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情景教学和教学情景的创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景论文,理念论文,课程论文,试谈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主题内涵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教学课堂,情景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绪。随着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新的《课程标准》全面应用,对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课程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经历,丰富学生学习经验,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展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发展、积极情感的形成的统一。”
新的课程理念所要求的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过程,它必须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师生互动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情景,应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参与课堂活动的各个个体或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设计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关系,师生的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能力和基本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焰,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应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实验情景”。为了激活互动关系,使学生顺利进入问题的核心,诱发学生提出问题,应创设具有“和谐、有效、真实的情景”。
二、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情景教学理解
1.新的课程理念对学生的要求: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1)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情景,应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能改变他们学习方式的氛围,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面对实际生活的挑战能力,是一种国际发展趋势。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与教师的创设情景教学有着直接关系。教师的包办、教师的满堂灌,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不主动积极思考问题。这样的结果使有些学生表面上静坐在那儿,看起来很认真,到底有没有听讲,听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对其听课效果教师并不知道。这都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单向传输知识带来的弊端。
(2)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情景课堂,应是提供给师与生研究探讨问题的场所,可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以对话、聊天、讨论的形式取代传统的说教形式,从而避免传统教学中师对生单向传输知识带来的弊端。学生上课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强化新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把握一些主要的问题。预习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或模糊的问题,他们会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对这部分知识给予特别关注,直到通过讨论得到解决。这种教学活动面向最广泛的学生群体,注重每个人的参与,尽可能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和理解知识。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让自学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帮助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集体提高、共同进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既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教师的民主、师与生的平等。
(3)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情景教学,必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4)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情景教学,学生的学习包含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团结协作。①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乃至自主学习,也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②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它是一种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学生的社会活动习惯由个人行为转变为同伴的合作活动,这一活动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的要求: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1)教师角色应进行重新定位。变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和知识的灌输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信号,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作为载体,备课的重点要备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他活动形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员。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要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师生呼应、教学互动的局面。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三、新的教学理念下实践情景教学的具体做法
物理情景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以用如图1进行:
图1
下面就“动滑轮使用特点”教学片段为例加以说明。
创设情景、激活思维。是指提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自己能够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物理趣味问题或已学过的旧知识等。这符合“学习始于问题”这一正确的看法。在“动滑轮使用特点”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生产和生活中动滑轮工作的情景,激发他们主动了解和探索物理问题的欲望。
尝试学习、提出猜想。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尝试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对自己所闻提出一些看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类,确定学习目标,对一些特殊性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1)动滑轮如何组装;(2)动滑轮使用拉力的大小可能与拉力方向有关;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与所提升的重物的重量有关。
铺垫研究、确立方法。学生在尝试学习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疑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教师给出的一些铺垫,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结构之间搭桥铺路、扫除障碍、弥补缺漏,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学习新知识的情景之中。对新的问题进一步讨论,确定方法,编制工作单。
[讨论目标](1)如何设计实验?(2)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设计出记录表格。(4)比较哪些物理量?比较哪些现象?
[学生交流]实验操作步骤:(1)用弹簧秤称出重物(钩码)重量;(2)动滑轮的自重;(3)再用弹簧秤测出动滑轮绳子自由端(末端)的拉力;(4)改变用力的方向再次测量出自由端(末端)的拉力大小。
[设计工作单]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 用力的 滑轮重/N
重物重量 末端的拉力
序号 方向 /N /N
小组探究、团结协作。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研究,要求:
(1)测量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记录表格中。
(2)分析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写出实验结论。
(3)有哪些新的问题出现,哪些是你能解决的,哪些是你无法解答的。
交流讨论、资源共享。交流活动结果:
(1)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斜着用力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大小比竖直提升重物时要大;
(3)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动力等于重物和动滑轮总的重力的一半。
总结提高、解决问题。这是情景教学的最后阶段,是整节课的高峰期。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因而思维特别活跃,对问题急于弄个水落石出。
(1)学生用刚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开始创设的情景问题:工人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目的是为了省力;
(2)进一步的探究问题有:①动滑轮的实质是什么,与前面学的省力杠杆有联系吗?②如果既省力又要改变用力的方向该怎么办?
