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A论文_冯楠楠

冯楠楠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154002

摘要:目的:对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措施,并对其治疗效果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20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两组患者均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及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没有差异(P>0.05);在治疗一星期及治疗三个月后B组患者NIHSS评分评先比A组患者低(P<0.05)。结论: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心源性脑梗死;非心源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

在临床中脑梗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常采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1]。在临床中根据患者发病因素的不同分为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2]。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讨论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采取rt-PA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心源性患者作为A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20例非心源性患者作为B组。A组患者20例,男性及女性例数分别为10例及10例,年龄37~64岁,平均(50.50±8.75)岁;B组患者20例,男性及女性例数分别为11例及9例,年龄37~66岁,平均(51.5±8.81)岁。经统计学分析后得知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没有差异(P>0.05)。

1.2方法

参加本次研究40例患者均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措施。使用的剂量为0.9mg/kg,药物最大的使用剂量为90mg,快速静脉滴注注射为总剂量的10%,剩下的剂量在一小时内滴注完成。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治疗24小时、治疗一星期及治疗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统计学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当P结果<0.05时说明数据具有差异。

2结果

在治疗前及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没有差异(P>0.05);在治疗一星期及治疗三个月后B组患者NIHSS评分评先比A组患者低(P<0.05)。见下表。

3讨论

在临床中脑梗死也叫做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缺血、缺氧的症状,进而发生软化坏死[3]。根据发病因素的不同将脑梗死分为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是急性形或亚急性心内膜炎,主要在心脏病基础上发病,在发病病变后内膜称炎症结称为赘生物,在脱落以后伴随着血液的流动进入颅内从而发生脑血栓;非心源性脑梗死是指在发生气栓塞及长骨骨折后引发的脂肪栓塞、肺静脉栓塞等症状。

在本次研究中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后发现,在治疗前及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没有差异;在治疗一星期及治疗三个月后B组患者NIHSS评分评先比A组患者低。目前在临床中rt-PA是治疗脑梗死效果较为理想的一种药物,且是常用的一种药物,对溶解血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具有极高的安全性。rt-PA由上百种氨基酸及分子量所组成,对纤维蛋白有着较高的亲和力,可选择性的对凝血块上的纤溶酶原进行激活,同时也可生成大量的纤溶酶[4],局部溶栓效果较为理想。

总而言之,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效果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孙冰.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性质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5(18):3347-3348.

[2]邓伟华,杨勇,潘小平,等.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5,4(11):1781-1783.

[3]汤媛媛.对比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农村卫生,2016,11(3):51-52.

[4]李建彬,段伟,陈秀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2(14):1404-1406.

论文作者:冯楠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rt-PA论文_冯楠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