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菊
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72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预防接种小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410例预防接种小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调查两组预防接种儿童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舒适护理对小儿童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小儿哭闹评分各级比例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儿恶心呕吐、发热、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硬结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提高小儿依从性,增加小儿家长满意度,同时减少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关键词:舒适护理;预防接种;小儿依从性
预防接种在小儿健康成长、防范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小儿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多次预防接种过程,其主要是将加工后的免疫制剂通过注射等方式接种入人体,当相同的免疫原进入人体后,人体即识别并对其产生免疫力,以达到预防和消灭某些传染病的目的,但是由于小儿对疼痛的恐惧导致在预防接种中不能很好的配合[1],为了提高预防接种中小儿的依从性及接种质量,我院在小儿预防接种中实施舒适护理,并对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小儿依从性和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410例预防接种小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10例,男性123例,女性87例,平均年龄3.1±2.6岁,其中麻疹疫苗53例、百白破三联疫苗45例、乙肝疫苗62例,脊髓灰质炎疫苗50例。对照组200例,男性125例,女性75例,平均年龄3.0±2.8岁,其中麻疹疫苗49例、百白破三联疫苗36例、乙肝疫苗55例,脊髓灰质炎疫苗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小儿在接种疫苗是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小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接种前护理
接种前检测计划免疫档案,了解每位儿童健康状况及预防接种情况,提前一天电话通知家长小儿接种前准备事项,如小儿感冒、发热等不易接种情况,应延长接种时间,从新预约接种时间。接种当日耐心解释家长所提出的疑问,消除家长的顾虑,同时向家长进行知识宣教,讲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禁忌症、适应症等。与小儿适当接触,轻声问候,消除小儿恐惧心理。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尤其重要,首先每天对接种区域进行清理消毒,保证明亮的环境、舒适的温度及空气流通,摆设花草及儿童喜爱的小玩具,在墙壁贴上可爱的动物壁画,增加家长及小儿对接种环境的亲切感。
1.2.2接种中护理
对疫苗的生产日期、单位、有效期等进行仔细检查,同时检查药品有无破裂及混浊等情况,核对小儿姓名、年龄;在疫苗抽吸及配制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计量准确、方法正确[2];在整个过程中亲切的与家长及小儿进行沟通、适当的抚摸小儿,减轻小儿的紧张、恐惧情绪,对哭闹的小儿进行安慰,指导家长如何摆放小儿体位,如斜坐位或环抱坐位,保证小儿舒适的体位的同时,尽量减少小儿肢体活动;接种时接种人员应站在小儿的侧位,对年龄稍大的小儿嘱咐家长通过语言交谈转移小儿注意力,年龄较小的小儿用玩具转移其注意力,避免小儿观察到注射过程而产生抵抗及畏惧心理;对注射部位进皮肤消毒,操作应熟练有序,注射中注意观察小儿变化,如出现过度紧张及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将小儿平放仰卧,头部稍低位,可给予口服糖水,缓解小儿虚脱症状;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球按压注射部位止血,避免注射疫苗流出。
1.2.3接种后护理
接种完毕后引领家长及小儿进入观察室休息30min,期间观察小儿生命体征,如有恶心、呕吐、腹泻或注射部分硬结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处理。观察室应同样保持环境清洁,温度适宜及保持通风状态。告知家长当天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不要洗澡,同时家长应嘱咐小儿不要搔抓注射部位,年龄较小的小儿应加强监护[3],留下联系方式,如出现不适及时与医院联系。告知家长下次接种时间,提前预约。
1.3观察指标
调查小儿哭闹程度评分,分为:0分,小儿无哭闹情绪,能够配合接种;1分,小儿稍有哭闹,但接种中无肢体反抗或稍有活动但不影响预防接种;2分,小儿哭闹较多,接种时躁动明显,稍加制止可停止;3分,小儿哭闹严重,需强行制止。家长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记录小儿不良反应指标: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硬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小儿哭闹程度比较 观察组小儿哭闹评分各级比例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小儿哭闹程度比较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舒适护理最早是1995年美国学者Kolcaba提出,后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强调整体化、个体化,以给病人最舒适状态为目标的护理模式[4],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理舒适、心里舒适、社会舒适及精神舒适。舒适护理的开展与医院硬件设施及护理方法密切相关,要求完善的护理管理体制以及护理人员较高的护理素质。在临床中,舒适护理除了应用于免疫接种,还应用于产科患者的护理[5]、在血液透析病人护理、癌症患者的护理[6-7]以及外科手术患者护理等[8]。预防接种是我国公共卫生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让家长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了解预防接种基本知识尤为重要,本次研究显示,在预防接种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小儿依从性,增加小儿家长满意度及减少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同时让小儿家长对预防接种有了充分的了解,促进家长及小儿积极配合预防接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振玲,张艳玲,隋凤湖,等.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77-78.
[2]黄息凤.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910-1911.
[3]杨丽娜,阎淑芳,张文博,等.舒适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
影响的研究[7].护理研究,2008,22(11A),2931-2932.
[4]彭惠容,邹思玉,邵焕琼,等.提高家长、儿童对预防接种依从性的措施.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10-111.
[5]谢友明.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舒适护理措施探讨[J].临床研究,2012,5(7A):137-138.
[6]张丽华.儿童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预防护理.护理学杂志,2013,28(23):48.[7]刘玉珍,郑朝生,林旭妮,等.舒适护理对晚期喉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7.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0):9-11.
[8]刘福艳,张秀洲,耿君.舒适护理在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20):41-42.
论文作者:杨春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小儿论文; 预防接种论文; 舒适论文; 家长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疫苗论文; 满意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