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护理分析论文_刘畅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目的:讨论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出现的98例多重耐药菌患儿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患儿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63%,(p<0.05)。结论:采用针对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保障了护理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降低患儿出现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

【关键词】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效果

NICU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简称,其主要收治高危新生儿,予以患儿相关疾病的抢救以及治疗,并实施术后监护以及相关的呼吸管理等,与此同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由于治疗药物品种较多,也是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及传播的场所[1]。本文主要研究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采用护理干预后起到的效果,特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出现的98例多重耐药菌患儿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出现的98例多重耐药菌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将以上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为49例,男性患儿为25例,女性患儿为24例,日龄1天到22天,平均日龄(13.12±2.78)天,体重1200g到16000g,平均体重(2967.86±74.45)g,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为15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为11例,新生儿窒息的为10例,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为7例,先天性代谢疾病为6例;对照组患者为49例,男性患儿为26例,女性患儿为23例,日龄2天到23天,平均日龄(14.22±2.18)天,体重1300g到15000g,平均体重(3461.96±72.86)g,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为16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为12例,新生儿窒息的为1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为6例,先天性代谢疾病为4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组患儿入院后均由专科医生进行临床检查,评估病情,结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证实诊断后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本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治疗、药物以及日常等方面;观察组,本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强化护理人员责任,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是贯穿整个治疗及护理的过程,因此医护人员的个人行为规范是控制及预防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决定性的因素,由于NICU护理管理的特殊性,同时患儿的年龄较小,其疾病较重,因此所有护理的工作全部是医护人员完成,而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护理是基础护理,对患儿的早日恢复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

1.2.2加大环境护理干预,每日对病房进行消毒,对空气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新,病房内保持安静的氛围,减少探视的人数,护理人员需要穿医院消毒过的衣物及一次性鞋套等,避免二次感染。每天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死角的消毒的可用含有氯的消毒剂,地面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以上工作完毕后,使用紫光灯进行照射,消除空气中的细菌[3]。

1.2.3设施消毒,对应用的吸氧、吸痰等吸入医疗物品,每天必须进行更换,用后的污染物要有专门的位置进行放置,使用的物品在使用前确定消毒后,方可使用,要有专门的消毒人员对暖箱和暖床要定期进行消毒操作,每个患儿使用后,及时消毒。

1.2.4侵入性操作,多次侵入性的操作也可能是患儿感染的因素,因此在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尽量的避免或减少侵入性的操作,如尿管的置入、胃管的植入以及深静脉导管的置入等,在必须实施时,需要对其按照严格的消毒流程进行彻底的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灭菌的各种置留的管路等,需要身着消毒服装、口罩、帽子、手套等,减少护理人员的皮肤接触患儿的穿刺位置,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几率。

1.2.5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1)定期组织和培训相关NICU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清洁消毒隔离工作的知识水平,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统一研究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2)对工作的流程和环节要进行分工,做到所有的环节和工作流程都有负责人;(3)定期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水平的考核,对不达标的医护人员统一进行再次学习,再次考核合格后,进入实质工作;(4)组建一支检测小组,NICU环境和消毒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细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的环节进行统一记录后,提出整改意见;(5)切合实际的将NICU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详细的体现在整个护理及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4]。

1.2.6药物的规范药物应用,(1)在治疗的同时,可以根据感染的位置以及患儿的身体特征进行治疗,还可以根据当前的流行病学和药物过敏的资料,合理的应用抗生素;(2)因患儿的特殊性,应选择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的药物,尽量的应用窄谱以及老一代的抗生素[10];(3)给予新生儿进行个体化用药措施,特别是体重较低以及抗菌药物在其体内的吸收、代谢等情况有别于其他的患儿,适当时可以对其血液进行浓度的检测,可以根据患儿的个体的特征对应用的药物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增加治疗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继发性感染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患儿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观察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63%,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随着抗生素药物的频繁使用,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长,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重影响。而NICU是新生儿的抢救科室,其收治的患儿多数为病情较为严重且进展迅速,同时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不完善,对相关侵入性操作的耐受性较差,给多重耐药菌的侵入提供途径,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才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相应的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耐药菌感染的预防知识,同时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定期对患儿的病房实施消毒以及隔离,对其接触的仪器、物体实施消毒,调整患儿的环境,以上措施不仅能降低患儿出现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还能保障其治疗效果,加速患儿的恢复[5]。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患儿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63%,(p<0.05)。说明,采用针对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保障了护理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提高了护理流程的连贯性,加大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切实的将感染控制工作落实,降低患儿出现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健,孟军,江淑芳 .综合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 [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43-1744.

[2]梁素丽 . 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护理探讨 [ J ] .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94—95.

[3]陈历耋,傅万海,游楚明,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2):80-84.

[4]任军红,林金兰,贾会学,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435-2437.

[5]潘文彦 .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在预防 ICU 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作用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0):2450-2452.

[6]潘杰,赵亚平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防控措施 [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38-139.

论文作者:刘畅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护理分析论文_刘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