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普内科 福建南平 353000
【摘 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近些年来收治患者300例,根据患者院中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院中接受常规护理患者有150例作为对照组,院中接受舒适护理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显著,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舒适护理;神经内科护理;应用效果
神经内科是医院重要科室部门,该部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病情严重,生活自理能力减退严重,给医院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而现代护理进展,生活水平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院护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基础性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和家属的要求。舒适护理是目前临床护理中新型护理,从患者心理、生理、社会、躯体等方面入手[1],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性护理,放松患者身心状况,使患者身心处于愉悦的状态中。本文通过医院舒适护理中应用,分析在神经内科中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近些年来收治患者300例,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患者或家属自愿签署了研究同意书;排除恶性肿瘤患者;患者认知正常,精神无异常;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别,对照组150例患者,男性93例,女性57例;年龄是在30-75岁范围,平均年龄范围在(61.85±6.34)岁;观察组150例患者,男性90例,女性60例;年龄是在30-78岁范围,平均年龄范围在(60.27±6.1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数据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能在研究中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院中接受的临床护理为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应保证患者病房环境舒适、安静、干净,病房光线柔和,温度在24℃-26℃,湿度控制在56%。注意患者在院清洁卫生,清理口腔皮肤,根据患者病情异常症状及时处理。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在院接受常规护理时,并联合接受舒适护理。(1)心理舒适护理。神经内科患者本身存在抑郁、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负面情绪加重会影响患者恢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讲解医院先进医疗设备,缓解患者治疗前不安情绪。同时要向患者讲解治愈成功案例,告知患者治疗期间所需要注意事项,尽量增强患者治疗恢复的信心,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医护人员注意倾听患者建议,尽量满足患者需求,放松患者情绪。(2)生理舒适护理。神经内科患者普遍存在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等,会给患者生理带来不适。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个人卫生清洁工作,积极清洁患者口腔、皮肤,饮食后应立即漱口。同时需要帮助患者洗漱、穿衣服、排泄等工作,期间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每2h变换一次体位,动作轻柔缓慢,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期擦拭皮肤,帮助患者翻身,以免发生褥疮、压疮等。(3)疼痛护理。患者各项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指导患者深呼吸,与患者多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听音乐、看视频,尽量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医护人员治疗操作应集中性操作,小心轻柔换药、注射,对疼痛剧烈者应给予药物镇痛,进而减轻患者疼痛感。(4)生活舒适护理。神经内科患者病症不同,饮食习惯也各不同。护理人员应规范化患者饮食,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尽量控制患者食盐摄入量,低盐饮食,保证患者清淡饮食,注意戒烟戒酒。同时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在病房内摆放植物,能净化患者病房空气。同时注意患者科学合理作息,做恢复训练,坚持患者电话随访,鼓励患者行肢体功能训练。(5)社会舒适护理。医护人员从患者角度实施舒适护理,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热情态度,面带微笑,一切从患者需求为出发点,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友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及依赖感,使护理和治疗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医护人员应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解疾病知识及治疗方式,使患者获得医院、社会、家庭、朋友等人员所带来的关爱、鼓励和赞同。
1.3 评价指标
应用焦虑评价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症状,抑郁评论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症状,SAS量表、SDS量表各100分,SAS评分、SDS评分>50分,则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2]。
应用简易健康生活量表(SF-36)[3]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指标功能包括躯体、生理、精神、社会四个功能,每个功能分数有100分,患者功能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有数据应由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在处理数据时严格准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研究中计量资料数据由均数标准差表示,应使用独立配对t值检验;计数资料经百分比%表示后,应选用卡方x2检验,当P<0.05时,说明两两数据检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在院经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患者在院经舒适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在院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
2.3 两组患者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21.8±6.1)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36.5±5.8)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内科所收治的患者普遍为中老年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生活无法自理,出现语言障碍、肢体障碍、吞咽障碍等功能障碍,对以后病情恢复及生活康复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给患者心理、生理带来极大负担[4],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临床护理工作是神经内科患者重点工作,为神经内科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利于患者更好恢复。本次研究中,临床护理为舒适护理患者为观察组,临床护理为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较对照组常规护理后相比,观察组患者在院舒适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而舒适护理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功能、社会功能明显改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研究结果看出,对神经内科患者采取舒适护理,使患者在院期间心理、社会、生理、生活等功能能处于舒适轻松的愉悦状态中,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生理、心理处于较为舒适、愉悦的状态中,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促使患者较快恢复。在神经内科患者舒适护理中,将“以人为本”作为此次护理观念[5],通过人性化舒适干预行为,适用于任何疾病患者。舒适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开展针对性舒适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舒适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效护理工作,使患者得到更好护理。总而言之,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使用。
参考文献:
[1]欧秋燕.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60-361.
[2]李志美.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3):138-139.
[3]李纯.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9)1388-1390.
[4]毛晓华.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6):927-928.
[5]张丽.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475.
论文作者:骆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3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