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牛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深圳518110
【摘要】
目的:探讨团体护理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辖区内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名社区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团体护理干预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护理能力等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护理干预对于社区慢性病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其能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团体护理;社区;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R6511+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29002
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慢性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慢性病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本文以我辖区内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名社区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团体护理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做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我辖区内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名社区慢性病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549±430)岁,在疾病类型方面,有23例患者有高血压、21例患者有糖尿病、14例患者有糖尿病及高血压、17例有冠心病、5例为其它疾病。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我们要求所有患者生活可以自理,未合并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及肝肾肺严重疾病,在进入治疗队列前半年内无抢救史。要求研究对象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能够理解本研究中健康教育内容及自行完成本研究中所涉问卷。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所患疾病方面未见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团体护理干预项目,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患者进行分组,分组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病程进展、治疗效果、康复阶段等内容,将病情相似或康复阶段相近的患者归为一个团体。之后,我们由专人对护理团体负责,定期组织护理团体进行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另外,团体护理干预另一重要措施是自我护理能力管理,每次活动后,由护理人员发放自我护理卡片,卡片上标注有患者日常应进行的护理内容,嘱患者每日按照护理卡片进行自我护理,并进行记录。
13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本文研究指标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三个维度,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每个维度满分5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心理症状越严重。本研究第二部分是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自护意识和自护技能两个维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结果越积极。
1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X±s)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生活质量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X±s)
3讨论
有研究显示[6],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其心理健康水平是低于人群常模的,且这种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一方面是来源于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来源于疾病使患者与社会产生隔膜,无法充分利用社会支持,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心理学上已经较为成熟的团体干预概念,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了团体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我们的团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症状水平,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自我护理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团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而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对于需要长期接受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团体护理干预对于社区慢性病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其能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晓倩,宋春华,李长平等.天津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5):667669
[2]王友发,LIM Hyunjung,吴杨等.全球慢性非传染病负担急剧增长及中国的现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5):688693
[6]张通.重视慢性病康复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9):669
论文作者:唐艳魏少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1
标签:患者论文; 团体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水平论文; 病患者论文; 自我论文; 两组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