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道”的过程思想_同一性论文

试论老子“道”的过程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老子论文,过程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正确理解“道”的含义,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老子思想的关键。考察“道”的字义、“道”的思想渊源、老子把“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根本概念的有关论述、“道”融通万物的同一性、老子关于“道”的认识论、“道”作为实践行为法则等方面,可以发现,“道”体现的是过程的思想。将“道”理解为过程,不失为研究老子思想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老子 道 过程

“道”是老子思想的中心概念,他的整个思想体系都是由“道”而展开的,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道”的本意,是掌握老子思想的关键。其实“道”的本意就是道路。老子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最基本范畴,就是把“道”作为宇宙万物生化变易的总历程,它既是万物的根源,又寓事物的规律、法则、过程。将“道”理解为宇宙的总过程,它可以包容和解释老子“道”的各种思想,将“道”理解为过程,不失为研究老子思想的重要方向。

一、从老子“道”的思想渊源来看它的过程思想

老子“道”的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老子身为“周守藏室之史”,掌管先朝典籍,故较通晓古籍。纵观《老子》之书,其中引证之辞大多出于古书,如《诗经》、《周易》、《周书》、《尚书》等。“道”的概念,尤其深受《周易》一书思想的影响,《周易》曰:“生生之谓易。”“易者变易生化之谓”。《周易》认为,事物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变易,动变生化乃是事物的灵魂。老子的“道”作为万物生成变化和发展所藉所由的途径和过程的思想,正是吸取于《周易》。

另外,老子之时,“道”字已是占星术士和政治家们常用的一个概念。如伯阳父、子产,范蠡、史伯、晏子等,就多次谈到“天之道”,“人之道”等,并且把“道”抬高到主宰天和人的地位。当时,阴阳矛盾之说已兴,五行相生相克之循环论已产生,老子“道”的阴阳矛盾对立发展的思想,正是综合并发展上述思想的产物。

郭沫若先生讲:“道字本来是道路的道,在老子以前的人又多用为法则。”“选用了这个字的动机,大约就是因为有‘天道’的成语在前,而且这个道字中是包含有四通八达的意义吧。”①

因此,从“道”字的思想渊源来说,它包含阴阳矛盾、变易生化、四通八达无限发展的过程思想。

二、从老子把“道”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根本概念的论述来看它的过程思想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把“道”作为先天地生,万物之母的宇宙根本范畴,认为是混成之物,永无休止地运动变化发展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复归于无物。他把事物的现象的存在,看成是暂时的,在道这一总发展过程中,终归会转化和消失。作为生化万物之母的总过程之“道”,是永无终止地运行的,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是无限大,头和尾都显现为消逝,消逝的东西可以追寻无限远,但其中有的事物和现象是反复出现的。由于“道”包含有无限丰富的内涵,所以任何概念都不能完全反映和代表它,只能勉强用“道”字来“字之强名”。这在当时来说,用“道”字来概括万物变化发展的总过程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关于“道”的特征,老子是这样论述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第十四章)从中可知,道这个事物的总过程的整体特征,是无色无声无形(即夷、希、微)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找不到开头,也见不到末尾;但我们可以从现存的事物来把握道的过程和规律,了解道的脉络和纲纪。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作为无限发展变易的总过程,是没有具体形状和具体物象的,是时隐时现,恍惚变易,是难以用固定的、具体的物象来名状的。这正象“无限”概念难以理解和把握一样。我们虽然可以从有限来理解和把握无限,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认识无限。正因为这点,历史上有人将老庄之学称为玄学,有人称之为神秘主义。对此,任继愈先生曾说:“道不是来自天上,恰恰是来自人间,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道路,比起希腊古代唯物论者所讲的‘无限’来,似乎更实际些,一点也不玄虚,可能人们受后来的是神秘化了的‘道’的观念的影响,才认为它是神秘、玄虚的。”②

