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轨迹: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青少年时尚热点综述_校园民谣论文

青年轨迹: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青少年时尚热点综述_校园民谣论文

青春的轨迹:90年代中国内地青少年时尚热点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中国内地论文,轨迹论文,青少年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跨进了21世纪的门槛。怀旧、感伤的世纪未情绪随着“千禧年”的来临而渐渐淡去,代之以希望和憧憬。20世纪90年代的时尚弦犹在耳:网虫们依旧孜孜不倦地在虚拟世界里漫游;金庸小说依旧长盛不衰;张惠妹的歌声依旧嘹亮……然而红极一时的“还珠格格”已成昨日黄花,人们又开始追寻新的时尚。时尚是什么?时尚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沉淀着当时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情感;时尚就是流行文化,虽然它总是表现为这一种或那一种“物”的流行,但本质上却是给人以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使得大众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

时尚是人类思潮的参照系,时尚的衍变演绎着历史的沧桑,也折射出人们渐变的心路历程。每一波时尚的潮起潮落,皆显示着人们信念的更迭。捡拾时尚的碎片,就能轻易复原出一部生动而感性的历史图卷。

中国的20世纪90年代,是中西文化磨合的年代,处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互动时期。人们从一首歌曲、一个汉堡、一部影片中就能领略外面的世界。正是这些似乎无关紧要的时尚之物正在慢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改变着青少年一代,同时传统文化也依旧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人们。90年代的青少年在两个文明的交汇下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受着多元文化的洗礼,从困惑、迷茫到理智、成熟;从全盘接受到有所选择。在此,我们只是撷取其中闪光的碎片,将10年的光阴串起来,写就这部青少年时尚“流变的故事”。

音乐时尚篇

音乐是最能反映人们心态的文化形式之一,尤其是人人都能来两句的流行歌曲,人们总是喜欢唱出自己的“心声”。青少年是流行音乐最大的受众群体,他们最善于用自己所喜爱的歌来表达喜怒哀乐。从柔情蜜意的港台情歌,到一派清纯的校园民谣,再到充满激情的中国摇滚,可以说,每一类歌曲的流行都代表着青少年的某种心态,流行热点的演变折射出青少年社会心态的变迁。

港台流行歌曲与“追星族”现象

早在80年代初港台流行歌曲就已传入内地。80年代是港台歌坛最繁荣的时期,然而繁荣过后出现的大批明星与低迷的听众又使港台歌坛陷入窘境。由于港台自身的市场已无潜力可挖,而内地文化市场沉闷单调的气氛又早已让人心生厌倦。于是90年代初,港台流行歌手开始纷纷到内地“淘金”。他们绚丽的装束、动感的舞姿、缠绵的情歌一下子便吸引住内地青少年。加之媒介的炒作、港台商家对明星的包装,以及商业的动作,对内地“港台风”的形成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港台明星们风情万种的大画像、小照片装点着大街小巷以及男孩女孩们的居室小屋,大有天女散花、铺天盖地之势。每当明星们来内地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内地歌迷的狂热也是那些明星们所料不及的。“追星族”们把明星下榻的宾馆团团围住,只求能见上一面;他们疯狂地给明星献花、送礼物;他们为搞到一张演出票,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逃课去看演出;他们热心地搜集与明星有关的一切……他们在追星的狂热中抛弃了往昔的腼腆与羞涩,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各自偶像的热爱与崇拜。

像这样狂热的追星现象,无论北京、上海、广州还是内地的其他城市都屡见不鲜。本来青少年的“追星”行为本身无可厚非,可视为青少年“青春期”寻找精神依托的一种表现,可问题是其崇拜的偶像几乎都是港台艺人,对本土出产的“明星”却极为冷淡。这一热一冷反映出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现象。港台文化在90年代初已在相当程度上构成内地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体,甚至影响着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让我一次爱个够”、“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等等,已经成了许多青少年的生活“座右铭”。一些学者将港台文化的传播视为“从领袖崇拜到明星崇拜”、“从政治崇拜到物质崇拜”的过程,认为这虽然不是什么理想境界,却也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迁。当代青少年不会再从领袖语录和政治读物中寻找人生答案,但又无所适从,只好从流行歌曲中求得暂时的精神抚慰。当他们遇到生活的挫折时,不会再背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而是高唱“风雨中这点儿痛算什么”,或是自我安慰“至少我们还有梦”。也有不少学者对港台流行文化成为内地青少年的时尚热点而深表忧虑,认为港台文化毕竟是商业文化,缺少力度和深度,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建构;同时,个别青少年狂热追星带来的一些不良后果(如出走、自杀),更使“追星族”现象成为90年代初最具争议的青年文化问题之一,舆论对此大都持反对意见。而青少年则对社会的群而攻之甚感委屈,一方面他们认为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偶像,另一方面又认为狂热追星的“痴情一派”毕竟只是小部分人,不能代表全体。在他们看来,最打动他们的不是明星形式上的吸引力,而是那些他们认为更贴近自己生活和内心感受的歌词。

