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论文_王海燕

(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

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组别均分,样本来源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纳入且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将常规护理纳入参照组,将有效护理干预纳入实验组,对比分析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满意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P<0.05,统计学存在显著分析意义。结论:将有效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中作用显著,可改善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心律失常;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且多发的临床急症,经常合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休克等严重症状,死亡率比较高[1],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来提升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目标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纳入且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报道与评估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的30例样本来源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纳入且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当做分组依据,参照组纳入15例患者,男女为8:7,年龄范围在30至75岁间,中位年龄(52.54±4.54)岁,2例后壁心肌梗死、3例前壁心肌梗死、4例下壁心肌梗死、6例侧壁心肌梗死;实验组纳入15例患者,男女为7:8,年龄范围在31至76岁间,中位年龄(53.11±6.21)岁,2例后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心肌梗死、6例侧壁心肌梗死。验证两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不呈现数据分析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有效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采取舒缓的语气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详细阐述疾病有关知识,告知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尽可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配合度。护理人员需要尽早安排手术,与医生积极配合,采取镇痛方式处理存在胸痛剧烈的患者,术前协助患者将膀胱排空,同时将抢救所需的器械以及药品准备好[2];(2)术中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率、表情、血压等情况进行观察,如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发生心率加快的现象,可给予患者胺碘酮、利卡多因等药物,如果患者发生心率缓慢的现象,可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3]。(3)术后给予患者持续的心电监护,对心率和尿量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发生渗血或者血肿的现象,保证静脉的通畅,同时对输液速度严格控制。术后告知患者食用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鼓励患者适当进行运动,提升自身体质,促进尽早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经治疗之后临床体征与症状全部恢复视为显效;患者经治疗之后临床体征与症状基本恢复视为有效;患者经治疗之后临床体征与症状全变化不显著视为无效。以调查问卷方式统计患者满意度,不满意为低于60分,满意为60~85分,十分满意为85分及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对我院此次诊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涉及的数据均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录入处理,对参照组与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护理有效率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检验,对参照组与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对满意度的评分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P<0.05,统计学具有参比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护理有效率

本次数据显示,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护理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有效率60.00%,P<0.05,统计学组间数据形成参比意义。

2.2 观察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对满意度的评分

本次数据显示,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者对满意度的评分(90.54±4.57)分,参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者对满意度的评分(79.54±5.01)分,t=6.2824,P=0.0000<0.05,统计学组间数据形成参比意义。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疾病,具有病情重、发病急的临床特点,经常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合并发生,严重的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急救的首要方式为急诊介入治疗,但也需要予以患者有效护理干预来提升效果。强化护理干预,主要是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方面进行干预,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妥善护理,有利于预防心律失常[5]。

本次数据显示,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对满意度的评分、护理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形成参比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相比较常规护理的具有更明显的作用,值得广发纳入借鉴。

参考文献:

[1]苏金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护理干预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5):220-221.

[2]姜松.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180-181.

[3]蔡淑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护理干预探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6):490-491.

[4]郭春花,郭宣佐.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4(5):46-47.

[5]郑燕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护理体会[J]. 家庭心理医生, 2014(5):160-160.

论文作者:王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论文_王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