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雨后春笋_蘑菇论文

大班社会活动:雨后春笋_蘑菇论文

大班社会活动:雨中的蘑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活动论文,大班论文,蘑菇论文,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懂得倾听意见,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信息,尝试与别人协商。

2.学习多方面考虑问题,并能清楚、大方、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懂得换位思考,想到别人的处境,知道包容与接纳,体验友爱互助的情感。

故事《雨中的蘑菇》PPT,红色、绿色展板,地板上画好红、绿两种标志线,每个幼儿的名字胸卡(圆形,白底黑字)。

1.谈话导入:你们是我的新朋友,我们还不熟悉,我想和你们聊聊天。

2.阅读和讨论。

(1)出示PPT1(蚂蚁跑得快,雨下得很大,路边有蘑菇……),提问:两只蚂蚁在做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一次选择:假如你是蚂蚁,想留下来躲雨还是赶快回家?

要求:认真思考后再选择。

引导语:不着急,给你们一点思考的时间。

交流: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选择及理由。

互动要点:鼓励幼儿勇敢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

(2)出示PPT2(蘑菇够大,蚂蚁笑眯眯),提问:两只蚂蚁选择了躲雨。蘑菇够两只蚂蚁躲雨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PPT3(老鼠浑身湿透,两只蚂蚁表情不一),提问:一只小老鼠过来了,他想干什么?两只蚂蚁是怎么想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二次选择:假如你是蚂蚁,想让老鼠留下来一起躲雨还是叫他另找地方?

要求:幼儿两两讨论,自己做出选择,然后按地上标志线分开站立。

引导语:我给你们商量、思考的时间。

交流:不同选择的幼儿交流自己的选择和理由。

互动要点:接受幼儿不同选择的同时,引导幼儿关注事情的不同方面。对接受方提问:你们是否想到“蘑菇躲不下”?对拒绝方提问:你们是否想到“老鼠被拒绝后的心情,老鼠被淋雨怎么办”?

情景模拟:教师扮演老鼠,请求在蘑菇下躲雨。

互动要点:尊重幼儿的不同选择,强调“挤一挤”。

(4)出示PPT4(大家挤了挤,都躲进蘑菇里了;小鸟飞来了,浑身湿透,叽叽喳喳地叫着),提问:蚂蚁接受了老鼠,他们都躲进蘑菇里了吗?蘑菇够三个小动物躲雨吗?雨还在下着,谁又来了?小鸟想干什么?

第三次选择:假如你是蚂蚁和老鼠,想让小鸟留下来一起躲雨还是叫他另找地方?

要求:四个小伙伴一组,商量之后选择。

交流:每组选一名幼儿交流小组的选择,并说出理由。

互动要点:了解每组意见是否一致及如何达成一致的。

引导语:你们小组的选择一致吗?一开始就是一致的吗?组内有不同意见吗?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你们怎样协商的?需要老师和其他小组帮忙吗?

(5)出示PPT5(大家又挤了挤,小兔很大,蚂蚁的表情不一),提问:蚂蚁接受了小鸟,他们挤一挤,都躲进蘑菇里了。雨还在下着,谁又来了?小兔想怎样?蚂蚁、老鼠、小鸟会怎么想?

第四次选择:假如你是蚂蚁、老鼠和小鸟,你想让小兔留下来一起躲雨还是叫他另找地方?

要求:相互商量,自己选择,并把自己的名字胸卡贴到不同展板上。

交流:不同选择的幼儿交流自己的理由。

互动要点:鼓励、肯定勇敢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

(6)出示PPT6(小动物们疑惑“我们怎么都能挤进小蘑菇里呢”),教师(惊讶状):小兔也挤进蘑菇里面躲雨了。这是一件开心的事啊,可是,小动物们是怎样的表情?我也有点惊讶,你们有吗?

(7)出示PPT7(蘑菇变大),提问:为什么蘑菇变大了?

(8)出示PPT8(雨还没停)。

第五次选择:小动物们是继续留下来躲雨还是赶快回家?

要求:考虑到各种可能性,续编故事的结尾。

引导语:冒雨离开会怎样?继续躲雨会怎样?

交流:幼儿讲述续编的故事结尾。

3.教师小结:今天和你们聊天,你们开心吗?我很开心,因为在聊天中,我发现你们和雨中的蘑菇一样,一下子长大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本次活动,以绘本《雨中的蘑菇》为载体,为幼儿创设社会学习的情境,让幼儿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活动的设计理念具体如下:

1.变“教学”为“学习”。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绝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绝不是一次活动就能马上实现的。因此,本次活动的设计,以绘本为载体,但又超越绘本的原有框架,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突显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活动中,以“小动物们要到蘑菇下躲雨”为话题,给幼儿提供一次又一次自主选择的机会。同时,引导幼儿大胆表述选择的理由,教师耐心倾听,积极回应。活动淡化了“教学”的痕迹,体现了社会活动的核心理念。

2.变“单一”为“多样”。活动中,教师提出了五个问题让幼儿进行选择。第一次要求“幼儿自己选择”,第二次要求“与同伴交流后选择”,第三次要求“四人一组商量后进行小组选择”,第四次要求“自己贴名字胸卡选择”,第五次要求“选择并续编故事结尾”。每次选择的要求和形式不一,让幼儿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学习如何自己选择、如何与同伴交流后选择、如何形成小组的选择,等等,充分体现了“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的社会教育目标。

3.变“结果”为“过程”。本次活动以“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选择”为活动的主线,每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因此,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本次活动的关键,也是活动的难点。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选择,并灵活应对幼儿的不同选择,注重幼儿选择的过程,而不是选择的结果;注重引导幼儿表达选择的理由,提高幼儿“先思考后选择”的能力,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标签:;  

大班社会活动:雨后春笋_蘑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