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光药品、特殊药品、抢救车药品质量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王静,李华通讯作者

避光药品、特殊药品、抢救车药品质量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王静,李华通讯作者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225400

避光药品、特殊药品、抢救车药品是医院药房需要关注的重要部分,为了加强该方面的安全,我院药剂科制订相关制度。我院药剂科针对避光药品、特殊药品、抢救车药品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从药品质量检查小组、避光药品的存放与使用、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抢救车药品的管理等四个方面人手,分析总结该院住院药房在避光药品、特殊药品、抢救车药品等方面的药品安全管理措施,为药品管理制度的实施及完善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提高住院患者的用药质量和安全。

1、制订住院药房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成立药品质量检查小组

随着我国医改工作的逐渐深入进行,医院住院部药房的药事管理职能不断增强.作为现代药学的服务机构。药品安全管理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需要进一步统一规范和强化。为了提高住院药房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我院药剂科在国家药品监管制度基础之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药品安全管理制度。住院药房针对各项药品管理制度编制培训内容,组织药房工作人员统一学习;同时组织各类药学知识培训,提高药房药师的药学专业素养,培训结束后组织药学基础知识和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考核,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工作,否则重新培训学习。另外,药剂科成立药品质量检查小组,制定药品质量检查标准与细则,在医院和药剂科的指导下对住院药房及各个病区的药品管理现状进行评估,结果予以分析,之后再进行药品质量控制管理;要求各个部门加强调剂室清洁、安全和消防工作自查并如实记录:贯彻执行药品自查制度,对从库房新申领的药品进行监管,核对药品效期和批号,检验产品合格证和药品监管码是否登记;普药每月中期效期和批号盘点、月底基数盘点各一次,每日记录药品储存条件3次[主要包括温、湿度,如遇储存条件不适宜如温度过高(>20℃)或空气湿度过高/过低(<35%或>75%),及时干预并作记录];对贵重药品和精麻、毒性药品每日盘点.记录消耗量和剩余库存量、效期批号等。各病区存放药品,主要是麻醉药品(放置于专用麻醉药品柜,专柜加锁)、抢救药品、大输液和临床周转药品等,除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记录外.药品质量检查小组需与护理人员每月进行一次全方位检查,并做好记录,由护士长或责任人签字盖章,将检查表及时汇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意见。对于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药品标签残缺,包装破损,效期印刷缺失或字迹模糊,空瓶碎瓶等药品质量问题,或注射剂颜色变化、包装内出现不明物质、配液过程发现异常问题等疑似药品质量问题,值班药师及时与药品质量检查小组沟通,上报质控室,通知药品供应科和厂家,对问题进行核实并处理并如实记录,如遇疑似重大药品质量问题第一时间通知住院药房停用该批次或所有批次药品,召回已发药品,待问题查明后再予以处理。针对调剂差错问题.目前该药剂科使用品管圈方法等医院质量管理工具。每月召开一次药品质控会议,分析差错发生原因,制订改善方案,从而使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2、避光药品的存放与使用

药品的稳定性同样会受到光照的影响,光线特别是其中的紫外线能加速药品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1]。光照条件下,一些药品容易被氧化、水解、分解、聚合或异构化等。使药品的活性成分含量降低或杂质增加,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受到影响[2]。药学部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和光稳定性数据等制订了避光药品目录和相关管理制度,对避光药品的储存和临床使用提供指导意见。避光药品在调剂和核对过程中使用原包装或能有效避光的容器,并在发药过程中向相关护理人员交代避光事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将避光药品分为两类.包括严格避光药品和采取适当措施避光使用药品:严格避光药品在静脉输注时须使用避光输液器或避光输液袋,如注射用硝普纳临床使用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配置后静脉滴注,阳光下直射10 min可致其分解13.5%,同时颜色和pH值发生变化,因此需采用避光输液器静脉给药:采取适当避光措施使用的药品可在静脉滴注时关闭室内日光灯、拉上窗帘等方式避光,如尼莫地平注射液说明书规定不可直接暴露于日光下:但在散射光或人工光源下10 h内使用完毕不必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另外,对于如左氧氟沙星和一些抗肿瘤药物,使用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住院患者或家属交代。不可在阳光下暴晒等,以免降低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3、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

特殊药品主要分为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等,另外《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将易制毒药品也列入了特殊管理药品的范畴。特殊药品与其他药品的安全管理不同,作为药品时,同其他药品一样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在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中发挥作用;当它们通过非法渠道流人社会就有可能成为毒品,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3]。因此特殊药品的管理是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药剂科分管的各个药品调剂室常用的特殊药品主要有盐酸吗啡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可待因片、芬太尼透皮贴、三氧化二砷、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A型肉毒素等。住院药房工作中认真落实《特殊药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特殊药品做到“专人负责、专用处方、专用帐册、专册登记、专柜加锁”。按照各病区的实际需求保证相对数量的药品供应。在使用时各病区领取专用处方,在处方使用登记表填写处方编号、领取科室、领取人,加盖科室专用章:医务处对医生进行培训并考核,符合要求的医生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开具专门处方。需注意开具毒、麻、精神和放射药品时,做到双人复核。落实癌痛三阶梯用药治疗原则,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痛苦。对于晚期的癌痛患者,其用药条件可适当放宽。住院药房和病区内特殊药品要做好每日消耗记录。每班清点,核对药品数量和有效期,保证账物相符。出现问题时能够做到有因可查,有据可循。

4、抢救车药品的管理

抢救车的药品是为病区急救患者所备用的。有效有序的抢救车药品直接关系着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药剂科向每个具有抢救车的临床科室发放抢救车药品征求表。整理综合之后,确定抢救车药品种类及数量,每个科室根据自己病区实际需要可增加2至3种药品。通过对抢救车药品布局的调整。药品放于药盒中按序摆放,并在药盒明显处黏贴标识。实际使用过程中,治疗班护士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每周检查2至3次药品品种、基数和效期,并做好抢救车药品基数登记本,若发现存在效期小于6个月的药品,如实记录在抢救车药品近效期登记本上。药品质量小组对配备抢救车药品的病区进行药品基数、效期检查,每月1次,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长或治疗班护士沟通,确认后签字盖章,检查记录本定期上交汇总,分析结果并反馈意见。

参考文献:

[1]郭丹丹,张洪峰,王乐平,等.光照和温度在药品储存中的现状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381-382.

[2]曹原,司继刚.我院加强避光药品临床使用管理的体会[J].中国药房,2016,27(16):2246-2248.

[3]满春霞,邹武捷,杨淑苹,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研究-国内外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制制度比较研究[J].中国药房,2017,28(1):23-26.

论文作者:王静,李华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避光药品、特殊药品、抢救车药品质量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王静,李华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