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的特点及其对网络信息交换的影响_web技术论文

Web2.0的特点及其对网络信息交换的影响_web技术论文

Web 2.0的特色及其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其对论文,信息交流论文,特色论文,网络论文,Web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Web 2.0的涵义及应用

1.1 Web 2.0的涵义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网民的个性化和社会化需求进一步增强,互联网上的服务应用和基础设施以及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支撑这些需求的实现,因此通过整合现有技术、理念而形成的满足这些需求的理念称之为互联网2.0(Web2.0),其宏观理论基础是网络社会化,而社会化又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实现人的个性化网络需求。

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事物,Web2.0的涵义尚缺乏统一的论断,但是依据认可度较高的互联网百科全书(www.wikipedia.com)对Web2.0的注释,其条目下列出了这些条件:

●CSS和语义相关的XHTML标记

●AJAX技术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简洁而有意义的URLs

●支持发布为Weblog

●RESTian(preferred)或者XML Webservice APIs

●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Web2.0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迁移

●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

●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过浏览器完成

作为Web2.0的积极提出者和先锋Tim O' Reilly从另外的角度来阐述了对Web2.0的理解:以网络作为平台(The Web As Platform)、采摘集体智慧(Harnessing Collective Intelligence)、内在数据驱动(Data is the Next Intel Inside)、软件发布周期的终结(End of the Software Release Cycle)、轻量级规划模型(Lightweight Programming Models)、超越了单一设备水平的软件(Software Above the Level of a Single Device)、富含了充分的使用者体验(Rich User Experiences)①。Web2.0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了诸多内容,包括互联网的、经济学的、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例如:满足个性化条件和社会网络建立基础的六度空间的理论、长尾巴理论、弱纽带(弱链接)等。

Web2.0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博客,包含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让个人成为网络的主体)以及Rss(简易聚合)、Web service(Web服务)、开放式API' s(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Wiki(维客)、Tags(分类分众标签)、BookMark(社会性书签)、SN(社会网络)等应用为核心,以XML和接口协议为底层,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技术等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②。

Web2.0并不单纯是技术解决方案,而是一套可执行的理念体系,实践着网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理想。Web2.0是互联网发展史上新的标志物,相对于互联网1.0时代网络中缺少话语主动权的被动式参与和缺乏深度关联的简单页面跳转,互联网2.0是在实现让每一个人成为网络社会的真正主体,实现了从“全民上网”到“全民植网”,从而彻底释放网民创造潜能,通过主体间内在的深度互联实现信息的高效、有序、增值。因此,可以说互联网2.0是互联网史上的一次革命。

1.2 Web2.0的应用

随着Web2.0的广泛发展,博客网(Bokee,博客中国的前身BlogChina)、“小I问答”、UUzone、donews、赛我中国等Web2.0服务的应用不断深入;Yahoo收购Flickr并且整合博客、RSS和SN这些互联网2.0理念下的应用推出Yahoo360度。在2003年2月,Google就宣布收购全球最大的博客服务商Blogger.com,而Blogger.com被认为是Web2.0的标志性公司之一。2004年3月,Google推出结合博客技术的社会性网络Orkut。MSN推出MSN Space的个性化空间。Web2.0成为互联网中的现实势力,也促使了Web1.0向Web2.0的加速转型③。

根据CNNIC于2005年7月发布的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中“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多选题)”的调查显示:单纯一项纯粹的Web2.0应用——博客(Blog,网络日志)服务使用率已经达到10.5%,而博客在中国的兴起也就近两年之内的事情,充分说明Web2.0理念下的应用显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增长趋势。

2 Web 2.0的特色

Web2.0是在Web1.0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表观特征、内容形式等多方面都和传统的Web1.0有着相当的不同,详见表1。

表1 Web2.0与Web1.0差异

Web1.0

Web2.0

发展时间 1993年-2003年

2003年以后

所处的发展阶段 基础和条件 集成和发展

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 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

