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华传统道德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论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道德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指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这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毫无疑义,这是一座道德“富矿”,值得我们努力发掘,为正在深入进行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
这里,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中华传统美德与未成年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之间的联系问题,或者说是德育工作者和未成年人如何承袭和对待其民族之本位道德传统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这是一个大题目,未可尽述,这里择要论述若干。
加强社会教化,正确处理“大化”与“自化”的关系。中国古代伦理教育强调以德化民,即必须进行社会教化。这里“化”字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上行下效,化道成俗,使道德要求化为社会风尚,即大化。另一层意思是指个体接受道德教化,心正意诚,祛恶从善,修身而自化,即白化。《忠经》讲“大化而化成”、“自化而化行”,就是概括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的道德态势,合起来就是“以德化民”的两层意思。“大化”和“自化”是相互联系的,一般说来,“大化”是社会优化道德风尚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成道自化的根据;“自化”是个体对道德的内化,即“内德于己”而成德,是个体的内在自觉和自律的过程。
上述“大化”与“自化”的关系启示我们:第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象虽然主要是未成年人群体,但它同时也是全民性的,是一项涉及到社会各阶层、各部门、各方面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使之健全和有效,必须与环境改善、综合引导教育机制、激励机制、奖罚机制等结合起来,形成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社会实施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如理论宣传、舆论引导、典范榜样或英雄先进人物事迹的弘扬,以及借助于文学、艺术、风俗礼仪,乃至传统节日开展教育等,均应恰当地运用起来,以期“大化而化成”,形成优良的社会风尚,使未成年人成德白化不缺正确的根据。第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于当代未成年人心理的早熟,其所显示的独立个性空前强化。这一特点使得他们对外部事物的敏感性和自主选择性也较为突出。因而,对于当代未成年人来说,某种道德观念或原则要获得他们的自觉认同和主动选择,就必须具体内化为他们的内在心理、情感、认识、意志和行动的一部分。这同中国古代伦理教育讲求自化,“内德于己”的主张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借助传统伦理在个体品德修养方面所创造的丰富的德性修养做法,来改造某些抽象原则规范的宣传教育,以消弭空洞的道德说教所导致的消极后果。
教习礼仪,使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古人实施教育是从礼仪教育开始的。成书于明代的《童子礼》写道:“养正莫先于礼。”其认为只有在幼童时进行礼的教育,使之有所持循,有所检束,才不至于失其正而外于圣人之途。礼仪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是由风俗习惯逐渐演化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各种礼节、仪式组成的。辞让和恭敬是礼仪中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是礼仪中最本质的东西,很多人把礼仪本身看成是道德规范。管子就把“礼义廉耻”四种道德,定为“国之四维”。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具有使人文明化,使社会秩序化,使人际关系和谐的功能。一般说来,道德原则比较抽象,与践行存在距离,而礼仪却使道德与人们的交往方式、行为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更加具体化、程序化,便于实践、掌握。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礼仪化的过程就是道德实践化的过程。礼仪是指导人们与他人交往的具体道德。此外,礼仪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礼记·经解》说:“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之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人们长期在一定的礼仪下受其教育与训练,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群的礼仪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但一些人还存在不知礼、不用礼、不遵礼的现象。诸如有的人着装不得体,仪容不整洁,不举止优雅;有的人见面不打招呼,不会称呼,把50多岁的女工作人员叫小姐,对军人叫“师傅”;在有的人的心目中,认为“礼仪是虚假的客套”;极个别的人在公共场所,有时为一点小事,出言不逊,行为粗野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礼仪教育进行研究,剔除糟粕,取其精华,结合现实情况制订出新的礼仪规范。对于其中充满着“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愚忠愚孝思想,充满着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以及听天由命、安分守己的宿命论等腐朽的思想毒素,坚决予以剔除。而对其中还具有一定的知识价值和修养价值的成分,则批判地加以继承。例如,尊敬长者方面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仪容仪表方面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使用语言方面:“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侫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借人物品方面的:“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以上见清《弟子规》)这些在今天还是可以借鉴的。
重视德教发蒙,实现“养其习于童蒙”。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是说年纪小的时候养成的品德就好像天生的一样十分自然。古人认为,要在孩子能认识人、知喜怒时就开始教诲,该做的就要教孩子做,不该做的事则不让他做。因为,幼儿时期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最大,教育效果最好,待长大成人后,思想涣散了再教就难了。“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之推语)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些成为共产主义道德基础的可贵品质,是对祖国的感情、为社会献身的精神、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对长辈的尊敬和对亲人的关怀、对同志的友好态度等,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品质都应在孩子开始观察、认识、评价周围世界的时候就着手培养。因为公民精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这同中国古代重视德教发蒙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德教发蒙,宜分阶段进行:
