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陇南 746000)
【摘要】目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肌桥和壁冠动脉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20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由两名资深影像科医师进行图像观察,判断有无心肌桥-壁冠动脉存在。观察心肌桥厚度与壁冠动脉长度,并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壁冠动脉近端及远端状况。结果:200例患者可疑冠心病患者中,发现存在心肌桥-壁冠动脉64例(32.0%),共计76处;其中心肌桥-壁冠动脉位于左前降支部位共计61处,所占百分比为80.3%(61/76);心肌桥厚度为0.8~13.1mm,平均为(3.6±0.8)mm;壁冠动脉长度为7.8~62.8mm,平均为(24.6±3.5)mm;心肌桥-壁冠动脉合并近端血管粥样斑块硬化者36例(56.3%)合并近端及远端血管粥样斑块硬化者2例(3.1%)。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肌桥和壁冠动脉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观察到患者的心血管情况。
【关键词】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心肌桥-壁冠动脉;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062-02
随着现代CT技术的不断发展,双源CT的时间与空间分辨度得到有效提升,辨识度特高,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保障[1]。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肌桥和壁冠动脉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20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03例、女性97例;年龄为43~71岁,平均为(52.3±4.6)岁。所有患者伴随胸闷、胸痛等临床表现。本次研究观察排除:①碘对比剂禁忌症者;②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呼吸系统疾病、心律不齐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进行图像观察,判断有无心肌桥-壁冠动脉存在。观察心肌桥厚度与壁冠动脉长度,并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壁冠动脉近端及远端状况。
仪器设备:采用德国西门子第二代双128排炫速双源CT机;MMWP图像处理工作站。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电压为120KV、电流为400mAs,螺距-心率采用自动匹配技术,参数为0.2~0.45。扫描前不服用降心率药物,扫描5min后常规给予硝酸甘油0.5mg来扩张冠状动脉。检查前训练患者的呼吸,扫描前快速注射20mL生理盐水。扫面开始后以3.8mL/s速率肘静脉注射60~70mL非离子型对比剂,然后快速注射40mL生理盐水。扫描范围为支气管分叉平面至膈面。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检出率
200例患者可疑冠心病患者中,发现存在心肌桥-壁冠动脉64例(32.0%),共计76处;其中心肌桥-壁冠动脉位于左前降支部位共计61处,所占百分比为80.3%(61/76),见表。
3.讨论
冠状动脉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扩张等一些列病变,冠状动脉异常应变例如心肌桥、粥样斑块硬化等,在心脏运动过程中,由于血管直径变小,出现供血供氧不足的现象,从而引起心脏疾病[2]。X线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3],具有准确率高、抗干扰性强的效果,能够有效、直观观察到患者的冠状动脉情况,分析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存在严重病变能够直接实施介入治疗,但是该方法属于一种有创检查方式,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存在无法判断斑块性质以及异常冠脉与其他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现象[4]。双源CT能够通过增强扫描和三维创建等技术,将患者冠状动脉解剖图、病变特征直观显示出来,并通过CT测量评估患者的病变程度。随着CT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临床诊断各种疾病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目前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常用的方法有冠状动脉造影、心血管超声以及多普勒超声技术、CT冠状动脉成像等技术[5]。冠状动脉造影在心肌桥中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有无“挤牛奶效应”存在,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都会出现“挤牛奶效应”,这与心肌桥的长度、厚度以及解剖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通过直观显示冠状动脉与心肌的解剖关系来判断检查者有无心肌桥,本次研究所采取的双源CT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空间及组织分辨度较高,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心肌桥-壁冠动脉情况,能够获得精确的CT影像学图像,能够观察到患者的冠状动脉情况。并且在三维重建后的图像能够动态观察患者的心血管状况,从而更加直观、精确的反应患者的心血管情况。本次研究观察中,400例患者可疑冠心病患者中,发现存在心肌桥-壁冠动脉64例(32.0%),共计76处;其中心肌桥-壁冠动脉位于左前降支部位共计61处,所占百分比为80.3%(61/76),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分析,这可能与左前降支位于心肌内有一定的相关性;心肌桥厚度为0.8~13.1mm,平均为(3.6±0.8)mm;壁冠动脉长度为7.8~62.8mm,平均为(24.6±3.5)mm;心肌桥-壁冠动脉合并近端血管粥样斑块硬化者36例(56.3%)合并近端及远端血管粥样斑块硬化者2例(3.1%),说明有近半数心肌桥-壁冠动脉患者合并近端血管粥样斑块硬化者,与相关文献一致[6]。
综上所述,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肌桥和壁冠动脉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观察到患者的心血管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安明,史跃,朱丽丽等.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价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关系[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1(8):579-581.
[2]黄海峡,陈宏伟,方向明等.单纯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双源CT表现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5,23(10):1447-1450.
[3]王安明,史跃,朱丽丽等.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J].解剖与临床,2014,15(2):94-96.
[4]刘志健,董光,耿海等.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时心肌桥的检出及其临床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6(6):418-420.
[5]刘世合,柳澄,王锡明等.双源CT对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肌桥长度和厚度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23(2):173-177.
[6]彭泽华,蒲红,白林等.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CT表现[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0(1):36-40.
论文作者:杨俊辉,闫荣,王勇斌,杜军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心肌论文; 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造影论文; 粥样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