四、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情景的创设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创设能激活互动课堂的教学情景,有多种方式方法。一般来说,所创设的情景应具备如下的特性。
1.驱动性
矛盾是发展的驱动力,教师以错觉和矛盾心理为突破口,创设能够引起强烈心理反差的真实惊奇情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真实、生动和形象鲜明的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反差点,出其不意地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崭新的画面,创设心理“不和谐”的情境,使他们感到惊奇或为之震动,激起他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愿望,促使他们主动进入思维状态,激活互动课堂。如在“浮力产生原因”教学中,我先问“乒乓球浸在水中一定会上浮吗”,学生毫无疑问地回答“乒乓球一定会上浮”。接着我将矿泉水瓶去掉底,将瓶口向下,乒乓球先放入瓶口,再倒入水,发现乒乓球是静止在瓶口而没有浮起来。学生凭借生活经验都认为乒乓球是一定能上浮的,但是我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情景却是与学生想象的不一样的情景。矛盾被激化,智慧的火焰被点燃。强烈的心理反差驱使他们迫切要求知道“此时乒乓球不能上浮原因出在哪里、怎样才能让它浮起来”。并为此展开激烈的争论,对学生回答我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请学生们利用器材分小组自己去探究,并讨论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亲身体验,丰富感性认识得到实现。由于学生在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所以说感知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亲身感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原有认识水平的局限或思维定势、直觉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形成一些不可靠的观念或判断。当他们原有的观念、判断同真实的、科学的结论发生矛盾时,强烈的心理反差必然会驱动他们学习动机。
2.惊奇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素材,捕捉学生的心迹,精心设计实验,创造惊奇气氛,使学生“惊之以心,动之以情,发之以问,晓之以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始于惊奇”。惊奇能够带来强烈的刺激,刺激是大脑兴奋的信号,是思维的驱动力。惊奇的心态往往伴随着疑问,能够激活学生求知的渴望和探索的意念。在物理教学中,庞大的实验、惊心动魄的场面、强烈的心理反差以及出神入化的实验方法等,均能激活学生互动课堂。如“探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教学中,我是以“动人心弦”的情景引入新课。课堂开始我是用一细钢丝将一个大铅球悬挂起来,把球拉开一个角度放在我的鼻尖前,然后放开,让学生观察球的摆动。当球向我头部摆回来时,学生高喊“躲开”,但我纹丝不动却安然无恙,球又摆回去了。……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有惊无险”的结局使学生惊讶,“为什么”的念头就油然而生。
3.真实性
从心理学生的角度看,这个年龄孩子们需要的是真切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情景。具有吸引力的真实情境的创设,能激起学生的疑惑、矛盾感、好奇心,形成探究的动机,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最佳的探究学习心理状态,为顺利进入探究问题的核心,奠定动力基础。教师只有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能力的发展状况,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创设问题产生的真实的物理情境才能和谐,激起学生的疑惑、矛盾感与好奇心才有力度;教师只有明确探究问题的重点、方法,创设有效的、和谐的、真实的情景,才能使学生顺利进入问题的核心,诱发学生提出问题,激活互动课堂。如“大气压强”教学,我将红墨水注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中,问学生“你怎样让里面的水不流出来?”当时学生正在交流讨论时,有位学生突然说:“行不行让我们做个实验就知道”。按学生的需要,于是为学生安排了动手操作活动。最后他们探究结果有三种情况:①用手堵塞下面的端口,水不会流出来。②用手堵塞上面的端口,水不会流出来。③用手堵塞任一个端口,玻璃管任意放置,水都不会流出来。根据学生结果,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最后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是“大气压强的存在,它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在各个方向产生压强”。
4.趣味性
立足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有趣实验。把物理知识生活化、趣味化,学生会感到亲近、新鲜、有趣,他们会在愉快的情趣中不知不觉地将互动转向物理内容,进入物理世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在“探究光的颜色”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一个学生游戏情景,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发现问题。学生课桌上都放着一个三棱镜,一个平面镜,手电筒,红色、黄色、绿色玻璃片等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实验器材。提出游戏要求;“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光学方面的游戏,请你们用这些器材能玩弄出哪些花样?并做好记录。”
学生很投入,各式各样玩法都有。“太奇妙了!”窗口边的学生突然惊讶起来。
他在玩三棱镜时,三棱镜把由窗口身入白色太阳光分散成色彩分明的光带,正投射到洁白的墙壁上。
“怎么做?”其他学生很是惊奇。有很多学生也顾不了课堂,拿着自己的三棱镜挤到窗口的阳光下弄了起来。
有位“想捣乱的”学生顺便拿起桌上的红色玻璃想挡住这些色彩分明的彩光。结果色彩分明的光变成了一块红的光斑,他又将其他玻璃放上,分别成了其他颜色的光斑。
学生的“为什么?”一个接一个。课堂充满着轻松、和谐、交流互动的氛围。
学生看到色彩分明的光带立即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趣会自觉地进入色彩斑斓、光怪离奇的物理世界,并思索奇妙无穷的物理现象所蕴藏的自然规律。
学生不仅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而且还对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事物感兴趣。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或他们熟悉的自然现象设计实验,也能够创造出很理想的兴趣情境。生动、新鲜、别致的实验,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学生看之动心,思之有趣,品之有味,能够激活兴趣,使学生产生互动的动机。此情此景,学生真想马上就得到问题的答案,从上课的开始就投入积极互动的状态。逼真、生动、形象、有趣,学生会在趣中生疑,疑中求知,在愉快的情趣中主动进入互动状态。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活学生兴趣,我们教师都应该选择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兴趣能激活求知的愿望,是互动的诱因。在物理教学中,设计新颖独特的实验,塑造生动、别致的直观形象,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能够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焰,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耐人寻味、新鲜别致的兴趣情境,能够激活学生产生互动的动机。
五、反思
情景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其表现形式上看包含实验情景、虚拟情景、形象情景、问题情景、故事情景、对比情景、音乐情景。无论情景教学形式怎样变化,其共性都是通过教师创造学习诱因,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不要离开教学内容一味地追求形式,为情景而创设情景。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从教材实际内容出发,选择恰如其分的情景教学的形式,不能牵强附会、不分主次、哗众取宠。
新的课程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新的课程理念把教学活动定位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提高必须要有载体,而这一载体就是交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这种交往就是教学互动过程。激起教学的互动,核心是情景,只有创设一个和谐教学情景,才能真正地激活互动课堂,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教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