信息传播的目的

的共同需求 的个性需求

信息传播的基本方式 一对多的广播式 群体、内容的互动传播

网络增值的基点 信息加工服务深化

话语权的主体精英阶层草根阶层

信息组织方式他组织 自组织

通过对Web1.0和Web2.0的比较可以发现,Web2.0是对Web1.0的发展和整合,更是一系列新思维在网络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各有偏重的发展,互联网形成了新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在这些模式的运作过程中,整合成为新的特色,人本思想成为指导这些特色的核心内容,也是对信息交流造成影响的根本性原因。

2.1 Web2.0的整合特色

2.1.1 概念整合

超越空间、时间的互动概念一直为互联网精神所提倡。在这个概念中Web1.0实现了超越时间和空间,但在真正的有效互动方面却未能获得实现。Web1.0的主动权或者话语权仍然掌握在占据主要媒体精英的手中,他们作为社会最大信息份额的所有者在信息的传播中掌握了最原始的信息源,而且在信息的发布权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草根阶层成为网络民主的实践主体是直到Web2.0的出现才具备了基本的条件。对80/20原则提出挑战的长尾理论、心理学的力度分割理论的互联网社会化应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中重构的建设概念都是Web2.0的典型特色。话语专权的解构,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消息的发布者,使得自己的观点能够在网络结构中处于容易被关注的节点上,个人的信息价值和主体地位相对Web1.0时代更加有自主和被关注的可能,这意味着草根阶层真的有成为互联网时代话语主导的可能性。

2.1.2 技术整合

Web2.0并不是全新技术的产物,它的产生就和Web1.0的产生基础一样,是在多项现有的技术进行切割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应用;或者是在新的理念引导下的发展。

Web2.0的基础技术Ajax和RSS都是技术整合的产物。增强了Web2.0交流功能的Ajax并不是一种技术。它实际上是几种已经在各自领域大行其道技术的强强结合。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单聚合)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它Web内容联合格式(Web Content Syndication Format),起源于网景通讯公司的推“Push”技术,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以内容订阅的方式,选择技术结合Web描述中的元数据规范,在互联网中寻找符合用户要求的信息,主动提供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信息。

2.1.3 服务整合

相对于Web1.0的服务内容,Web2.0在服务的项目上更加丰富多样。Web2.0类型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提供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可伸缩性的服务和控制独特的、难以再造的数据源,以及用户越多内容越丰富并且通过客户的自服务来发挥长尾力量的特质④。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在Web1.0服务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甚至有些服务就是将几个相关内容分析、链接和整合。利用Web1.0的Google地图和纳入到Web2.0体系下的API开发出许多新的服务网站。芝加哥犯罪地图(http://www.chicagocrime.org)就是利用Google地图所做出的最有特色、最实用的网站。

2.2 Web2.0的人本特色

人本管理以满足人的正当人性需求为出发点。Web2.0的产生和发展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指导思想。从技术的演进到服务的完善,Web2.0的各种进步紧紧围绕实现和满足人的需要为首要服务内容。

2.2.1 几近“零技术”的应用

Web2.0的应用力图使用户彻底脱离了技术的痕迹。超越异构技术的统一透明界面,人性化的服务使得用户不必深究技术上的细节而只需专注于使用的个性化。

2.2.2 服务紧贴用户的需要

针对获得信息的个人信息交互(Knowledge Interaction)的内在驱动和进行表演的个体性(Performative Individuality)的外在驱动,Web2.0紧贴用户的需要,提供了知识共享和个人网络空间来实现用户的这些需求⑤。

2.2.3 个人主体的平等和可持续发展成为Web2.0追求的目标

在Web2.0的条件下,每个人在信息组织上都是一个单独的节点,节点的物理位置和挂靠的网站不再是其影响力的评价标准,实现了在起点上的平等;其后的个人的影响力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开放的、共享的精神使得网络的知识获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3 Web 2.0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

