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龙
保定赢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变电站系统运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包含了多种操作技术的工作,要想提升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有关人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变电站的管理发展中完善变电站安全保障技术和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变电站工作管理中的任何细节问题都需要予以关注,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上,不断向变电站运行人员渗透安全意识教育内容,提升变电站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促进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发展。
关键词:变电站 安全运行 安全管理
前言:变电运行是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没有扎实的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供电企业生产和发展就没有可靠的安全保证。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安全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完成变电安全运行的任务,就必须建立规范的运行管理细则,并以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为核心,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保证供电企业安全生产。
1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1按照严格的要求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变电站本身的安全能够保证电能处理系统的安全,为此需要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变电站管理目标,对变电站系统运行中的各种操作进行规范,包括设备运行时候操作的安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变电站技术处理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确定能够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按照既定的目标来实现,从而使变电站的运行保证在一定的安全考核范围内。
1.2提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变电站运行安全操作规范
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会受到外来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安全事故。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电网设备常常会受到强降雪的影响,从而出现电网崩断的现象,无法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再有,各种雷电、暴雨、火灾等也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威胁。针对这些情况,维修室电站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措施,从而保证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稳定地进行电力供电的抢修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电力系统。
1.3电力系统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电力系统变电站想要实现自身的安全生产,需要积极落实技术安全责任制,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供电。电力系统安全责任制的落实需要具体落实到个人,体现个人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高度的责任感,并要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亲临现场检查和指导变电站的安全供电工作。
2 变电运行操作中的安全问题
在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工作中,变电运行工作人员是变电运行工作的直接操作者,他们操作行为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人为故障往往会给变电站带来严重后果,严重威胁着操作人员、变电设备和电网的安全。变电运行工作中所涉及的设备繁多,工作内容琐碎乏味,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精神不集中,这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引发操作失误。变电运行中的这些误操作行为,轻则会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重则会造成人员、设备、甚至电网的安全事故。
在变电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操作人员的不安全操作行为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操作人员不按操作作业票程序进行,违反操作票作业程序,没有严格执行一项一项打钩并且大声反复诵读作业程序,由于这些步骤习以为常,工作人员往往会降低安全意识,跳过或者漏项进行,从而诱发重大的责任事故。
②操作人员对正确的操作步骤不熟悉,不按照已涉及的程序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核对。
③操作人员没有对上一班移交的未完成操作票进行认真仔细核对检查,也没有对操作票和操作调度令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核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④操作人员没有对保护的具体保护方向进行核实,没有对具有保护功能的压板进行核实。
⑤操作票制度流于形式,无票操作、不开操作票或者是有票却进行无票操作。
3 强抓变电站的培训管理
运行人员在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由于一些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只对某一作业过程步骤、程序进行规定,而没有对整个过程各环节效果和质t提出要求,,如说设备巡视,只要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虽然都能发现缺陷,但对缺陷定性上及其对安全生产影响程度上,却与人员技术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素质高的人,定性就比较准,能及时发现影响安全的重大因素,从而及时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由此可见,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提高人员技术素质。
3.1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全面提高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变电站保护及各种自动装置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它所要求的运行人员维护操作水平越来越高,因此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必须立足于变电站实际,加大力度引导鼓励广大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运行人员整体素质水平。
3.2以岗位培训为主体、全面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
岗位培训对安全运行能发挥更好的作用。由于岗位培训是立足于本岗位难点、疑点而开展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其对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岗位培训应具有务实的态度,必须戒大、戒空,只要把疑点、难点讲清楚,让运行人员明白就达到目的了。
4 加强变电站例行工作管理
变电站例行工作在运行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占有很大比重,认真负责的履行各项例行工作不仅是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隐患的重要手段,同时对运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比如蓄电池测试检查工作,通过对每组蓄电池的带电测试,可以真实掌握蓄电池整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更换故障电池,保证直流系统的可靠运行。再比如通过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演练,不仅可以增强运行人员的心理素质,而且可以提高运行人员判断事故处理事故的能力。例行工作在执行中切忌应付了事。
5 变电站安全管理注重人性化建设、以人为本
在变电站管理中目前存在的以罚代管现象,使职工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加剧,挫伤了职工保安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职工的安全意识存在差距,管理者盯得紧,干得就标准一些,检查少、管理松时,就存在求快图省事的违章现象。职工落实规章制度被动行为多,主动行为少,没有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真正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动。此外,由于变电运行人员发展空间较狭窄,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很多变电运行人员从事运行工作的第一天起,直到退休都没有机会到其它岗位锻炼,从而在心理上就有些自暴自弃的倾向,缺乏学习动力,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变电站推行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将以制度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在工作中重视职工自身价值,引导职工树立全新安全理念,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增强职工保安全的动力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结语: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变换电压等级、汇集配送电能的责任,而运行管理又是变电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变电站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组成部分,而变电站运行管理作为电力行业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新刚,巩方伟,耿斌,等.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农村电气化,2016(4):60.
[2]王玮玲.加强电力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电子制作,2014(24):231.
论文作者:李彦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变电站论文; 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职工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