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技创新经验借鉴
文 /彭顺昌 厦门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反思其经济发展模式,抓住机遇,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及多元文化优势,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走向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型发展模式。
该国制造业巩固加强已有的四个关键产业,包括电子、化工、生物医药科学及工程,在微机电系统、纳米技术、光电技术、信息技术等新领域通过提供共享基础设施、加强研发投入等构建优势,并通过加强产业、研发及知识产权保护三者联系提升创新能力,使制造业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制造转移至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如研发、销售等),实现新加坡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在服务业方面,新加坡重点强调信息通信技术、金融服务、法律服务、教育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这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被认为是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指标含义:通过配电网规划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高,10(20)千伏电网规划项目准确率应逐年提高,并趋于稳定值。规划项目准确率=1-(1/3×规划项目变更比例+1/6×规划投资偏差率+1/6×可研投资偏差率+1/6×配变规模偏差率+1/6×线路规模偏差率)。
我国企业物流标准化平台建设滞后。物流标准化平台,也就是要求将物流信息的交流以及数据资源的共享充分实现,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基础[3]。但由于我国企业缺少相应的建设物流标准信息平台的标准和技术,不利于平台的发展。比如,我国一些企业仍运用的是较为落后、传统的信息管理技术。所以,要将完善的物流标准化信息平台建立起来,还需要将平台建设相关技术问题有效解决。
创新中心及拓展平台主要面向本土企业与科研院所。近几年来,在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的支持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电子创新中心、义安理工学院的环境与水技术创新中心、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的精密工程创新中心等纷纷成立,本土企业在同创新中心的合作中可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持、专业知识及人力培训机会,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
如今新加坡已成功转型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城市,成了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其发展经验对我国来说有一定借鉴意义。
《全球创新指数》《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新加坡创新投入指标、创新环境等指标位居世界第一,由此可见,新加坡政府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投入力度非常之大。早在1991年,新加坡就成立了科技局,并制定了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每隔五年拨款给研发和创新领域,政府研发投入增长很快。2016年出台了新一轮科技创新五年规划——《研究、创新与企业2020计划》,政府科技创新投入190亿新元,较2011-2015年期间的161亿新元增长了近19%。
(1)计算系统的指标数。因为系统的输入量个数m=2,状态变量个数为n=2,那么取m=n1=2,这样为了满足,取n2=0,则N=2。那么,组成2个向量场的集合为
政府高度重视
新加坡以“智慧国”(Smart Nation)作为国家发展目标,在2017年推出“国家人工智能核心”(AI.SG)计划,旨在凝聚政府、科研机构与产业界三大领域的核心力量,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以提升新加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实力。计划提出两大主要目标:第一,以产学研联合方式,汇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新加坡理工大学等研究力量,广泛吸纳国内外专家资源,以期形成更全面的“智慧国”研发能力;第二,建立新加坡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智慧技术资源整合支持平台,并以机器人、数字健康、金融服务、智能能源、智能制造与智能交通等作为投资主轴,提供从技术端到商业化的完整支撑,开拓人工智能商业化发展途径。
完善的科技金融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本研究发现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心-踝指数及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显著增高,且动脉硬化与高Hcy呈相关性;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增加,预示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及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高,做到对其病情早期评估及干预能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
重视创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新加坡人力资本和研究、高等教育与培训等指标均排在世界前列,充分反映新加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以及初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加坡坚持培养本地优秀人才与引进国际优秀人才双管齐下,高等教育与科研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新加坡还建立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产业孵化平台,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程度的提升。2014年以来,新加坡相继实施持续教育与培训2020年总蓝图、创新学习2020计划等,支持培训机构开发有效结合网上与课堂学习的培训模式,推动终身学习、持续教育。
