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走的是应试化路线。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逐渐走向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生本化教学,就是要立足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从而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构建,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技能。教师要讲究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放学生思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7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715(2017)05-0001-01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靠教师单纯的教授就可以实现,而是要通过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应用而达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生本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1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引导学生喜欢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喜欢语文,其语文成绩自然要好很多,而一些学生对语文课程兴趣了无,其语文成绩就要差很多。原因何在?其实,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其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那就必须让学生喜欢语文,因喜欢而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
首先,注重和谐课堂气氛的创设。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的课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并平等的对待学生,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积极而主动的进行学习,有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有喜欢语文过渡到主动学习语文,为有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其次,注重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兴趣。以《燕子》的教学为例,教师导语如: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然后幻灯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提出问题“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来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在欣赏图片中思考问题,在阅读中分析问题,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提倡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知识构建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目的是以考试为方向标,课堂中多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种以知识点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方式较为机械,学习效率不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倡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倡通过教师的引导而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本化教学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提倡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
首先,注重层次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去年的树》的教学为例,以问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以问题“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来引导学生逐层深入阅读讨论,这样才有利于课堂的不断深入。其次,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点拨、指导。以《鸟的天堂》的教学为例,教师提出问题“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讨论,讨论过程中发现学生此时存在一定困难,此时教师精讲如: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描写“美”的语句:“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具体要掌握些什么。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练习促进发展
生本化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是定位于盲目地追求全体学生的一致性发展,而是要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体的引导,让学生个体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最终促进全体的共同发展。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点,那就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的制定练习,从而让学生个体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首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出相应的层次。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一般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而B层和C层稍次之。其次,根据层次而布置针对性的练习。分出层次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层次以必做题和选做的方式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或作业。如A层学生需要完成8个选择题,而B层则只需要完成6个,C层完成4个,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出相应的选择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较好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学生在完成了必做题后选做一些题,教师可根据这些学生的完成进行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学会主动学习。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并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使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本教育的重要意义,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搭建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真正释放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解放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的个性化与综合素质获得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辛秀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教育,2015(48):54.
[2]吕科.营造自主探究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刍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创新教学[J].考试周刊,2015(57):69.
[3]史绍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3):189.
论文作者:张彦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燕子论文; 榕树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