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论文_李光

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论文_李光

李光

西青区河道管理一所 天津市 300380

摘要: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就是质量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与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严格进行验收工作,完善后期维护才能保证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的质量,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文对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探讨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农村水利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水平较低,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建设与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分析农村水利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采取合理措施搞好农村水利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这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概述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地提高,在近几年,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在众多农产品的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其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与之相适应的设施农业灌溉技术也已形成规模,微观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已成为设施农业灌溉工程的主流。所以,农业水利工程包含了为各种农作物灌溉所用的相关设施,既有传统的渠灌工程,也有现代的节水工程。农灌工程设施的完好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灌溉的保障程度,做好农灌工程设施的管理工作自然就成为基层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者的基本责任。由于农业水利工程服务于农业生产,并且基本都位于露天之下,受其自然因素与生产经营模式及管理体制的影响,工程实施发生不同形式的破坏或损毁是经常的,所以,管理好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做好保障,探寻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2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

因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在资金投入方面还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建成之后的工程不是工程质量很低就是没有管理经费进行水利监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勉强运行的农业水利工程显然会出现很多的故障,让水利工程的功能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这对于农民来说是隐性的灾害,因为要是出现水灾或者是旱灾的话,水利工程起不到效果就会让农作物受到破坏。农民收成减少,收入降低之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2.2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够深入,部门配合意识不强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现很多盲目的建设,根本没有考虑到水利工程需要的技术、开发的条件以及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比如一个小型水库的建设。要是出现某一处的灌溉漏水的话,一般都不会有水利工程专家进行检查,所以说即便是政府愿意出面进行维修的话,这样的维修也不能有针对性,无法在根源上进行补漏工作。长期以往就只会增加水库漏水的可能性,就算是雨水比较旺的季节,水库也不能给农田运输足够的灌溉用水,要是遇到旱季的话也无法提供水源补给。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工程建设、有始无终工程的建设以及很多的工程纠纷等等情况。这些工程都没有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的规划方案,施工质量没有保障,没有积极的引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举例来说,笔者调查的某乡(镇)田间灌溉渠道工程,该工程属于农业开发项目,主要是农综办在进行监管,但是这里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工程的管理,由此工程的工期没有具体的规划,即使是工程竣工之后也没有人进行维护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水利工程建设的产权制度尚不规范

不规范的产权制度就像是一个还未病变的病菌留在体内,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水利工程建设主体,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农业水利工程,在没有规范的产权制度下,合同的签订没有太多的约束力。这样的产权交易下,水利工程建设通常是有人使用,无人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的损坏程度日益扩散。同时,较多农民把水引进耕地后,便任其流失,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一旦出现事故纠纷,难以将工程事故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3解决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对策研究

3.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水利改革

实际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表明,工程的建设首先要有好的组织领导。各地的水利部门务必要依据所在地区的水利建设实际情况向政府及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把握好时机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也就是说要积极调动所有的资源,有规划、有准备的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其次,还要尽力的推动党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党政工作都做好才能让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能力来进行建设;最后就是要积极完善农村水利改革,一步一个脚印的解决农村水利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积极的调查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国务院最好能够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指导意见,加快农业水利立法,从根本上改变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薄弱问题,规范地方小型农业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是把以构建和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内部管理机制为重点,加快大中小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3.2不断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对农村水利的投入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水利服务的对象起了较大变化,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水利从过去主要解决防洪排涝、农业灌溉问题转变到现在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水利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必须通过创新投入机制,走多渠道增加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新路子。要加强农田灌溉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对普遍受益的骨干河道疏浚工程、主要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跨乡跨县水资源调度工程、水环境保护工程等,必须由政府负责,财政出资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的全面落实。加大社会投入,积极融资,积极引导农民投入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田间以下的水利基础设施,农户是受益主体,主要由农民出钱出力进行建设和维护;制定政策,发展民营水利,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协调使用各种资金,形成合力。

3.3农业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善方法

产权制度的改善主要是针对小型水利工程,为了明确产权、管理使用权,可将小型水利工程以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的方式,对原来由国家和集体拥有的产权通过转移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的形式,出售或租赁给民营、农民及村民管理使用。同时,组织水利、农业和土地等各方面的有关人员展开调查,筛选合作户,合理定价,为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商品到户,打下坚实基础。为了维护广大民众的群体利益,也应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工作,禁止水利工程建设的用途被转变,并对用水放水,恶意收费的现象进行严厉的打击。

结束语:

农业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地发挥其效益。

参考文献:

[1]乡镇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探究[J].李鹏东.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8)

[2]浅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措施[J].李洪刚.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03)

[3]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张扬国.江西农业.2016(09)

论文作者:李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论文_李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