3.1 信息源主体的改变

传统网络条件下,信息源主要是基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也就是说,信息源的主体仍然是传统的、精英的。精英们把持着传媒、政治、经济等社会关键层面的话语权,在社会大众价值观中灌输精英意识。而普通大众的声音则被湮没在主流的洪涛之下。从事传统的百科全书的撰写需要资格认证,推崇的编纂思想便是一种封闭式的精英写作文化;其编纂门槛之高足以令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而Web2.0的出现则是对于信息源的主体,至少是阶层的动摇。以Wiki为代表的草根阶层开始了对于话语权的争夺。Wiki(维基百科)在内容编辑方面汲取了Linux的开放宗旨,使用门槛低,内容边界广。Wiki百科全书有150万个编辑入口,76种语言。单单一个英文版本,就有5万个编辑入口,维基百科全书中用英语编写的条目就有50万个,规模远远大于《2005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6.5万个条目。Wiki百科没有最终的正确条目,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中,每个读者既是创作者也是信息共享者。没有商业目的的网民合作使得Wiki百科在内容日臻完善。通过百科全书撰写方式将网民与互联网真正粘合一起,将泛平民化的思想锋芒,引领到代表大众精神的主流文化中,使得普通的民众成为紧握话语权的主体⑥。

由于信息主体的角色的转化,网络信息的主体行为从“读”信息的比重下降,而“写”信息的比重日益上升,网络主体在继续将网络作为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将网络赋予更多的输出功能,将经过主体鉴别、理解、筛选的信息作为新信息在网络传播,形成信息的多次附加主体意识的输出。

3.2 信息空间布设突破了门户界面的桎梏并实现了门户内外信息的自由迁移

门户是信息共享的枢纽和用户窗口,门户是互联网的主要节点。在浓缩网络精华,导航信息方面,门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门户网站限于商业利益的保护,在网络信息的互联和迁移方面有着巨大的局限性。为了争夺和保有独家、及时的信息,在网站内容的转载、传播方面常常会限制转网竞争对手网络的次数、题材、内容,这造成了用户在某门户不能有效地迁移到另外的网页和网站上,尤其是处于竞争状态时。而基于Web2.0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实现数据在不同网站上的自组织,用户是信息所有者和判定信息价值的主体,个人对于信息的集成有可能使得某个用户自身的网页评价体系成长为新的门户级别的标准。那么,个人就成长为新的门户节点;而且信息的所有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地将自身的信息迁移到任何网页上,实现了信息门户内外的自由迁移。

《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摩(Dan Gillmor)认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旧媒体(old media)到新媒体(new media)到自媒体(wemedia.)⑦。Web2.0的应用之一——博客即是一种“自媒体”。自媒体在信息的传播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如自媒体用户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以更多地按照自身的需要,采用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方式,而不再是旧的网络所限定的单一的表达方式。

3.3 信道的多渠道和反馈机制的复杂化

传统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在网络的超文本链接中呈现的是树型结构,一个根节点的出现,如新闻稿、书评、影评,其下的反馈如回帖等呈现的是叶节点叠加的方式,一个根成为聚集思想的最初动因。而在Web2.0条件下除了这种模式之外,信息构建中的不断反馈成为信息形成过程中新的现象,每一个信息的形成之前都不再是单一的思维主体的智力成果。不同主体的思维交汇成为信息成长的动因。根叶节点的混杂成为Web2.0的重要生长特色,没有了固定的根,也就意味在信息的形成过程中,没有纯粹意义上的主体,也就没有完全纯粹意义上的信息所有者。

在这个过程中,信源与信宿之间角色的不断调换,相互之间的信息输出,互动性增强;导致了二者角色边界的模糊,也模糊了信息交流中的弱势、强势的区分。就交互机制看,Web1.0时代进行的是人—机交互,强调人对于信息的索取过程;但在Web2.0时代,用户的体验是人—人交互。同时,这种交互性的信息增长和反馈模式,由于参与构建的各方在视角知识(Horizon Knowledge)、语境知识(Context Knowledge)、背景知识(Setting Knowledge)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知识储备,使得信息交流更具有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知识、信息的正确性⑧。

