢岩控制以及后期火山活动构造叠加改造影响,岩(矿)石蚀变较强,矿石结构、构造明显具有火山构造特征。矿石以原生矿化为主,原生矿石的结构构造与氧化矿石的结构构造差异明显。
3.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4.1矿床成因
在系统整理、分析以往多年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群吉萨依铜矿床主要受闪长玢岩—杂岩体控制,属于玢岩型铜矿床。
3.4.2找矿标志
1.孔雀石化是地表最为直接和明显的找矿标志。
2.从阿吾拉勒铜矿带许多铜矿的控矿因素及矿体赋存部位来看,北西向(310°-330°)断裂、破碎带是重要的控矿、容矿构造。
3.区域内火山岩分布十分广泛,火山机构是本区大-中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最有利成矿机制。
论文作者:郭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矿体论文; 铜矿论文; 地层论文; 斑岩论文; 产状论文; 火山岩论文; 砂岩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