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水利堤坝工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发挥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针对水利堤坝工程中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开展有规划性的勘察工作,不仅能够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更能降低地质因素对施工阶段的不良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在充分结合笔者对有关文献研究以及自己多年工作实践情况下,重点围绕于水利堤坝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堤防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处理措施
1水利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
1.1勘探布置
勘探布置是地质勘察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利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地质材料,这就要求对勘探布置进科学合理的设计,最为重要的是要充分掌握水利堤坝工程建设区域已经具有的地质材料信息,对地质勘察中要使用的勘探孔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置,将勘探工作作为这个阶段一项重要的工作,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在一些水利堤坝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在勘探工作开始之前,将工程项目建设区域所收集到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勘探布置工作过于草率,并且在实际的勘探布置中也没有遵循一定的流程,导致勘探布置没有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的地质情况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地质勘察部门要严格按照地质勘察工作流程和规定开展实际的勘探工作,在项目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完成的情况下,再对工程项目涉及区域实施勘探布置,勘探布置工作直接关系到地质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勘察结果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水利堤坝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因此,一定要在地质勘探布置阶段给予足够的重视,包括现场测绘和勘探工作,对工程项目周围的水流、河床以及漫滩和地质岩层等资料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有助于勘探布置工作方案的设计。勘探网和勘探线在具体布置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对具体的桩基和箱基以及拱坝的勘探点进行合理的布置。现阶段较为常用的勘探方式是钻探和坑探以及槽探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取样和室内试验的方式对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在实际勘探中要想获取更加深入的地质信息,可以选择使用钻探和坑探的方式。
1.2勘探深度
地质勘探中勘探孔的深度要根据水利堤坝工程项目的等级和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以及涉及到的地质问题评价来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来确定勘探孔的深度,如果在勘探的过程中堤身并无强透水层的情况,要达到勘探的具体要求,需要将勘探孔的深度设计为坝身高度的两倍;如果有强透水层和软水层,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勘探孔的深度,这样才能达到渗流的要求。在山区和丘陵地质环境下的水利堤坝工程项目具有堤身低、透水层比较浅的特点,遇暴雨天气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出现溃堤事故的隐患,因此,在勘探过程中要重视勘探孔深度的设置,这样可以对地质结构和条件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在勘探钻孔过程中,钻孔的数量也要进行合理的设置,一般情况下,钻孔数量为堤外1~2孔,堤内为2~3孔,孔距在(20~100)m的范围之内,这是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情况下的勘探孔数量设置,如果在平地或是施工简单的区域,可以适当减少勘探孔的数量。在勘探工作中如果遇到涵闸建筑物,勘探孔要确保深入到闸底板之下,保证为闸底板宽度的1~1.5倍;岸堤勘探孔的深度要保证在河床下面的(5~10)m内。
1.3取样及其实验
地质取样同样是地质勘察的重要环节,包括岩土样和水样。在勘探孔深度确定之后,就可以进行钻孔取样,对岩土体的物理学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对地下水进行检测。岩土样在采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双管钻进和螺纹钻进,双管钻进要保证回次进尺控制在(1.5~1.0)m之内;螺纹钻进回次进尺在(0.4~0.6)m之内。钻进的过程中要对速度、塌孔以及涌砂和稳定水位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获取圆柱状土样和扰动砂砾料等数据,需要在钻进的过程中快速且连续的压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扰动砂砾料取样时,需要对此区域取土的全料搅拌均匀,这样才能保证取样数据的完整性,最后对取样的样本进行封存。在试验阶段要充分保证实验数据和结构的准确性,这是水利堤坝工程施工设计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样实验的过程也要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主要包括现场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在现场原位试验中包括动力触探和精力触探以及贯入试验等;室内试验包括对取样岩土的颗粒、比重以及含水量和渗透等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掌握地质结构中岩土的基本情况。在水样采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区域对勘探孔进行专门的设置,以提高水样和地下水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水利堤坝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处理措施
2.1做好取样和实验工作
水利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会由于钻孔的数量和孔距设置的不合理而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数据结果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地质勘察取样的过程中将勘探孔的数量设置为每个区域5~6个,并采用科学的土样采集方法,在具体土样采集的过程中要求采集人员要用连续压入、重锤少击的方法进行采样,取样孔底残留的土壤要及时进行清理,以免对数据的分析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选取的样本土壤要进行严密的封装,然后送往实验室。在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的过程中要和原位试验进行有效的区分,前者针对的是动力触探和静力触探以及贯入试验等,主要是对粘性土壤的颗粒和比重以及含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而原位试验中最为常见的是贯入试验,主要是对施工现场的砂性土和粘性土等指标进行分析。在水样数据试验的中,对于水样的选取也非常的重要,在具体采样中应将勘探孔内的水样取净之后,再对地下水水样进行采集。
2.2整理和分析好实验结果
在水利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勘察报告需要包括地质调查和地形地貌以及水利堤防的状况等,另外还要包括水利堤坝工程项目区域的地基结构。在水利堤坝工程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这些数据资料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对地质勘察的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在对堤坝施工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是否出现渗漏的情况,另外,还要对堤坝基础和岸坡之间的稳定程度进行关注,如果发现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在堤坝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在具体施工中地质勘探人员应将勘探报告附上图纸和相关说明,方便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水利堤坝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3结语
在我国水利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中,对水利堤坝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水利堤坝工程中涵盖的各项细化因素进行重点考量,一旦控制不当,水利堤坝工程整体运行指标就会随之下降。地质勘查能够在充分了解岩土性质及水文情况的基础上,为水利堤坝工程施工提供科学参考,并合理规避风险问题,对于水利堤坝工程质量的提升来说其积极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 张明. 水利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 45(7):122-124.
[2] 周子东.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常见问题探究[J]. 商品与质量, 2016(2).
[3] 王明才.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常见问题论述[J]. 水能经济, 2016(7):87-87.
[4] 柏延云.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若干问题探析[J]. 决策与信息, 2016(2):133-133.
[5] 柏延云.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若干问题探析[C]// “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2016.
[6] 王俊东, 高宏宇. 试析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原则与灵活性[J]. 中国科技投资, 2016(26).
论文作者:陈立,许振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堤坝论文; 地质论文; 水利论文; 堤防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