(1)“礼貌语言”教育。要求使用好礼貌语言: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还要求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其他如,进校第一次见老师,鞠躬问好;在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对待客人或外宾,主动问候,微笑致意;对待老、幼、孕、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参加集体活动时守纪律,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励致意,这些都是“礼貌语言”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2)“助人行为”教育。孩子接受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人对人应有的责任。很难设想,一个人对周围亲近的人以及对他所遇到的处于困难处境的人漠不关心的孩子,一个根本不善于从别人眼神中察觉其心境的孩子,会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人。德教发蒙要善于教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察人们的痛苦与忧愁,并由衷地愿意给人帮助。要吸引孩子参加有益的活动:关心住在附近的孤独老人,关心在灾害中牺牲了亲人的母亲和儿童,帮助社会残障人士,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助人为乐”教育的至高境界是使孩子把关心和帮助人变成自己内心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提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之后,又提出“学会关心”。“学会关心”包括了关心人和帮助人两层涵义在内。
(3)“给的教育”。孩子稍长,要教育孩子把手中的食品与他人分享,拿自己的玩具与小朋友一起玩乐,要乐意捐助社会上困难群体。古人认为,视他人如自己,慈善为怀,以仪修事,重道义而轻一己之私利,这些美德,就是在看似细小的“给的教育”活动中萌芽的。极而言之,“给的教育”的功能是培养每个人都懂得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要为社会做贡献。这是一个给予——获得的过程。每个人都享受社会给予自己的东西,反过来自己也向社会回报以有益的贡献。
(4)以劳动兴趣为中心内容的“手的教育”。中国古代伦理教育有完人人格一说,完人人格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就有“多劳作,少享受”一个方面,所以古人总是要求孩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勤劳俭朴。中华民族向以勤劳智慧著称于世,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对未成年人的劳动教育相对薄弱,父母们又以自己的加倍勤劳去替代子女的勤劳,如不着意纠正,说中华民族勤劳美德将会丧失就不是危言耸听了。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精神的、道德的、美感的和体力的诸要方面都得到发展时,才能达到。一个人从未成年阶段起,就应该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劳动的快乐会对未成年人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并丰富他的精神生活,所以,不仅应教孩子读书、写字,还应教会他们使用榔头、锯子,会裁剪,会饲家兔,会种花、培育果树,等等。一句话,把“手的教育”开展起来。
把家庭伦理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西方社会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基本机制是“家庭、教堂和学校”三位一体,而在中国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尽管基本机制不一,但是、西方都把家庭看成青少年身心成长的摇篮,都承认青少年道德情感和心理的初期形成,直接导源于其家庭生活的影响,尤其是父母人格结构和形象的浸染。《论语·颜渊》中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有关家庭伦理教育的文字。
家庭伦理教育是指家中长辈,尤其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和生活实践对后代施加道德影响的社会活动。中国古代家庭伦理教育的基础内容是孝道和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因为家庭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妇之间的关系,存在决定意识,在这些人际关系“存在”的基础上形成作为伦理规范的孝和五伦。孝和五伦自然属于封建意识范畴,其中糟粕很多,如“爱国就是忠君”,“天下无有不是的父母”、“不打不成器”、“父母在,不远游”等等,但必须看到,作为伦理规范,孝和五伦还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即具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是维系家庭的凝聚力。此外,孝和五伦是扩展性和伸缩性极大,层次性、适应性和开放性颇强的伦理规范。五伦所含的五种人际关系,家庭内外各占一半,如长幼关系既应包括家庭内不同年龄者之间的关系,也包括社会上不同年龄者之间的关系,这自不待言。而孝作为“众善之始”,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因此,孝和五伦对处理好家庭外的人际关系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也是有影响的。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完全可以在孝和五伦本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发挥而赋予的新含义,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用。例如,孝的基本含义或者说孝的狭义是奉养父母,主要针对父母的身体,属于直接意义上的孝。孝的引申义或者说教的广义是奉献社会,主要针对父母的精神,属于间接意义上的孝。推而广之,就能培养出孝天下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大胸怀,以及营造“天下为公”的社会秩序的情操。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而言,古人进行家庭伦理教育的许多经验,如早教诲、教做人、重身教等,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当然,当代的家庭伦理教育不能停留在过去,必须面对当今的实际,注入符合于时代的新观念、新思想,如公民意识、民主观念,关心、合作与创新精神,这样才能造就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现在,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做好正确处理中华传统美德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这篇大文章,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