新加坡政府通过设置丰厚的奖学金、研究训练奖学金及研究资助奖,培育本土创新人才,资助并鼓励优秀学生去海外留学,为知识研究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储备高端人才;政府每年拨款5亿新元,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及大学生留学海外,2000至2010年期间共培育出1000个生命科学博士,为生命科学领域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援。新加坡政府还通过设立“产业研究生计划”“国际研究生奖”等一系列项目,资助海内外硕士博士到新攻读学位,培养优质科研人才。此外,为从小培育青少年的科研兴趣,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于2011年设立“新加坡青少年科学家与工程师学院”,通过为青少年提供资源及平台,鼓励青少年主导科研相关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研兴趣,还通过《环球校园计划》积极引进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借助这些大学一流专家、高校教师及学术的集聚,提升新加坡本国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加速本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借助《环球校园计划》吸引国外教育机构到新加坡合作办学,为其劳动力提供先进专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就业能力。
然而,随着单产水平的提高,该地区小麦生产出现了诸如倒伏等一些新问题。当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达到较高水平时,倒伏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单产水平的提高,群体数量增大,茎秆承载能力变差,子粒产量提升茎秆负荷变大,小麦易发生倒伏。小麦倒伏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50%[5]。更重要的是,当前小麦机械化收割普及,且多数地区小麦收获主要依靠联合收割机的跨区作业,如果小麦发生倒伏,将会给收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政府出台宽松居留政策及人才回归计划,从世界各地引进专业人才。通过设立“商业入境证”鼓励创业人才前往新加坡投资,还通过实施“长期回国计划”“临时回国计划”和“外国学者访问计划”,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科学城和高校吸引海外人才,吸引在海外的本国人才回国发展。新加坡政府还要求本土企业为海外人才提供高薪和住房等方面的福利待遇,并为企业在培训海外人才方面的支出提供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增加本土企业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新加坡政府建立了“联系新加坡”网络,并在全球各地的大城市设立专门服务人才招募的办公室;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计划吸引人才,如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的NRF研究基金项目,从全球成功吸引一大批青年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到新加坡开展自由研究。实施宽松居留政策及人才回归计划,新加坡政府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实施外劳税优惠、长期工作签证、成为永久居民等便利政策,从世界各地引进专业人才。通过国际合作培养本土人才,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如国立新加坡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开展合作。
鼓励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
科研人员在为自己的科技成果寻求投资时,需要进行概念验证证明其科技成果具有技术可行性及商业价值,因此,一项成功的概念验证甚至可以成为一家新创企业的发展基础。2008年,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推行《概念验证资助计划》(Proof-of-Concept Grants,简称POC),旨在为公立科研机构及高校的科研人员提供资金,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从《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竞争力报告》等可以看出,新加坡商业成熟度、金融市场发展、商品市场效率等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充分说明作为全球金融四大中心之一的新加坡,发达的金融体系足以满足科技创新对金融的巨大需求。大批金融机构的人驻和各类基金的发展,为科技创新企业的初创时期、成长阶段以及国际化阶段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政策保障,同时推出了“创新与能力券”等金融机制。此外,《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显示,新加坡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充分说明了新加坡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说明新加坡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体系比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扎实。
新加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土企业是其创新生态系统的中坚力量。其中,精密工程、生物医药、电子、物流、环境技术及化工等制造业领域的新加坡本土企业共吸纳17万名劳动力,创造191亿新元产值,占这些制造业总产值的38%,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升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新加坡政府打造一系列创新合作平台,推进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科研院校的合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联盟型平台(Consortia-type plat-forms)、创新中心(Centres of Innovation)以及拓展平台(Outreach platforms)。
协助科研人员创办企业
