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提升以及人民蒸蒸日上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大发展,这对于现如今激烈竞争的房地产行业而言,对如何提升建筑产品的品质、加快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节约施工的成本成为了开发商和施工单位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他们两者而言,既是高要求,也是高挑战。在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传统的模板工程因其搭设的困难性、费用的耗费巨大、对材料跟工期的耗费都较大以及对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安全性的重要影响,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凭借降低或者减少以上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得到了广泛推广。液压爬升模板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不需要起重机等设备就可以在每个楼层间依靠液压爬升装置进行爬升。而且在爬升过程中,风荷载对爬升模板在施工过程中的影响也比较小,爬升模板可以稳定地进行爬升,并且安全性好,凭借其精确的爬升、在垂直施工中的高精确度,以及在造价和工期方面省钱省时的显著优点,使得液压爬模已普遍应用于工程项目中。现如今由于房地产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品质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现在的建筑外形和建筑结构多元化和多样化。所以针对于此,为了使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能够满足现如今的施工需求,我们有必要去对液压爬模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使得该项技术能够更好的满足于现如今的施工技术中。
关键词:液压爬模;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引言
随着交通需求的飞速发展和桥梁技术的日益进步,现代桥梁逐渐向大跨度方向发展,很多桥梁的桥墩和索塔都超过了百米,这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桥梁施工中多采用液压爬模施工的方法。液压爬模施工采用液压整体爬升技术,不仅运行平稳、安全可靠,而且速度快,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采用标准化制造的木模板体系,刚度大且自重轻,木板的安装、调位和脱模以及模板的收分都十分的方便、快捷。但由于液压爬模结构复杂且体积庞大,容易出现模板坍塌、高处坠落等事故。
1 液压爬模的系统组成
液压爬模系统分别由模板系统、内外支模系统、架体与操作平台系统、液压爬升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详见下表
2 液压自爬模的优点
(1)液压爬模体系可整体式爬升(本项目为整体式爬升),也可单榀爬升,且整体式爬升与单榀爬升之间交换简单易操作。(2)液压操作系统操作简单,模板整体安全性高,整体式爬升速度快,可节省大量工时和材料。(3)爬模模架一次组装完成至施工结束都不用更换,节省了施工场地,且减少了模板面板的碰伤损毁,还能减少模板费用的投入。(4)施工误差小,纠偏简单,施工误差随着结构断面的变化可逐层消除。
3 液压爬模工作原理
液压爬模的爬升是通过液压油缸对导轨和爬架交替顶升来实现的。导轨和爬模架之间可进行相对运动,当爬模架处于工作状态时,导轨和爬模架受力点支撑在预埋件上,两者之间无相对运动,待导轨顶升到位,操作人员转移到下平台拆除导轨提升后位于下平台处的预埋件支座、锥形接头等;在解除爬模架上所有拉结之后,就可以开始进入爬模架升降状态,顶升爬模架。这时候导轨保持不动,调整上下棘爪方向后启动油缸,爬模架就相对于导轨向上运动。通过导轨和爬模架这种交替附墙,互为提升对方,如此重复循环来完成施工任务。
4液压爬模危险因素
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及工艺上虽比其他类型模板提高了安全性,但是液压爬模整体结构系统相对复杂、体积庞大,在安装、调试、脱模、爬升过程中安全风险因素依然很大。禹门口黄河大桥地处晋陕峡谷交界由窄变宽的位置,大桥索塔高度为171.3m,气候影响因素主要以大风为主。液压爬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如下。(1)高空坠落风险。禹门口黄河大桥项目塔柱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因违反操作规程、操作失误等导致高处坠落的风险,另外临边防护不到位、防护设施材质不符合要求、夜间照明不足、工人安全防护用品没正确佩戴等原因都可以造成高空坠落。(2)起重伤害。由于塔柱施工作业空间受限,然而所有材料及施工机具都必须通过吊装方可到达工作面,在吊装作业过程中存在交叉作业现象,易造成起重伤害。(3)火灾隐患。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多为焊接作业、气割作业(明火作业)和电器短路。在塔柱施工过程中,焊接作业人员在焊接时焊渣掉落,气割、切割作业人员进行材料切割;临时用电线路布设不合理、不规范;电线磨损、老化、绝缘不良;漏电保护失灵;手持电器绝缘不良;非操作人员无证上岗;个人防护意识差等均会造成触电事故和火灾的发生。(4)爬模坍塌。造成爬模坍塌事故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土强度不够、预埋爬件不符合要求、爬升过程操纵不当、爬模易损杆件未及时更换、爬模本身存在质量缺陷等。(5)大风带来的隐患。通过对当地气象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施工处的最大风级可达到10级左右。大风天气会对液压自爬模自身的稳定性带来隐患,同时也可造成爬模工作平台小型材料工器具被大风吹落。
5 安全控制
5.1液压爬模在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
在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对各部门以及各人员,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施工措施,施工人员培训合格后,可以进行施工。2.在爬模安装之前,对爬模装置和各个零部件,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查,并且要符合设计跟施工要求,全部符合后,方可以进行爬模的安装。3.当需要使用梯子时,应格外注意安全,梯子中间的梯档不得缺少,不允许私自进行垫高作业,梯子横档间距以30厘米为宜。在使用时,梯子的上端和下端都应确保做好保护措施,上端要牢固稳定,下端要确保可靠不滑。在工作中,不得同时两人一块在梯子上进行作业,工作人员也许做好自身保护措施,地面应有人看护,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4.爬模系统装置,包括大模板和相关构件等,不得随意进行堆放,应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堆放,且进行分类分区堆放,用于堆放的场地,需进行夯实平整,大模板的放置,需要放在专用的堆放架,或者在平整的地面进行平放,不得随意靠在其他物品上,且堆放区域保持干净卫生和安全防护。
5.2爬模拆除阶段安全控制措施
爬模的拆卸工作,必须遵循专项施工方案和相关安全规定进行,并安排一位技术能力强,个人责任心感强的员工负责统一指挥,统一安排,全权负责爬模的拆除任务。爬模拆除前,相关负责人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强调安全拆除施工的重要性,最后,必须通过项目经理或者总工的认可,并签字确认后,才可以进行拆除工作。爬模拆除系属高空中的特种作业,所以从事人员必须保证身体健康,但凡自身存在有影响到高空作业的疾病皆不可进行高空作业,事先,每位人员必须得通过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以从事。操作人员事先得通过安全技术培训,且非常熟悉拆除工艺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流程,通过者才可以进行操作,同时,人员自身的责任心强,拒绝一切违章操作,当遇到违章操作时,立马进行制止并上报上级部门。
结语
在建筑市场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建筑行业的成长和建筑企业自身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促进着施工技术必须要提高,去面对更高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叶海军,史鸣军.建筑模板的发展历程及前景[J].山西建筑.2007年31期.
[2]糜嘉平.大力推进我国模板脚手架行业的自主创新[J].施工技术.2007年2期.
论文作者:贺洪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液压论文; 作业论文; 模板论文; 导轨论文; 过程中论文; 操作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