老子的道,既是万物的最高本质,又是一个无穷的生化变易过程,一切都在道这一过程中产生,一切又都在此过程中复灭,道生化一切矛盾,它又融通一切矛盾;道既包含了宇宙中无限丰富繁杂的万千事物,又包含了它们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和法则。在老子道的哲学中,世界的本质不是某种精细微小的粒子或元素,不是气,不是五行,即不是某种物质结构或存在形式,诸如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物质结构或存在形态,世界也不是由所谓“实体”构成的,世界的本质是恒古自存,不可穷极的宇宙万物这个统一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总过程、总规律及其整体。这种整体综合思维方式,是与西方哲学重分析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重分析的思维方式将统一的世界万物及其过程,分解为逐个深化的概念来把握和理解,对于深入认识世界,具有不可否认的巨大作用,但它作为从整体上来把握世界却是不够的,是有缺欠的,因为世界本来就是统一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统一体,一切事物和过程,离开了这个总的发展过程,都将失去它本来的真实面目。而老子道的过程哲学,正好避免了这个大的失误。哲学的特点就在于整体思维和综合思维,否则,就不能形成完整的世界观。整体思维、综合思维是当今哲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应继承和发扬老子哲学整体思维的优良传统。

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和哲学思想,与恩格斯关于“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③的思想是一致的;也与黑格尔“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④的思想方式是一致的。遗憾的是,我们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未能对此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认识,反而使它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今天,我们有必要给以重新认识,进而真正理解“道”的真谛。

三、从“道”融通万物的同一性来看它的过程思想

老子将“道”称为“一”,这里的“一”就是指的同一性。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又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老子》第三十九章)老子所讲的“一”,即是道也。也即道所具有的融通统一万物的特性。道融通万物混而为一,这种混同万物的特性,体现在道身上,就表现为永无休止的变易过程性上,是通过变化发展来表现事物的统一性的。

老子所说的“一”,就是后来庄子所讲的齐一万物。《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庄子所讲的,就是今天我们讲的世界的同一性(或统一性),就是讲道齐一万物的道理。齐一万物表现在道的过程之中,没有变化发展的过程,万物就不可能齐一,所以同一性表现为道的过程性。

韩非认为道即一也,他在《韩非子·杨权篇》中说:“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这就是说,道造化万物,是世界最本质的东西,是天下唯一至大,无与伦比的东西,它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无敌于天下,所以它称为“一”。这里的一,既具有唯此为大,唯此为最根本的意思,也具有同一性的意思。

在《淮南子》中,道的同一性讲得更明白。《淮南子·精神篇》曰:“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能知一,则无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则无一之能知也。”高诱注曰:“上一道也,下一物也。”《淮南子·原道篇》又曰:“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肃然应感,殷然反本,则沦于无形矣,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又曰:“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诠言篇》则曰:“夫无为则得于一也。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又曰:“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万物,谓之太一。”这里讲的一,就是指的道,也即是指的道的同一性,并且指出了道的同一性,就表现在变易生化发展的无形过程之中,正是在无形的变易过程中,道融通万物混而为一。

关于一,王弼认为,一是“数之始而物之极也。”“万物万形,其归为一。”“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舍一以居成,居成则失其母,故皆裂、发、歇、灭、蹶也。”⑤王弼认为,万物万形,但最终还是要统而为一,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这种同一性,各种不同的事物,表面上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同一性,离开了这种同一性,它们就失去根本,获得这种同一性,万物才得生存发展,否则,就孤立,复灭……,也就是说,万物失去道这一无限发展的过程,就失去了生命,得不到生存发展,从而也无法认识理解。

李石岑在《中国哲学十讲》中说:“道本身为本质的同一性,扬弃有和无的规定,消失一切即自和对自的关系,仅为绝对否定性之自己关系之同一,是谓‘道生一’。但所谓同一性,即伏着绝对的不等同性,正是庄子所谓齐物者齐其不齐之意。”这就是说,道包含了本质的同一性,道的过程性使其中的任何规定性(也即任何事物)都将消失,它对任何事物都有绝对的否定性,因而具有至上的同一性。但在道这一过程的同一性中,又潜伏着万事万物的不等同性,否则,同一性、齐物论就成了无的之矢了。