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是实现科技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途径,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在新加坡高科技开发的早期,政府即通过税收激励和财政资助计划直接支持风险投资,通过免缴税收等方式补偿风险企业因投资项目赔本而造成的损失,并先后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TIF)、政府投资基金(GIF)等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创新创业。目前,新加坡政府鼓励风险投资的措施主要侧重于信息通信、清洁技术等创新相关产业,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吸引民间及国际风险投资、天使基金,为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扫除融资障碍。2010年,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推行《天使投资税收减免计划》,入选此计划的天使投资者对新创企业的投资可获得50%税收减免。2013年,新加坡政府推出《生产力及创新税收优惠计划》的优化计划,对企业包括购买设备、员工培训、注册专利等在内的六项商业投资行为进行补贴。2015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早期风险投资计划》将拨款4000万新元,采取对等投资的方式与风险投资机构共同资助刚起步的新创企业,同时还通过《科技孵化器计划》与孵化器共同投资新创企业(政府出资比例最高可达85%),协助他们将新的科技产品带入市场,作为激励,风险投资机构与孵化器可以用股利买回国家研究基金会的股份。新加坡政府以减免税收的形式吸引投资者,并通过补贴的形式与风险投资机构、孵化器及天使投资共同承担投资新创公司的风险,帮助新创企业起步发展并迈向成功。
提升本土企业创新能力
《概念验证资助计划》的拨款来自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在2008年3月设立的全国创新与创业框架(National Framework for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简称NFIE),专家组从项目范围、创新性、技术稳定、市场潜力、可制造性等多个方面评估筛选申请项目。入选者可获得最高达25万新元的项目资助,在一年内进行研究及测试调整工作,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能够推出市场的商业产品。2008至2014年期间,共有123项来自信息通信、生物医药科学、工程等学科领域的研究项目得到资助,涌现出如内窥镜机器人系统、纳米颗粒的疾病诊断技术等不少突破性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新加坡的竞争力。
联盟型平台主要是为本土企业及跨国公司搭建一个公共平台,跨国公司及本土企业以联盟的形式加入其中,共同讨论产业研发战略引领产业发展走向。2007年,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首度设立航空航天联盟,联盟成员包括波音、普惠、劳斯莱斯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也包括Tru Marine、IDI激光服务公司等新加坡本土企业。通过联盟型平台,本土企业可与跨国公司进行互动,建立研究合作关系,从中获取知识溢出,培养敏锐的市场意识,从而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创新能力。目前,新加坡科技研究所已建立多个产业联盟,包括成立于2009年的3D硅穿孔产业联盟及2010年成立的微机电系统联盟等。
近十几年来,新加坡政府推行一系列措施重视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化发展,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宽松创新环境,培育及引进人才,推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打造优质创新平台,提升本土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并推进新加坡创新城市发展。
借助跨国公司壮大科技研发实力
新加坡是借助跨国公司研发活动提升本国创新能力的成功典范,其跨国公司研发开支占企业部门总研发开支的60%以上。全球有7000多家跨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机构,其中60%的企业设立了区域或国际总部。通过国家科研机构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借助跨国公司掌握研发的核心关键技术,在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设立研发基金鼓励跨国公司开展研发活动,新加坡制定了R&D辅助计划、公司研究鼓励计划等,为跨国公司的R&D活动提供基金,鼓励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研发总部、开展研发活动。新加坡政府在本国企业当中遴选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才,进入政府与跨国企业联合成立的培训中心进行专业培训,然后将这批人员输送到跨国企业当中去工作。
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
新加坡出台系列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计划,在降低服务费用、提供技术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培育创业人才、加强服务指导、缓解资金制约等方面制定一揽子政策或计划,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水平。2012年推出创新与能力券政策(ICV),中小型企业可以使用该抵用券,对公司的创新、生产力、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咨询,以提升并加强其核心业务。为克服国土面积小、本地市场有限等问题,新加坡政府一直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和国际市场需求,例如,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从2010年起每年拨款1000万新元为100家中小微企业支付其拓展海外市场所需的部分开支。
科技创新与商业化融合发展
新加坡特别重视科技与产业的融合,通过一系列开放的创新政策,激励企业和研发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研发创新方面的专长,促进新加坡向知识导向型经济升级转型。
作为留种的山药按需要切段,并用多菌灵和干石灰粉按1:9的比例制成的混合粉蘸断面,放在麻袋内或集中堆放,只要做好防冻工作(>0℃)不冻坏,不用填埋在土中。商品山药同样做好防冻工作,也可以长期保存。
建立技术大使派遣制度,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从公共研究所选派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到企业工作1-2年,企业仅支付科技大使薪水的30%,其余部分由科技与研究局支付。
实施“概念验证资助计划”,遴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公立科研机构及高校的科研人员提供资金,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研究,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推出“监管沙盒”金融管理工具,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在“沙盒”空间内试点其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而不需要受到监管规则的约束。
标签:新加坡论文; 基金会论文; 研发活动论文; 人工智能论文; 创新创业论文; 制造业论文; 全球创新指数论文; 本土企业论文; 中小微企业论文; 厦门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