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与爱国主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张学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张学良将军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国家和平统一,振兴中华民族。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仅用自己的言行践行其爱国思想,而且十分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了东北大学“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本文仅对张学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以及他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探讨,以弘扬东北大学的爱国主义传统,让张学良的爱国精神世代相传。
一、张学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
张学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是建立在他的教育兴国思想基础上的。1901年6月3日,张学良诞生于辽宁海城县桑树林子詹家窝堡。
当时古老的中国已经沦为受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社会。张学良生活的东北,是日本、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焦点。这里曾经是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的战场。两次侵略战争对中国东北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破坏非常严重,整个社会呈现极度动荡不安的状态。张学良一出生就饱尝了战乱的苦痛。(其母赵氏在逃难的大车上生下张学良。)在张学良成长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中国受到列强欺侮,外国人特别是日本人在中国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探究其原因,他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总受到外国人的欺负,是因为老百姓没文化,国家太落后。张学良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如:“世界各国生存竞争,无不以培养人才、阐明学术为根本之计,……我国文化落后,国势阽危,愿求急起直追,非倍力倍速不可”[1]。“中国惟一希望,在青年;青年之根本,在教育”[2]。“教育系乎国本”[1]。基于对教育兴国的这种深刻认识,1928年8月,主政东北的张学良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他把“培养实用人才,建设新东北,以促成国家现代化,而消弭邻邦之野心”作为东北大学的办学目的[2]。张学良先后捐款200万元,扩建校舍,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高薪礼聘国内外著名学者,使东北大学迅速跻身于全国一流大学的行列。张学良在东北大学主校期间,极为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把爱国主义教育看成是德育的核心。他在一次对学生的讲话中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本应为世界强国。而我们自己不振,困难重重,我辈青年均需负起救国爱国的责任,而我个人尤重”[3]。从1928年张学良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到西安事变后他失去自由,张学良通过各种方式对东北大学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了东北大学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二、张学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作为“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其独特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张学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强调青年学生要有责任感,为国家而求学。1928年9月,张学良在对东北大学学生的训词中指出:“现在我们中国正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我们中国人的中国,诸位同胞都得努力奋救它的危险。……然而中华民国的教育,不像从前为个人而求学,为家庭而求学。现在是为国家而求学的。所以,要将自己看小些,将国家看大些,也就是说自己不要自看得太重,而有害于国家。要关心国家的兴衰,要有时代的责任感。关心国家不要三分钟热度,我很希望大家,将来处身社会,要本着自己的人格,拿从前在校里的热心,来处置社会,拿从前批评旁人的话,来整理社会。人人如此,则社会国家就没有不富强的道理”[4]。二是强调青年学生要有主人翁精神。张学良说:“今日学生,为将来国家之主人翁。从此立定志向,振奋精神,努力做人,努力向学,艰苦卓绝,恪守规纪,必须养成完美人格,求得真实学问,方不负养士初衷,才可负救国重任”[4]。“做国家主人翁要各安其业,学的是工,就要做工,学的是农,就要做农。不要存着当官的心理。我希望诸君,用自己所学,努力为国工作,则中国自强矣”[4]。三是强调青年学生要有自我牺牲精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殖民地,东北大学被迫迁往北平。面对形势的变化,张学良教育学生:“复兴民族之责任,固是在全国人民身上,但东北青年所负之责任,比较重大。所以要受苦,我先去;要牺牲,我先去;要流血,我先去;没有这种精神,谈不到救国自强。东北大学的学生要没有这种勇气,不必在东北大学”[4]。四是号召青年学生要为光复失去的大好河山努力斗争。1936年东北大学西迁后,张学良在3月18日对学生发表演讲。他说:“西北历史遗迹最多,那正是表明我们先祖先宗当年并非如此无能,决非如今日之受人凌辱侵略。一到此地便可知道,中国由秦、汉、唐以来,建设之伟大,历史之远久,以西北为最。由此可见,一国之强弱,在乎其国民之能振作与不能振作,如果自己肯埋头沉心下苦功夫去做,什么难事都可以成功的”[2]。“《谭嗣同传》上记载了这样一段情节,就是戊戌政变六君子尚未遭难以前,有人劝谭嗣同逃走,但他坚决不走,曰:‘不流血,不足以促变法。’请问我们东北事变,谁流了血?谁有这种精神?我们东北大学学生,有它的特殊使命:回故乡去!所以我们造就学生出来,非但有专门知识,还要训练他有比专门知识更深的救亡思想”[2]。
综上所述,张学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主旋律是学生要为国家强盛而读书,要有时代的责任感,要有主人翁意识,要有为国牺牲的精神。