也许的确如此,1994年后,内地青少年狂热追星现象渐趋弱势。因为港台“明星”的“幕后新闻”频频披露,被包装的美好形象渐渐失去光彩,同时曲调的过于单一与永远的缠绵悱恻已不再适应当代青少年的求变心理,从而使得此后的王菲、张惠妹等大牌明星虽然依旧能够唤起青少年的热情拥护,但却再也没有了痴情的“围追堵截”,青少年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音乐本身及明星们的内在素质。内地流行乐坛随着受众审美与心理的变化而有了新的指向。

原创的都市民谣与校园民谣

1993年,内地原创音乐开始登上乐坛。先是以《我的1997》和《小芳》为代表的都市民谣风行一时,街头巷尾皆可听到有人在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紧接着《涛声依旧》、《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等也开始流行并一度成功打入港台流行乐坛的排行榜。1994年4月, 古城南京举行南北歌星演唱会,荟萃了内地乐坛大批新老歌星,场面轰动而又热烈。以至后来的业内人士百感交集地把这场演唱会称之为内地流行音乐的“金陵春梦”。

随着内地明星制、制作人、签约包装、加盟海外兵团等氛围的形成,内地歌星在经过商业化“包装”后越来越像带着“乡音”的港台歌手,以至于很快便被早已厌倦了矫情的“港台风”的青少年晾在一边。青少年所青睐的是更纯情、更贴近生活的校园民谣。

1994年初夏,一盘词曲优美、贴近生活、演唱深情悠远而又轻松自如的《校园民谣Ⅰ》悄然上市,很快便传唱开来,从而揭开90年代“校园民谣运动”的序幕。随即在当年北京高校毕业生联欢晚会上,一个半长头发的男孩携一把吉它,以一曲《同桌的你》使得台下无数学生泪光荧荧。与以往商业气息极浓的其他流行歌曲相比,校园民谣显然是以清纯取胜。《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白衣飘飘的年代》等等这些由学生自创的歌曲,很容易使人回忆起那共有的校园生活,那带着一点儿青涩、一点儿纯真、一点儿傻气的学生时代。

“校园民谣运动”的兴起,源于大学生们在经历了“出国热”、“经商热”和“港台流行歌曲热”的冲击后,开始对社会与人生进行冷静思考之后较平静的心态。校园民谣以其纯朴的感情和表达,唱出现代人所珍视的诚挚与坦率,而通过歌曲所展现的大学生们日渐开阔的视野、理想主义热情以及青春朝气,也不能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

然而纯朴的校园民谣在日益商业化的社会中难免受到影响。沾着商业包装气息的《校园民谣Ⅲ》的发行,标志着校园民谣的转变和衰落。以至轰轰烈烈的“校园民谣运动”只留下一个尾声,那就是北京音乐台后来的一个名为“校园民谣”的很怀旧的栏目。而此时的一些年轻人早已把理想主义的热情投向了摇滚音乐。

中国摇滚乐的冲击

中国的摇滚乐肇始于1986年5月9日崔健在工人体育馆的那首《一无所有》,并一炮打响。此后中国摇滚乐一直以反叛形象、另类姿态立于世人面前,逐渐为年轻人所接受。到90年代中期内地摇滚乐愈演愈烈,仅北京就有大大小小500多支乐队,再加上西部和南方的摇滚乐, 一时间形成蔚为壮观之势。有人说这是东方摇滚乐抬头的年代。经过多年的酝酿、碰撞和磨练,中国摇滚音乐已经趋于成熟,足以登上大雅之堂。

摇滚乐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现代年轻人的另一种追求与人生状态。摇滚乐的本质是自由的象征,它激发着年轻人内心深处渴望自由、向往幸福、追求理想的意识。正如一位学生所言:“摇滚乐真实,毫不虚伪,宣泄了我们心中的真实生活感受,我们无法不喜欢。”中国摇滚乐先驱崔健被其崇拜者视为“我们的心”。摇滚乐此后长时期在年轻人中流传,在90年代后期与其他流行歌曲在歌坛上平分秋色。此时内地的流行乐坛已不再是港台或内地的某一方雄霸天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内地有田震、那英,台湾有张惠妹,香港有王菲,大家共存共荣。青少年对歌星们的心态亦多元且平和,并日趋个性化。

运动时尚篇

在我国,传统的运动方式无非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之类,最简单的跑步也就是运动了。在90年代却出现了众多新的运动休闲方式,从最初的“呼啦圈”到蹦迪再到溜旱冰而后到卡丁车,一个比一个“洋气”的运动方式逐一登场。虽然这些运动方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源于青少年对“洋文化”的好奇,但更多的却是它们迎合了青少年生理、心理的需要,才被青少年普遍接受。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少年是社会运动时尚的主导力量,任何一种新的运动休闲方式如果能得到青少年的青睐,就能在社会上迅速流行开来。