由上可知,道之所以称为一,就在于它的过程性。没有永恒动变的过程,万物不会同一,一切矛盾不会产生、转化或消失,也就不可能存在万物生息变化发展的世界。道之所以称为一,就在于道能融通万物,易变而为一。所以庄子说,通于一而万事毕,圣人抱一,可以作为天下的法式,君子执一,可以统治万物和群臣。从各种对一的论述来看,它指的就是事物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在现实中表现为道的无限过程性。

四、从老子关于“道”的认识论来看它的过程特性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在老子看来,一切有限之物,一切有声、有色、有形之物,是可言可名可道的,但这些都是常道,常名;而“道”作为万物之整体和过程,则是不可能用言语来完全表达清楚的,因而是“非常道”,“非常名”。因此之故,司马迁称老子之道“微妙难识”、博大精深。晋时称老庄之学为玄学,近人又称之为神秘主义,恐怕问题就在这里。

其实,老子在这里接触到了有限和无限,个别和一般、思维和存在的辩证法。并试图用“常道”和“非常道”的关系来解决它,但他过分强调“非常道”,而贬低“常道”。他认为“常道”只是“非常道”的一部分,是其中之象,其中之物,其中之精,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相对孤立静止的一部分,即是个别、特殊、有限。而“非常道”则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混成之物”,是无限普遍的永恒存在物。其原因就在于从道的过程性、无限性方面滑向了片面性。

继老子之后的庄子,从揭示一切“常道”的相对性,由相对主义的途径,把“非常道”的无限性绝对性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忽略了“常道”和“非常道”的辩证关系,不懂得没有“常道”就不可能构成“非常道”,不懂得只有通过“常道”才能认识“非常道”,而片面强调“非常道”包融“常道”。

在“常名”和“非常名”的关系上,老子是抬高“非常名”,贬低“常名”。在他看来,作为无限运动变化发展过程的“道”,是永远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尽它的意义的,所以只能勉强用“道”来字之强名。

老子为什么有这种看法呢?我认为恐怕这与古代圣人遗风和认识有关。古代圣贤认为:言不尽意,故不贵言、不传书,而重视冥思和身教。尹桐阳《管子新释》中说:“著书以为世法,近于争名,故圣人不甚喜,轮扁以书为圣人之糟粕,而王寿焚书而舞,则恶书之尤者。圣人行不言之教,故言为圣人所薄。”庄子在《天道篇》中也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义,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为其贵非其贵也。”又说:“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另外,孔子曾说老子“述而不作,行不言之教”。我想老子恐怕也是一个言不尽意论者。老子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他只重视道这个万物之根本,而轻视认识个别事物,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欠缺,但这个缺欠中又包含着合理的因素,因为认识到了事物的根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个别事物。老子看来是更重视将事物放到道这一无限发展的过程中来认识。他重视的是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认为具体的事物及其名称皆是可变的,没有永恒的价值,唯有道才是永恒的无限存在发展的。

关于老子的认识论,王弼似乎理解得更合理些。他在《老子指略》中说:“名号生乎形状,称谓出乎涉求。名不虚生,称谓不虚出。故名号则大失其旨,称谓则未尽其极。然则,道玄,深、大、微、远之言,各有其义,未尽其极者也。然则,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离其真……不以言为主,则不违其常,不以名为常,则不离其真”。在王弼看来,一切名、言皆未穷尽道的意义,所以要认识非常道,不应以名、言为主,否则就失真了。言外之意,就是不要把名言绝对化,只能将名、言作为认识事物的向导,以客观存在的道这个万物生存发展的过程为主,才能使名、言不断接近真理性认识。在老子看来,道是无所分别,无始无终的无限发展过程,在整体上它是无形无状无象的,处于流变过程之中的,故其义是不可致诘的,唯其如此,它才更符合实际,才更接近真理。