三、张学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张学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对学生发表演说、训词是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张学良还极为重视东北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在他主校东北大学期间,制作了衬托东北地理位置白山黑水,铭记外国侵略历史的校徽,谱写了洋溢爱国热情的第一首校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929年,张学良设奖征集东北大学新校徽图案,林徽因教授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在众多的设计作品中,以其象征东北地理特色及其气魄的长白山和黑龙江而中选。这枚获奖校徽为圆形,其内有一个中心圆,里面书有“知行合一”四个字;在中心圆外之上半部是一环形半圆,正中有八卦艮卦符号,它的两边各有两字,组成“东北大学”校名;在中心圆外之下方是白山黑水图案,图案两侧绘有两个动物的图形,其左侧是熊,其右是狼。这枚校徽,象征着保卫、开发、建设祖国的东北和警惕帝国主义侵略的神圣使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师生流亡北平时,东北大学为了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又设计和制作了反映时代特征的校徽。校徽的形状为盾形,示意预备自卫将来杀敌。校徽图案以白山黑水、小舟、“东北大学”四个字和东北四省地图组成。图案寓意深刻:白山黑水为东北主要之山川,取此以示意东北大学之伟大足为东北之代表;四省地图表示东北辽、吉、黑、热河四省相继沦亡,将地图绘在校徽之上,意在提醒学生不忘奇耻;小舟是指东北大学;将“东北大学”四个字书于舟身,示意东北大学被迫逃难而前途之难关正多,也示意东北大学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又示意东北大学冲破一切难关乘风破浪以达雪耻复仇之目的;四省地图绘在小舟之上方,示意恢复东北失地之责任在我东北大学。校徽的颜色为黑白颜色,使白山黑水更易分明。佩戴这样的校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
东北大学在创建及师生流亡时,共有五首校歌。第一首校歌,是请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于1929年6月由张学良校长决定,把它作为校歌开始在全校传唱。在这首激昂慷慨的校歌中,既有对东北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民勤劳质朴的赞颂,又有“痛国难之未已,恒怒火之中烧”,“惟卧薪而尝胆,庶雪耻于一朝”等充满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豪迈词句。校歌中“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词句表达了东大师生忧国忧民、反对帝国主义的心声。
四、张学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在张学良校长爱国思想的影响和鼓舞下,东北大学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积极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
1925年上海爆发五卅运动。东北大学全校学生举行罢课,于6月5日召开大会,声讨日、英帝国主义残杀我同胞的罪行,并向北京政府提出严惩祸首,收回一切租界,废除不平等条约等项请愿要求。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企图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紧要关头,流亡北平的东北大学学生挺身而出,成为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在一二·九、一二·六两次大游行中,东北大学学生每次都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他们手挽手,肩并肩,不断齐声高呼:“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的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反对内战,一致对外!”展示了东北大学学生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虽然两次示威游行都遭到手持大刀、棍棒、水龙头的军警的镇压,有的学生受伤,有的学生被捕入狱,然而,东北大学的爱国学生始终英勇不屈。
在张学良校长的谆谆教诲下,许多东北大学的爱国学生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毅然投笔从戎,奔向抗日战场,甚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苗可秀烈士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苗可秀是东北大学文学院的高材生。1932年6月,苗可秀从东北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立即返回东北,参加邓铁梅部义勇军。苗可秀先后担任邓铁梅部民众义勇军总参议,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等职。1935年6月,苗可秀在作战中身负重伤被捕。在狱中日寇曾以高官厚禄拉拢他,苗可秀不为所动。日寇对他严刑拷打,他不屈服。日寇见其志不可夺,便决定将他处死。苗可秀知道死期已近,曾书“正气千秋”四字作赠友人遗物,并书“誓扫匈奴不顾身”诗一首,以明其与侵略者不共戴天之志。苗可秀牺牲时年仅29岁。据不完全统计,曾在东北大学学习或工作的学生、教师,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共计54人。
总之,重视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张学良办东北大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并且培育和形成了东北大学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东北大学建校80年来,这种爱国主义传统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东大人。
标签:张学良论文; 东北大学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东北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爱国主义论文; 历史论文; 抗日战争论文; 苗可秀论文; 西安事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