运动与休闲:从“呼啦圈”、蹦迪、溜旱冰到卡丁车

90年代最早成为时尚的运动要数玩“呼啦圈”了。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塑料圈能够引起青少年如此的青眼相待,实在是出乎意料。只是简简单单将其套在身上靠身体的扭动摇摆来使其转动的运动,竟在一时间成为时尚。当时学校里的女孩子们几乎是人手一个,课余时间大家一起转,以谁的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套的圈儿数多为胜。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校园里的一大风景。然而来得快,去得也快。过了一个冬季,“呼啦圈”也就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显新潮与青春活力的运动:蹦迪和溜旱冰。

迪斯科在80年代就随着牛仔裤一起流入内地,作为一种时尚,当时就颇多争议,同样也经历了向传统挑战而后被普遍认同的过程。90年代初跳迪斯科舞似乎已由潮流的尖端跌落为街头老大妈们的晨练方式,在其自身的发展周期上已接近尾声。然而时过几年属于年轻人的“迪斯科热”又卷土重来,并冠以“蹦迪”的名称。场地也不再是随随便便哪里都行,必须是有着专业化设备的高档迪厅。参与者是绝对新潮的装束,在震耳欲聋的快节奏的音乐声中自由地手舞足蹈,没有规则,没有约束,也没有人会对你评高论低。大汗淋漓之后便是全身心的放松与舒展,一时间,“火爆迪厅”与“新新人类”成为小报传媒纷纷追逐的热点。

溜旱冰之所以流行,道理也与蹦迪相似,皆是有专业化的旱冰馆,有回荡旋绕的音乐,有潮水般的人群。混迹其中,大可不顾自己的形象,摔倒了再爬起来,图的就是一个痛快。有些聪明的商家把迪厅与旱冰馆以及咖啡厅结合起来,使其成为青少年喜爱且时髦的社交场所。在此他们既可以与朋友们酣畅淋漓地发泄一通,又可以找一个角落坐下来倾心相谈。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青少年迷恋这两项运动的原因。

随着国外赛车运动被介绍到国内,90年代末内地新兴起一种类似的卡丁车运动。卡丁车运动的兴起,大部分原因是商家的推动。精明的商家把卡丁车引入内地之后,采取大量措施进行宣传推广,大做广告,在大学生中培养“卡丁车迷”,使之成为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但因其费用昂贵、危险性大、场地数目少,使这项运动难以普及,但卡丁车运动无疑已是时尚的代表。

上述各种在中国内地出现的强调自由自在,强调使身心得到舒展与放松的新兴运动方式,与乐坛上的摇滚相呼应,反映出90年代的青少年在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下,追求自由与个性、寻找刺激与时髦的普遍心态。

世界杯与“足球热” NBA与“篮球热”

在青睐新兴运动休闲方式的同时,青少年们也没有忘记那些传统的运动项目,尤其是那些近年来明星迭出的世界体育热点,如足球、篮球等项目更是大受青少年喜爱。大学校园里,一个足球场分成几个小场地用,场上七八支队,场下还有二三支队等待,踢足球要预约场地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公司也到校园租场地,组织职员周末踢友谊赛。足球、篮球随着世界杯和NBA及大众传媒的炒作, 迅速成为青少年追逐的运动时尚。

自1994年中国足球实行商业运作的俱乐部竞赛制以来,借国外球赛劲风,国内足球也引人注目起来,先是申花,后是国安, 以及其他甲A队,都成了青少年的新偶像。或许是看腻了歌星们的矫揉造作,球场上生龙活虎的足球明星令人耳目一新。少女们爱看人,少男们爱看球,尤其关注中国队是否能冲出亚洲。学校和家长对看球也较为宽容,大部分学校还转播重要比赛。青少年球迷们在’98世界杯期间表现惊人,让有电视的小餐馆也捞了一把。1999年悉尼奥运会足球亚洲区预选赛上,中韩之战更是牵动了广大青少年的心。或许是掺杂了民族情感的缘故,青少年们对中国足球的态度十分一致:又爱又恨。不过并非所有的看球者都是铁杆球迷,除了本身爱好之外,造成青少年球迷众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谁不看足球谁就是落伍。

尽管没有足球那么火爆,但在篮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乔丹的名人效应下,“NBA热”也在中国内地很是风行。相对来说, 篮球在中国比足球要普及得多,场地的便利和乔丹的魅力使大中学生近几年掀起了一阵“篮球热”,几乎每所大、中学校都要举行的篮球赛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大为增强,最佳球员被授予“乔丹”的绰号。不过与足球不同的是,除了NBA,校园外的国内篮球联赛几乎没有观众。 或许因为我国的篮球赛实在不如足球赛精彩,或许因为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而篮球不是。

不管是篮球还是足球,都并不仅仅是因为传媒和球星的作用而成为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都是集运动与趣味,竞争与参与于一体的激烈运动方式,正符合充满青春活力,渴望拼搏,一心想要获取胜利的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从而使其成为在青少年中长盛不衰的流行运动。(未完待续)

标签:;  ;  ;  ;  ;  

青年轨迹: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青少年时尚热点综述_校园民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