3.4 信息组织方式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

传统的网络组织方式是具有现有分类体系的他组织,在相对的固定的模式下来填充相应的信息,新产生的信息多作为对原有体系的补充,整个体系结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缓慢地改良中前进,群体性的烙印在传统网络传播中非常明显。这种规则或许适应了当时的发展,可是却以泯灭个性、牺牲个体的独特判断来成全集体的协调一致。而Web2.0的核心就是个性化、自组织,强调以人为中心信息传递方式,建立自我体验基础之上的自我需求制定,网民根据自身使用网络信息的习惯和偏好性需求来选择性地实现信息的单项主动传递。用户使用现有的信息定制工具,明确信息与自身价值判断体系的耦合来实现信息的获取。网民依据自身的价值观来判断信息是否纳入组织体系,以及在组织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个人处于信息自组织的中心并不意味着整体规则的无序性。在自组织中,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个体单元必须自律,而且应当坚持个体、内容、群体之间的短程通信,在决定自身行为的同时要了解与之临近的单元的状态。

3.5 信息交流中的信源归属由个体走向群体

随着网民个体意识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于网络群体的归属感成为新的网络情感需求,产生了与网络的依靠关系——粘度。Web2.0思维为新的这种归属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更大的真实性。Web2.0的典型应用——博客、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就可以成为这种思维的有效实现。

博客用户对博客群体往往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在时间的序列下,博客呈现给世界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日记和枯燥日志,而是个人的思想精华和心灵轨迹。实际应用中,博客也逐步综合了各种Web2.0的各项应用,使个人的网络空间成为个人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个人标签,也被逐渐视为“个人”在网络社会中的全息缩影。借助博客+SNS的组合,MySpace依靠音乐的应用获得了大量高粘度的用户。SNS使得人和人之间建立基于共同人际关系的信任连接,而在部分空间实现的实名制(如赛我网),更使得用户在互信的基础上增加持续使用提高了体系粘度,并吸引更多用户加入,这样一种网络效应就逐渐被构建起来,使得用户体系呈现滚雪球式地增长。

3.6 为信息管理研究提供新的实证支持及启迪性的思考指引

Web2.0的兴起为信息管理领域中的不少研究内容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实证,既为曾经沉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崛起契机,也能为新的研究方向起到指示作用。

3.6.1 为微内容研究找到新的研究起点

内容分析作为语义检索的基础,其颗粒的大小对于语义检索的准确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传统的内容检索大多强调对语义内容的理解,而很少涉及为内容颗粒大小的切分问题。Web2.0所提倡和关注的微内容(Microcontent)的XML表现、微内容的聚合、微内容的迁移、微内容的重用等,实际上为语义检索明确了一个新的切分界面,为检索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3.6.2 重新激起对于信息组织方式的探讨

曾经一度兴盛的自组织理论将在Web2.0中寻找到新的切入点。Web2.0的创作方式和网民个人的信息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以编辑为代表的Web1.0时代的他组织方式,网民个人成为组织信息的基元,这种组织方式是内生的、由个体到群体的自组织方式,那么什么是最为有效的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就成为信息管理领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Web2.0也许现在还远不如Web1.0所提供的服务完善,但是,“新生的婴儿没有完美的”。我们要用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Web2.0的兴起和发展。Web2.0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和应用体现了未来互联网事业发展的趋势,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

注释:

①Tim O' Reilly.What is Web 2.0.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②Don.Web2.0概念诠释.http://donaldswb.yculblog.com/post.728043.html,2005-10-28

③熊川,尚进.Web2.0:新经济下一波高潮财经时报,2005-7-25(D02)

④Tim O' Reilly.Core Competencies of Web2.0 Companies.http://java.blogg.de/eintrag.php? id=79

⑤马静,李衢.求知与社交是人性的需要.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5):462~464

⑥李剑.Wiki构建“草根”版互联网百科全书.通信信息报,2005-07-20

⑦互联网门户变局——第二代门户研究报告.www.chinalabs.com/Resource/Doc/2005/0720/Web2.0.doc

⑧J·哈贝玛斯.曹卫东等译.形而上学思想.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标签:;  ;  ;  

Web2.0的特点及其对网络信息交换的影响_web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