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静
湖南省衡东县霞流镇霞流完全小学
摘要:论语中就曾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看出关于学习的事情,是懂得学习方法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把学习当做乐趣的人。因此可以看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教师而言,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习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所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理念也逐渐被大部分老师所接受,特别是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改革要求。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语文;课堂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当然这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才有可能用心去学习。由此语文的教学也受到了启发,当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后,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也会很积极,就会主动的去学习、研究、体验和创造。本文就如何让小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做了一定的尝试,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
1独居匠心,导入激趣
很普遍的一句真理"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实际的教学课堂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抓住时机导入课本内容,从开始就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课程的开始就像是给一首曲子调音,只有音准了才能更好的进行整首曲子的演奏,跟上课是同理的,首先要打开学生的心门,然后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对一切事物都有极强的探知欲,因此在尽心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效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1故事引入,语言激趣
利用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俱佳办法。故事的导入,主要是先将故事的大致故事情节介绍给学生,然后设置几个悬念,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引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当然也可以讲一个和课本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来引入新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利用故事作为引导,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慢慢走入课本内容,从而更好的去教学,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老师在进行讲解时以小学生都熟悉的葫芦娃的故事为切入点进行导入,以此激发学生对课本内容(我要的是葫芦)的探知欲,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可以这样来进行导语的设计,如"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采药的白胡须老爷爷,他一个人生活在山上,有一天他得到了一颗葫芦籽,回家就种在了自家门前,用心呵护每天给浇水,定时施肥,慢慢的葫芦出来了,绿绿的叶子,小小的葫芦,不就他发现葫芦叶子上长虫子了,就细心的为葫芦除去了虫子,葫芦慢慢的就长大了。"老师:在故事叙述中我们可以听到这位爷爷对葫芦无微不至的照料,而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我要的是葫芦》中,大家可以细心读一遍课文,看看文中之人和我所讲的故事中的爷爷有什么不同,哪个人才能得到葫芦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2图文结合,直观激趣
在科技发达的21世界,信息化的教学普遍存在于教育领域中,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图文并茂的教学画面,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视频中切身的感受课文中的画面,体会课文中的意境,并且还能让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从而慢慢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一文时,老师播放了关于日月潭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当日月潭美景映入眼帘的时候,从没见识过日月潭壮观景色的学生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这种极大的震撼必然会让学生对课文知识的阅读产生冲动,利用播放的视频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进而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学习课本内容。
1.3实验演示,动中激趣
老师在进行新课之前,一个小实验或者演示,都有可能引起学生极强的好奇心。例如,一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我说你做》中,通过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彼此之间重要的合作道理,从而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从小实验导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准备好实验的台词,五人一组,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实验。在实验结束后,老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在同一个实验里,有的同学为什么不跟随发指令同学的指令完成操作,从而获得实验的成功呢?究其原因是什么?老师: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我说你做》,在课文中寻找实验失败的答案。这样进入新课的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兴趣高涨,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2教法保鲜,激发兴趣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主要注重的是启发式引导教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遵循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以下几点来分析研究。第一,巧妙的设置教学情境,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首先就要创设和学习内容相关的思维情境,情境内容紧扣课文知识的重点,以学生感兴趣和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再结合带感情的朗读课文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学习古诗《咏柳》一诗中,老师给学生制造了锻炼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柳是什么样的,并引导学生对柳的季节展开想象,想象柳时节和柳树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咏柳》这首古诗的核心意思,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第二,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对未知探究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疑问常常是和思考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提问疑问,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起点。比起解决问题,提出质疑是更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提出更要具有巧妙性,仅仅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寻适合的方法提出质疑。第三,巧设竞赛,增添兴趣。在学生间适当的开展和语文相关的各类竞赛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进行竞赛的时候,小学生会表现的比以往更加的积极和努力,由于好胜心的驱使,总希望自己可以胜出并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因此,利用小学生这种心理可以让学生克服种种困难踊跃学习。
3想象拓展,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为了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实现创造的必要条件,课堂的教学过程归根结底的说就是学生喜欢创造并且学会创造最后实现创造的一个过程。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曾有人就提出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从想象中完成创造性的构思。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完成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巧妙的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知欲,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杜中华,张少华.寓教于乐:让小学语文课堂兴趣之花绽放[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33-134.
[2]叶静.让兴趣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绽放[J].考试周刊,2015,(82):43.
[3]张春连.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S1):217-218.
论文作者:边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老师论文; 葫芦论文; 日月潭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