老子的认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存在相同之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的每一个概念,都不完全地、近似地反映着我们周围呈现的这些或那些对象,反映着对象的这个或那个方面,因而概念这种一般的东西“……也只是认识具体事物的一个阶段,因为我们永远不会完全认识具体事物。一般概念、规律等的无限总和才能提供完全的具体事物。”⑥列宁还认为:“思维对运动的描述总是粗糙化、僵化。”⑦恩格斯说:“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之中……。”⑧因而人的思维只有经过一条很长的迂回曲折的道路才能和现实符合,确切地说,只能是渐近线似地接近。但人们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将思维的成果说成是虚构,更不能因此而否认人的认识的真实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⑨

用这些观点来看老子的常道和非常道、常名和非常名的认识思想,显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老子的认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差别性和同一性的辩证法。当然,由于老子论道言简意赅、博大精深,故浅薄者难以理解。不过老子的认识过程思想还是比较清楚的。

五、从老子的实践哲学“道法自然”、“无为”、“不执”来看它的过程思想

老子的实践哲学就是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对此,有人以为这是一种听天由命、一无所为的宿命论。其实不然,老子是让人循自然之法而施为,这样才能无所不成、无所不为。他反对的是主观的设割施为,反对违自然而施为。

《淮南子·原道篇》曰:“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主术篇又曰:“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韩非子·喻老篇》曰:“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之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可见,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循自然之法而施为。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指出:道家“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容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以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时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这里明确指出了道家主张因循自然之道,并把循道而行视为纲纪。为何对道只能因循呢?就在于道是包融万物的无限过程,万物在此过程中时变势移,无固定的常形常势,所以人们只能因循顺应它的变化发展,因时为业,立俗施事,才无所不宜。因循为用与老子道法自然是完全一致的,都表明了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过程来办事的过程思想。

《管子·心术上》说:“道贵因,因者,因其能也。”“无为之道,因也。因也者,无益无损者也。以其形因为名,此因之术也。”又说:“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管子的因应之术,本源于老子道法自然。为何要因应自然呢?乃因道通万物、万物由道而生,故舍因应,必违自然。违自然者,以己为主,对自然设、割、裁、取,损益大道,以足私情,故必败。用今天的话来说,不同循自然法则,夸大主观能动性,就会造成失误。因之术,原因在于道为无限动变过程。

《韩非子·杨权篇》中说:“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这里讲的因其能致其用的办事方法,就是老子道法自然的具体发挥,各尽其能、各致其用,这就是随顺自然,因事物之性情而为我所用。就是按道的过程和规律来办事情。

王弼深达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之旨,主张因任自然,反对执割施为。他说:“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也。”⑩他又说:“圣人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11)又说:“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12)在王弼看来,天地万物乃至整个道、万物是自相治理的,非人的主观施为创造,万物在道这一过程中,有常性,有往来,我们只能因任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因顺道的规律和法则,而不要主观的任意执割施为,这样办事才能不败不失。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与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相一致的。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宿命论。因为法自然、因应自然、随顺自然,就是按道这一事物的总历程、总规律来办事,这种实践哲学是与其道的世界观相适应的,顺理成章的。也就是说,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行为法则,是建立在道是一个融通万物的无限过程这一思想基础之上的。

综上所述,从老子的思想渊源,道的世界观、认识论、实践行为法则等方面,都体现了老子的一贯思想:即过程思想。尽管老子的论述言简意赅,未及详述。但仅从部分老子后学的各种阐释中,可窥见其过程思想的脉络。当然,由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老子的过程思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深究。

注释:

①转引自任继愈:《中国哲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1981年版,第188页。

②《老子哲学讨论集》,第14页。

③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0、23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3页。

⑤⑩(11)(1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5~106、196、77、13页。

⑥⑦《列宁全集》第38卷,第309~310、285页。

⑨参阅《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531页。

标签:;  ;  ;  ;  ;  

论老子“道”的过程思想_同一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