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二中学 247100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可见,语文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进行审美教育,要以美学原理为基础,根据教育学的原则,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这项工作是漫长的、艰苦的,但又是势在必行的。
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优的名篇佳作。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展示了色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丰富的审美客体为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悉心耕耘学生心灵的审美土壤,把知识的种子撒播其间,不但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而且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他们就会乐于学习语文、热爱语文。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重灌输知识、轻审美教育,认为考试是硬任务、审美教育是软任务,结果把一篇篇生动的文章肢解成层次、段落、中心、写作特点几大块,使文情并茂的文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背着知识的重荷作艰难的跋涉,哪里谈得上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呢?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重视诵读发现美
中学语文教材充满了诗情画意,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悸动心魄的壮美,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清幽明艳的秀美,有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心灵美,有《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令人心醉的悲壮美,有《威尼斯商人》令人捧腹的喜剧美……对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善于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美的发现者。表情诵读就是一个有效的引导方法。诵读时需眼、耳、口、脑四种器官并用,不仅要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还要进入作品的形象世界,倾注自己的感情,一诵读就会发现原来以为颇平常的形象竟是那样的令人动情,竟是那样的美。朱光潜先生在谈他学语文的经验时说:“反复吟诵,仔细揣摩,不但懂透每字每句的确切含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在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着自己的思路和气势,这就要高声朗诵……”所以用响亮的声音读文章,无声的文字一经诵读,可产生强有力的感染效果。教师不仅要自己范读、示读,还要鼓励学生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在反复咏读中去含咀英华,去玩味品尝,尤其是一些看似平常实则旨意深远的句子要留给学生去诵读、去发现。
二、启发想象感受美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人们在阅读中想象越活跃,反映的形象才越鲜明,在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才越丰富。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作品的语言信息,调动一切手段,帮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作品中用文字记录的画面具体生动地再现眼前,从而加深对美的感受。
1.要搭起想象的桥梁。
对于学生来说,笼统想象是困难的,可用一小串问题架起通向想象的桥梁,既想画面上有的,更想画面上无的,调动自己的生活储存去补充、完善、发展画面的形象。例如《木兰诗》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可提问:“画面上有些什么?木兰此刻想了些什么?黄河溅溅的流水声与木兰此刻的心境关系怎样?写木兰思乡会不会损害木兰形象?”在一串小问题的牵引下,学生自然会想象到:诗中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展现木兰的内心世界,不但更真实可信,而且表现了木兰明理、温柔而又坚强的性格美。经过想象,一个英姿勃勃而又温情纯柔的巾帼英雄形象便呼之欲出了。
2.要创造氛围激发想象。
氛围就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创设氛围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很重要的. 它能艺术地将学生引入一种境地,使他们焕发合适的动机,启迪他们由衷地产生相应的情感、想象和思绪,进入情境。设置氛围的方法很多:或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兴味盎然地进入课文;或借助多媒体手段诱导进入;或着力模拟情境,使学生先有所思再有所知;或借助古诗词导入境地……例如《安塞腰鼓》一文,为了让学生感知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在导入课文时,我遍查资料,把安塞腰鼓的来历一一介绍给学生们。学生们听得入神,尔后串讲课文时,同学们仿佛置身于腰鼓急促的鼓点中,情绪高涨。
三、以情取情欣赏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家的心理体验,其间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甚至凝结着鲜血和生命。不仅写文章如此,读文章也要“披文入情”,这样才能对形象进行再创造,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心灵才会得到净化,感情才能得到陶冶。
语文教师要对课文作有血有肉的分析,通过纵横比较、悬念引发、展示意境、剖析文脉等方法,用文章本身的情去激发学生的情,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讲析这首诗时,除介绍写作背景、诗人简历外,可与诗人临终前的《示儿》诗作比较,学生便会更深地体会到当诗人一心要收复中原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时,不得不借助梦境曲折地表达出来,即使死了,也希望儿子在家祭中告诉他中原已收复的好消息。由此,诗人那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强烈的爱国之志怎能不令学生们扼腕赞叹!
论文作者:陶一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木兰论文; 学生论文; 安塞论文; 自己的论文; 腰鼓论文; 形象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